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輝
(鞏留縣東買里鎮草原站,新疆鞏留 835400)
與上世紀相比,當前我國的草原生態環境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衰退,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們在進行草原畜牧時過度追求畜牧業的經濟效益,忽視了對草原生態環境的保護。實際上,從20世紀90年代起,就有很多學者指出要對草原生態環境進行保護,但是這項工作并沒有很好的落實,近年來,草場退化、沙塵天氣增多都使得牧民受到了大自然的懲罰。為了有效的解決草原畜牧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問題,就需要在擴張草原畜牧業并進行經濟發展的同時。對草原生態環境體現出來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引導草原牧民充分認識到草原生態環境保護對草原經濟建設和人們生活質量生的重要性和積極作用,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實現對草原的保護。
在上世紀,我國牧民在進行畜牧業的生產時,沒有對草原進行整體規劃,導致一些水草肥沃的草場被過度的使用,造成這些草場不可逆的退化。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人們缺乏對草場的認識和規劃,也沒有對可持續發展理念有一個充分的認識,我國早期在開展畜牧業時,主要從業人員是傳統的草原牧民,這些牧民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和環保意識都不是很強,導致在缺乏政策管理的情況下,有相當一部分面積的草場出現了不可逆性的損害,導致這部分草場呈現出貧瘠、覆蓋面不夠的情況。其次,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國廣大居民群眾對肉產品、奶制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畜牧業為了更好的滿足廣大居民群眾的要求,不斷擴大其規模,甚至忽視了對草原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這就是的草場的破壞更加亞種,草場面臨的生存壓力和調節壓力越來越大。在這兩方面因素的綜合下,可以發現,草場的面積并沒有明顯的提升,但是草場上養育的牲畜數量越來越多,最終出現了草場退化的情況。
當前,我國北方和西北地區的草場在利用的過程中,呈現出明顯的利用率低下的情況,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除了牧民缺乏相應的科學合理放牧知識外,還有早期草場被破壞造成的因果效應。由于早期一些肥沃的草場被破壞,我國原本數量充裕的優質草場數量明顯減少,現階段牧民所放牧的草場質量智能勉強處于中等水平。而在牧民的牲畜數量普遍增多的情況下,大部分的牧民都出現了牧草不足的情況,而減少牲畜的數量又會降低牧民的經濟來源。基于這種情況,為了確保其牲畜能夠有足量的牧草,牧民往往在草場返青之初,就將草場的青草用于放牧。這種方法盡管能夠保障牲畜食用足量的草料,但是也使得草原質量下降,并造成土壤肥力的過度消耗,導致草場面積退化。
想要確保草場得到妥善有效的保護,首先需要讓草原的牧民充分認識到草原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對于畜牧業來說,草場是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良好的草場既能夠確保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也能夠為在草原上生活的人們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避免各種自然災害造成草原生態環境的惡化。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首先政府相關部門需要加大宣傳力度,確保下級政府宣傳到位。其次,政府部門工作人員需要深入到基層,對廣大牧民群眾進行宣傳,并在小學課本中加入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知識,讓廣大居民群眾切實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另外,政府還應當出臺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制度,并將這些制度嚴格的進行執行,草原地區的政府部門需要設立督查小組和專門的監察部門,定期對草場的使用情況進行巡視。只有從制度和宣傳兩個方面入手,才能夠確保草原生態環境和草原經濟效益的共同發展,確保草原的可持續發展和草原的經濟進步。
隨著科學技術的普及,在草原畜牧業發展過程中也同樣應用了科學規劃。借助科學的規劃,能夠實現草原資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同時也能夠為牧民的子孫留下足夠多的資源,實現草原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幾大草場所在地政府都紛紛開始引進優秀的人才,讓這些人才將自身所學的知識和草場牧民的經驗有效的結合,促進草原的發展和進步。另外,部分破壞嚴重的草場開展了退牧還草的工程,確保提供這些草場足夠的保護。
綜合全文,當前我國草場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是畜牧業的過度發展以及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所導致的,在這種情況下,相關政府需要引進專業的人才,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并建立完善的草原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保護草原生態環境,確保草原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