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萬
(銀川市動物衛生監督所(銀川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三大隊,寧夏銀川 750001)
我國將豬丹毒劃歸為二類動物疫病,病因為豬丹毒桿菌,臨床上將其分為急性、亞急性以及慢性等不同類型,屬于一種傳染性疾病,在肉制品衛生檢驗中有非常高發生率。3~11月齡豬豬丹毒桿菌的危害最為嚴重,同時會給飼養人員造成一定的影響和威脅。豬丹毒的出現給養豬業以及人類健康產生巨大危害,如果未給予有效預防和控制,將嚴重阻礙諸類養殖業的發展,因此必須要對豬丹毒的診斷和處理有足夠重視,本文就此展開了研究分析。
結合于2019年頒布的最新《生豬產地檢疫規程》和《生豬屠宰檢疫規程》的相關內容,可以了解到檢疫生豬的流程為申報受理、資料及禽畜標識查驗、臨床檢查、實驗室檢測,其中豬丹毒病的臨床判斷標準為:豬體溫升高,結膜充血,皮膚顏色發紅且生成有紅斑、疹塊,按壓后皮膚處可見紅色消退,同時病豬會出現嘔吐癥狀,檢查排泄物可見為栗狀、干硬,附著有較多的粘液,經過檢查豬出現上述癥狀,可判斷為疑似豬丹毒病病豬,需要繼續接受審核資質達標的實驗室做進一步的病理檢查,依據最終出具的檢測報告確定生豬是否感染豬丹毒病。病理檢查期間,可分為三型,其一為急性型,即檢出彌漫性出血,多發生在豬機體胃底、幽門部,出血點較小,腸道內出現炎癥,分為出血性、卡他性,脾腎腫大,淋巴結充血情況嚴重,肺臟部位淤積有大量的血液且伴有腫大表現;其二為亞急性型,豬身體上的血斑較多,若發生水腫情況,則皮膚顏色呈蒼白色;其三為慢性型,豬機體關節腫脹且有較多滲出物流出,檢查心臟存在心內膜炎,其中主動脈瓣處生成有增生物,呈菜花樣,若病理檢查后豬符合上述標準,提示豬感染豬丹毒疾病[1]。
豬丹毒主要由豬丹毒桿菌引起,發病初期,病豬會表現出明顯的敗血癥狀,病豬外皮會產生皮疹等。結合豬丹毒桿菌的侵害程度,患病豬種臨床癥狀有明顯差異,急性病豬體溫會在短時間上升至42~42.9℃,亞急性病豬外表皮會出現有疹塊等,病豬胸腹部位置疹塊較為突出,病豬不僅體溫升高,同時還存在有食欲不振以及口渴等表現,慢性癥病豬多數體溫正常,四肢存在腫脹和發炎等問題,少數病豬還會出現伴生性心膜炎等病癥。
患病豬屠宰完成后,需要結合具體的豬丹毒類型分析考核,提高檢疫方式選擇科學合理性。比如急性敗血癥病豬,屠宰后病豬有胃粘膜出血性炎癥,病豬小腸黏膜以及腎臟等位置會出現出血腫脹等表現。亞急性豬丹毒病豬,可通過豬外皮以及關節等部位進行診斷,判斷是否存在外皮壞死性疹塊或者關節炎癥等表現,觀測屠宰后豬左心室瓣膜,如果存在有疣狀增生等情況,則病情確診。
豬丹毒疾病存在有隱性感染特點,受到實驗室檢疫以及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因素影響,生豬屠宰檢疫工作的開展面臨非常大壓力,未來需要在這一方面有足夠重視,尤其注意對豬丹毒病豬的處理,可堅持以下兩個策略:
在完成生豬屠宰后,豬丹毒桿菌檢出率呈現出明顯的季節性特點,一般豬丹毒桿菌在春末夏初以及秋末冬初等季節檢出率高達68%左右,在冬季和早春等季節,其檢出率在13%左右。尤其在夏季和秋季等溫度較高季節,豬丹毒桿菌檢出率高達72%。不僅是因為夏季和秋季為生豬銷售旺季,同時未能做好生豬飼養管理,環境溫度高,在悶熱環境下,豬丹毒桿菌非常容易危害生豬,在這一階段,檢疫人員必須要對生豬豬丹毒病的處理有足夠重視,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規定做好對豬丹毒病豬的銷毀以及處理等,確保豬丹毒疫病不會出現蔓延和擴散。
一方面,生豬屠宰前,如果發現存在有豬丹毒病毒,必須要及時撲殺處理,撲殺后將其送至專門處理廠,利用高溫消毒方式處理,確保豬丹毒桿菌不會擴散,豬出欄后,給予隔離飼養處理,觀察48~72h,在這一過程中,間隔2~3h測量一次體溫,如果在整個觀察過程中豬溫度未出現明顯升高等,可給予屠宰加工作業,針對患病豬飼養區域的各類用具、欄桿等,需要給予消毒液消毒處理,也可使用漂白粉等對病豬運輸設備消毒。
另一方面,種豬屠宰后檢查出豬丹毒桿菌,針對內臟以及關節病變較為明顯的部位,需要使用化工制品等對其徹底銷毀,如果內臟和關節等位置的病變情況不是十分明顯,可給予YAh高溫消毒處理,將其加工為成熟制品等應用在工業事業,如果病豬癥狀不是十分明顯,可用脂肪煉制豬油,病豬患有慢性關節炎或者疹塊狀等表現,可直接割除病變部位,使用化工原料對其銷毀處理,高溫消毒處理。豬丹毒治愈后病豬,割除病豬外表黑色痕跡后,針對不存在明顯病變位置給予高溫消毒等處理,如果屠宰時間超過24~36h,需要延長處理時間0.5~1h。病豬檢出后,需要及時與產豬源地區的聯系,對同一車輛以及同一飼養區病豬隔離處理。另外,屠宰加工廠病豬加工設備,比如刀具等,可給予石碳酸、漂白粉等處理。
豬丹毒桿菌對3~11月齡種豬有非常大影響,商品豬一般屠宰齡期在7~9月齡,在這種情況下,屠宰后豬肉制品非常容易造成傳感性病毒的擴散。因此,需要在種豬屠宰前和屠宰后做好豬肉制品的監督檢疫工作,結合豬丹毒桿菌流行季節、發生規律以及發病程度等分析考慮,給予針對性處理,避免豬丹毒桿菌危害人體健康,促進養殖業的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