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滿 葛位西
(1.郾城區沙北街道辦事處,河南漯河 426000;2.漯河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漯河 426000)
畜牧養殖過程中,基礎設施成本主要包括建設場地用地資金,建設圍欄、場房的成本、購買飼養用具的成本等。由于是新建或者在原有基礎上的改建場地,這些成本的投入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長期,持續性投入。我市和牧區養殖方式不同,多以圈養為主,同時也是為了防止重大動物疫病在不同的群體間進行交叉感染,每個養殖場都有一套內部的基礎設備。而這些設備的投入使用必將造成養殖戶的生產指出居高不下。
畜禽在生產過程中,可以通過養殖戶自制的草料來滿足日常使用,但是到了關鍵時期,如產蛋期,產仔期、生長發育期等,需要充足的全價飼料。而這些資金的投入并不是在投資后就能;立即見效,而是一個長期投資才能看到后來收益的過程。據目前的調查得知,我市本土生長的牧草或者其他代替品難以滿足畜禽的日常需要,這就意味著養殖戶會購買更多的飼料來維持和經營養殖企業,有時候經營不善直接造成嚴重的虧損。
畜牧業的生產周期和其他行業相比較長,例如購買公羊或者母羊,每頭羊的占用資金在2年左右,牛占用資金周期在5年左右,豬占用資金周期為2年左右,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周期最短為2年。這個調查數據表明,一個養殖場經營下去的背后是強大的資金支持。有時候,養殖戶存在負債經營的現象,這就迫使他們不得不借債。貸款的途徑常見的有三種,金融機構、民間貸款和賒購物資的利息,而且這種現象非常普遍。
隨著傳統畜牧養殖轉換到現代畜牧養殖,我國以往的“畜-肥-糧”的生產模式被打破,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的養殖場比例在不斷升高,動物群體產生的畜禽糞便量大大增加。另外,畜牧業逐漸由城市向周邊轉移,做養殖的只做養殖,種植的只做種植,畜禽糞便和污物沒有得到更廣泛的利用效果,養殖和種植兩者沒有更好地進行結合起來。
畜禽畜牧業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超負荷的糞污。在目前的調研中發現,很多時候因為條件限制和小農意識的影響,很多養殖戶,包括部分規模場沒有建立糞污處理系統,或者即便有污物處理系統,但是也只是表象,達不到標準也并不起到作用。如偶的規模場建立的沼氣池,溶劑非常小,與養殖場糞污處置量完全不匹配,無法達到糞污處置的效果,有的規模場在擴大生產發展的同時,跟隨的配套的糞污處理系統和設備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很多養殖戶只注重養殖和收益問題,對養殖中畜禽糞便及其它污物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認識不到位,很少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經理去處理糞污污染的事情,另外,建立和健全糞污處理系統需要投入一部分資金,在本資金周轉不開的規模場和小型養殖場是行不通的。如此周而復始,畜禽糞便得不到有效處理,新的糞污處理系統和糞污處理意識在基層養殖中推廣十分緩慢。
在基層工作中,由于生產經費投入不足,基礎設施設備陳舊,從業人員多數沒有專業的素養,致使動物防疫,獸醫衛生方面和飼料,獸藥監管方面的質量安全保障體系不健全,陳舊的體系建設和陳舊的管理經驗、專業知識經驗不但適應不了新形勢的發展需求,而且還影響動物疫病的及時上報、動物及動物產品的銷路[1]。目前,在動物防疫方面投入的專項檢測經費、補貼經費和其他經費雖然比較多,但是分攤到每頭大中型牲畜上不足一元,而現實中,每頭大中型牲畜需要分攤的平均經費大約為3元。在動物檢疫方面看,檢疫管理職能混亂,相互推諉。
用現代科學技術來武裝現代畜牧業,無疑會使畜牧業有充足的后勁。無論是當前還是今后,畜牧業的技術進步和技術應用效率都會為畜牧業增長潛力和強大的支撐作用。目前,我市畜牧業繁殖改良系統還不健全,其中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種:基礎設施和隊伍建設相對落后,跟不上時代的要求;生產資金、農業開發資金、信貸資金的投入嚴重不足,畜禽病的診斷、檢驗檢測設備、優良品種引進等不健全。畜牧業整體科技含量低、技術創新和知識創新水平更低,優良品種的選育、飼料的開發利用、飼養方式方法等科技應用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以上種種不利因素都將會影響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基層,尤其是畜牧業基層工作者,由于專業素質和水平普遍偏低,對國家、省、市發布的一些關于畜牧養殖方面的惠民政策不能及時了解,仍然按照自己的經驗去看待一個新的問題,從而導致信息傳輸不暢,信息反饋嚴重滯后,供需結構嚴重不平衡,阻礙了生產的發展。我市經濟信息網絡雖然初步形成,但是由于不同的業務歸屬不同的部門去管理,各部門之間相互獨立,缺乏協調統一的信息服務機制,導致信息資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得畜牧業信息服務水平整體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