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偉
(廣東省東莞市清溪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廣東東莞 523660)
狂犬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病,大多數情況下是因為人接觸了患有該疾病的犬、貓類動物或通過被犬、貓類動物咬破身體表面皮膚之后未對其進行免疫治療而感染此病。發病后的患者和狂犬可出現攻擊他人的行為,進一步傳播疫情,會在人群中當地群眾中引起恐慌,給當地的社會安定帶來不穩定因素。要想對其進行預防,就必須從根源上進行了解,減少此病的發生。
潛伏期:平均4~6周,潛伏期的長短和感染的毒力、部位有關。在潛伏期中感染者沒有任何癥狀;前驅期:發病初患者常有頭痛、不安,體溫略升高,有恐懼感等神經性癥狀。被咬傷的部位發紅,傷口周圍有刺痛或麻木,有腫脹,伴隨有蟻走感和強烈瘙癢;狂躁期:又稱為興奮期,在這個期間患病病人意識逐漸消失,出現狂咬行為,在這個期間狂犬病的其它癥狀都會表現出來,如感覺過敏,對光、聲極敏感,瞳孔放大,流涎增加,咽肌疼攣,表現吞咽困難,出現恐水癥;麻痹期:病人轉狂躁為安靜,痙攣逐漸停止,但很快出現腦神經與四肢神經麻痹,終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患犬狂犬疾病會表現出比較特殊的恐飾及斜視的表情,尤其是再次受到外界刺微發作時。
從患病動物或人直接分離的毒株稱為“街毒”或野毒”,致病力強,能在唾液腺中繁殖。街毒株經過家兔腦內傳代50代后,毒力減弱,失去致病力,可供制備疫苗,稱為“固定毒”??袢《痉譃?個血清型,即血清型I、血清型II、血清型Ⅲ和血清型Ⅳ,其中血清型I為原型毒株,包括古典狂犬病毒、街毒和疫苗株,血清型II、血清型Ⅲ、血清型Ⅳ為狂犬病相關病毒株,血清型I的疫苗對狂犬病相關病毒沒有保護作用。
在鎮街基層方面狂犬病的預防首先要從人群來進行預防,最為重要的是要做好狂犬病知識宣傳普及工作。讓居民認識到狂犬病的危害,目前我鎮犬貓保有量約一千只,我們獸醫部門每年春節會上門免費為犬貓注射狂犬疫苗來預防狂犬病發生,也是最主要預防途徑,其次就是以動物診療設立免費的疫苗注射點,10多年以來狂犬病0發生。
要想在鎮街基層做好狂犬病的預防工作,當地的政府就要重視起來,把狂犬病的預防控制工作納入相關的社會發展規劃中。針對不同的區域采取不同的防疫計劃,特別是基層的畜牧部門和防疫部門,要把其作為重大動物疫病預防、控制和撲滅。作為基層的防疫部門要做好狂犬病的預防工作,可以成立專門的預防小組走進鎮街基層,幫助居民解決一些對狂犬病認識的誤區。因此,作為政府部門要采取相關的策略將工作部署到各個部門中。堅持衛生、畜牧、藥監、公安及新聞等部門齊抓共管,加大狂犬病的防治力度,切實做好“管、早、免、滅”綜合防治措施。這樣才能構建和諧的鎮街基層,形成有序的防治程序,即做到信息共享、工作共同輔助、齊抓共管的聯防機制。
為實現人們對基層狂犬病的認識,相關部門可以做好此方面的宣傳工作,制作相關的疾病宣傳手冊。,錄制狂犬病防治知識光盤,印刷簡單明了的暴落后醫療處理整序圖片,下發到基層鄉鎮門診,指導一線狂大病防制工作,提高居民對狂犬病的認識。建議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通過各種媒體宣傳狂犬病防制知識,提高群眾對狂犬病和違章養犬危害性的認識,使其能自覺不養犬、以及主動接受給犬接種疫苗。
我們都知道發生狂犬病的原因是由于犬、貓類動物攜帶的狂犬病毒引起的。但是如果全面禁止飼養犬類動物就會造成動物大面積的獵殺,顯然這樣是不合情理的。因此,我們要從犬類飼養做起,建立科學、規范的飼養管理政策。對于鎮街基層要做好犬類飼養登記,要保證好每家每戶飼養的犬類都在規定時間內接種狂犬疫苗。提升養犬標準,要做到文明養犬,要將散養的犬類改成拴養或籠養,減少犬類和人類的進一步接觸。還有就是在對街鎮流浪犬、流浪貓管理方面要做好對流浪犬的檢查工作,做好相關的疫苗注射,在管理中心飼養一段時間以后再進行領養辦理。如有發現被狂犬病毒感染的流浪犬要進行捕殺掩埋等程序消滅傳染源。
市、鎮兩級已將狂犬病防制工作納入鎮級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目標考核內容。為此,鎮政府將加大督導檢查力度,不定期組織人員對各村各部門狂防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檢查,對措施不力,工作開展不到位的地方和部門,要通報批評并限期整改,確保防制成效。其次,作為領導層要充分認識狂犬病預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增強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切實落實責任,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強化督查,做到“領導、機構、措施、經費”四到位,“人員、責任、工作、檢查”四落實,確保防控工作順利開展。
綜上所述,在基層做好狂犬病的預防工作,首先就要從認識做起,讓更多的人認識到狂犬病的危害。在狂犬病預防過程中要知道其傳播途徑,做好相關預防,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降低狂犬病對人類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