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賢 賀應福
(1.巴馬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巴馬 547500;2.鳳山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鳳山 547600)
動物疫病的發生不但會為養殖戶帶來重大經濟損失,還可能危及人類身體健康,造成社會動蕩。對此,加大基層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力度十分重要,應積極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嚴格落實疫病防控與檢疫監督工作,使轄區范圍內發生重大動物疫病的概率得到有效降低。
春季與秋季是大型動物疫病的高發期,每年春季到來時當地相關部門應制定切實可行的免疫工作計劃,明確免疫注射的時間,堅持“全面免疫,不留空檔”的原則,具體措施為:
(1)各村疫病防控人員應對全村動物養殖情況進行全面調查,一定要深入基層,到各個養殖戶的家中進行實地查看,根據調查的實際情況做好記錄,并在后續整理后制成檔案,提高防疫密度。
(2)提高防治人員自身技能與素養,做好宣傳工作,落實動物免費防疫、防疫員補貼制度,建立免疫檔案;加大查漏補免、抗體監測力度,提高疫情隱患的消除質量。
(3)指導養殖戶做好定期消毒、驅蟲、滅源工作,對養殖場與周圍環境進行全面消毒,使環境中潛在的病原體被有效清除,切斷傳播路徑,使傳染性疾病得到有效預防。
根據當地動物養殖的實際情況,堅持“四不漏”防疫原則,使免疫工作覆蓋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等多種疾病,免疫密度達到100%。在集中免疫完畢后,強化免疫抗體的監測力度,在春季和秋季到來時設置多個防備檢場點,并隨機選擇相關畜禽樣本,對相關疫病的免疫抗體進行檢測,一旦發現有水平不合格的抗體應及時補免[1]。
落實動物疫情防控的物資儲備工作,堅持24小時值班,一旦出現疫情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使疫情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妥善處理。為了強化對口蹄疫、禽流感等大型動物疫病的防控力度,可組建動物疫病領導小組,設置專用的應急基金,健全出入庫管理制度。另外,應提高培訓力度,針對防疫人員定期開展技能培訓教育活動,使其具備專業的工作素養,掌握更多疫病應急處理方法,做好應急值守工作,健全應急值守制度,并開設專用的疫情值班電話與平臺,細致核查是否存在潛在的動物疫情,并采取多樣化的舉措進行防控。
要想順利開展疫病防控工作,則需要充足的資金支持。對此,應擴大財政預算,將疫病檢測、疫苗、無害化處理、防疫物資采購、畜產品檢測等支出均納入到財政預算之中,由上級統一撥款,針對防疫機構人員還應單獨設置經費支持,設立專項疫病基金,每年定期申報財政經費,做好全年應急物資消毒藥補經費,還要適當提高防疫工作者的薪資待遇,激發其工作積極性,促使動物免疫工作效率得到顯著提升[2]。
嚴格按照國家頒布的《動物防疫法》中的規定,做好檢疫監督全程監控工作,做好巡查記錄,使公共衛生安全得到切實保障。
在各類養殖場出售動物前,需要向相關衛生部門進行報檢,在開展產地檢疫過程中,應對養殖免疫檔案進行嚴格核查,確保免疫合格后才可開具合格證明,此時動物才具備出售資格。
嚴格落實“三查”制度,即生豬進場后務必在規定時間內屠宰完畢,憑借證件標準與合格證明進場,在屠宰前對其進行檢查,進場后定時檢查,且在當天屠宰完畢,做到“零庫存”。在動物檢疫證明的開具方面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使證明文件電子化,把好屠宰的質量關卡,最大限度的防治動物疫病的傳播,確保出場畜產品均為合格產品。
為了預防H7N9禽流感疫情蔓延,對人類的身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需要提高檢疫監督力度,采取以下措施來完成:一是強化轄區范圍內家禽批發、農貿市場、畜禽養殖等場所的防疫檢查工作,做好消毒、檢疫等工作;二是畜產品市場的檢疫人員應把好質量關卡,嚴謹出現胡亂丟棄或者銷售病死家禽等行為;三是由市政、農業、食監、藥監、環衛等多個部門派遣專業人員組成督查團隊,每周定期到農貿市場中對畜產品的質量、衛生情況進行監督,落實病死家禽無害化處理制度,督促商戶做到一日一清潔、一周大掃除,并普及動物疫病預防知識,使每位商戶都充分認識到疫情防護的重要性,并積極配合督查團隊工作,主動做好個人防護工作;四是組織當地各村防治人員加大轄區重點場所的巡查頻率,當發現異常死亡的家禽時應立即向上級報告,并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使動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
綜上所述,基層作為動物飼養的核心所在,做好疫病防控與監督工作十分重要。在本文的研究中從免疫力度、物資儲備、資金支持、衛生安全等多個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力求通過多措并舉,使動物疫病得到及時有效的防控,檢疫監督工作效率得到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