鄧衍安 陳軍輝
(1.安徽省泗縣大路口畜牧獸醫水產站,安徽泗縣 234334;2.安徽省泗縣畜牧獸醫水產局,安徽泗縣 234300)
泗縣是農業大縣,也是畜牧業大縣。近年來,隨著強農惠農政策的實施,泗縣畜牧業呈現高質量快速發展勢頭,畜牧業生產方式發生積極性轉變,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和區域化步伐加快,畜牧業在保障城鄉肉食品供給、促進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畜禽水產產品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2018年,全縣生豬存欄61.38萬頭、出欄92.15萬頭;家禽存欄1960萬只,出欄3120萬只;肉羊存欄34.37萬只,出欄66.98萬只;肉牛存欄6.05萬頭,出欄4.34萬頭;肉類總產13.04萬t;禽蛋產量4.53萬t;畜牧業產值34.43億元,占農業總產值35.5%;畜禽產品在保障穩定數量的同時,質量不斷提高,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
(2)畜牧業生產方式明顯轉變,規模化養殖比重顯著提高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養殖發展迅速。截止2018年底,全縣培育部級標準化示范場3個,培育省市龍頭企業21個,其中省級畜牧龍頭企業3個,市級畜牧龍頭企業18個.省級標準化示范場4個,市級標準化示范場10個。省級安全優質畜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1個,市級安全優質畜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7個。打造畜禽產品品牌20多個。
(3)科技支撐能力顯著增強,畜牧業科技貢獻率逐步上升。通過開展“畜牧科技進萬家”活動和畜牧技術人員“包村聯戶”服務工作,不斷完善科技創新與服務體系建設,使先進適用養殖技術轉化應用率大幅提高,主推技術推廣普及率達到80%以上,畜牧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60%以上;在品種培育、標準化養殖、飼草料資源開發利用、重大疫病防控、畜禽廢棄物綜合處理利用、機械化生產等重大關鍵技術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
(4)養殖業污取得新突破,生態效應初步顯現。為了把新時期畜牧業建設成為環境良好、資源合理利用、產業和諧發展的可持續新型畜牧產業,泗縣縣委、政府在支持畜牧業的發展的同時,也在探索和尋求養殖業環境污染治理,逐年加大對養殖業污染減排事業的投入,并出臺相關政策,劃定了禁養區。通過推廣大中型沼氣和發展生物有機肥、普及應用秸稈青貯、生豬發酵床養殖和糞便循環利用等一批綜合配套模式和技術,使泗縣養殖業污染治理初見成效。截止2018年底,全縣畜禽規模養殖場已配套糞污治理設施裝備464家,糞污治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97.7%,糞污治理設施運行的規模場464家,運行率達90.3%,為有效改善生態環境、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縣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5)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在鞏固提升糧食產能基礎上,泗縣著力推動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2018年累計完成收貯青貯玉米0.3萬hm2,不僅有效加速了草食畜的發展,而且帶動了農牧業結構調整,促進了草食畜加工流通,完善了產業化經營,豐富了畜牧業發展內涵,對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活躍農村經濟做出了貢獻。
(1)產業整體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的能力不足,科技創新與技術推廣對產業發展的拉動作用不明顯。
(2)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不強,產業鏈各環節之間的銜接不夠緊密。
(3)養殖業用地難、融資難問題仍然存在,畜禽政策性保險覆蓋面窄,除生豬外的多數畜種未納入保險范疇。
牢固樹立安全是畜牧業發展底線的意識,切實抓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確保公共衛生安全;突出做好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確保生態安全;嚴格規范獸醫實驗室安全管理,確保生物安全;加強畜牧投入品監管,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
充分發揮畜禽標準化養殖示范場的示范效應,從場址選擇、場區規劃布局、基礎設施建設、品種選擇、飼養規程、投入品使用、糞污資源化利用等方面嚴格審核把關,做好標準化創建工作。積極探索畜禽標準化養殖新模式,大力推廣畜禽標準化養殖技術,提高養殖設施自動化水平,積極推廣養殖場糞污資源化綜合利用技術,實現糞污堆積發酵還田、生產有機肥,推行養殖場“雨污分流-干濕分離-沉淀氧化-沼氣利用-達標排放”的生態模式。
支持大型養殖企業向加工業延伸,打通產業發展瓶頸,從屠宰加工向精深加工發展,不斷延伸畜禽產業鏈條,使加工業成為帶動現代畜牧業持續快速發展的新動力,實現產業升級換代。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生產經營模式,在加工企業與畜牧業合作社、養殖場(戶)之間建立健全利益共享、風險共擔、長期穩定的聯結機制。鼓勵龍頭企業與農戶、家庭農牧場開展養殖合作。
全面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規范養殖、聚力治污,引導和鼓勵養殖場采用糞便堆積發酵、干清糞、干濕分離、污水三級沉淀、沼氣發酵和有機肥制作等糞污處理技術,積極推廣“種養結合、糞污就地消納”等循環經濟生產模式。結合全縣養殖布局情況,按照政府搭臺、企業運作模式,引入第三方機構建設統一的有機肥廠、沼氣(發電)處理中心和污水集中處理站
加快畜牧業品牌建設,以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等“三品一標”認證和管理為抓手,積極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
加強縣鄉畜牧獸醫部門基礎設施建設,更新和完善畜牧獸醫檢測儀器、辦公設備、采樣工具等設施設備。加強動物防疫、檢疫隊伍建設,提升從業人員素質。落實飼養場備案制度,強化養殖場(戶)的畜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完善畜牧投入品的采購、使用等各項臺帳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