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伯成 譚紹權
(1.重慶市開州區高橋鎮農業服務中心,重慶 405400;2.重慶市開州區敦好鎮農業服務中心,重慶 405400)
一是成立應急指揮機構,迅速構建統一指揮、部門聯動的防控體系。區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區長為指揮長的開州區非洲豬瘟防控應急指揮部,負責統一領導、指揮全區非洲豬瘟防控應急處理各項工作。二是及時安排部署防控工作。區政府先后多次召開非洲豬瘟防控工作視頻會會議,部署安排非洲豬瘟疫情排查、應急處置、督導督辦等相關工作;下發了《關于做好非洲豬瘟等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等文件13個,對全區非洲豬瘟防控工作作出實時安排布置。三是建立最嚴的追責問責制度。按照“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的要求,層層落實責任,細化工作舉措,哪個部門出問題追究哪個部門的責任,哪個環節出問題追究哪個環節的責任,那個人員出問題追究哪個人員的責任。
一是嚴防死守前端關口。全區禁止從市外地區調入屠宰生豬,市外生豬產品未經允許禁止調入。在大進、南雅兩個市級公路動物防疫檢查站之外,還在金峰、河堰鎮、五通、長沙鎮、南門鎮、岳溪鎮、巫山、三匯口、高橋等鄉鎮增設12個臨時檢查站,所有的檢查站24小時值班,嚴格逐車逐頭檢查和車輛消毒,嚴防可疑生豬及產品輸入。二是嚴查嚴控后端關口。在養殖場戶、屠宰場、肉品凍庫、集貿市場等末端環節進行嚴密布防,嚴格按照新修訂的檢疫規程實施檢疫,嚴把清洗、消毒關口,嚴格巡查監管,確保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處置問題。三是嚴管嚴把中間關口,堅決阻斷病毒由餐廚剩余物、野豬、飼料向生豬的傳播途徑。
一是開展全域排查。全面啟動非洲豬瘟疫情排查及日報制,組織鄉鎮、村組干部和鄉鎮工作人員,按照“鎮不漏村、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豬”“四不漏”的要求,定人員、定范圍、定時間、定任務,在全區范圍內進行非洲豬瘟滾動式全覆蓋排查。排查重點是死亡豬、發病豬。排查范圍包括所有規模養殖場、散養戶和所有村組,覆蓋養殖、交易、屠宰等各個環節。二是開展追溯倒查。所有從重慶市外、特別是從疫區省份調入的生豬及易感動物和產品開展了一次梳理排查,豬肉及副產品均無庫存。三是開展監測篩查。引導養殖場戶做好封閉飼養、防疫消毒、隔離觀察、病豬識別、疫情報告等工作,科學防范非洲豬瘟疫情,確保突發疫情時能早快嚴小的處置,嚴防疫情擴散蔓延。
一是與高速公路管理部門、交警部門密切聯系。2018年9月份以來,區畜牧獸醫局實行24h值班,執法人員分兩班輪流值守,6處高速公路收費站與對應防檢組24h保持電話暢通,對活豬、生豬產品運輸車輛嚴格檢查,堵截處置問題生豬及生豬產品。二是與區食藥監局密切聯系,對開州區農產品批發大市場、城區各農貿市場和重點酒店食堂開展聯合行動,嚴格依法查處無證無章違法經營肉品行為。
區城市管理局作為餐廚剩余物全鏈條監管責任主體,負責將餐廚剩余物全部回收進行處理,堅決禁止流入養殖環節。在養殖環節,區畜牧獸醫局印發《關于嚴禁使用泔水飼喂生豬有關工作的通知》《關于加強全面禁用餐廚剩余物飼喂生豬監督檢查的通知》細化工作方案,分解工作任務,各鄉鎮街道根據“屬地管理”原則對養殖場進行排查,區執法支隊隨機對養殖場進行監督抽查,一旦發現使用餐廚剩余物飼喂生豬的違法行為依法查處,并將違法提供餐廚剩余物的線索依法向城市管理部門進行了移送。
一方面,層層設立并公布咨詢舉報電話,及時受理咨詢投訴。下發明白紙、告知書以及非洲豬瘟掛圖等宣傳材料,廣泛普及公共衛生知識,引導公眾科學認識非洲豬瘟,理性消費生豬產品。另一方面,宣傳、張貼告知書到每一個養殖場、養殖戶,強化養殖場戶自我防范意識,引導養殖者落實防疫主體責任。第三,開展非洲豬瘟防控知識培訓,對轄區內2個大的仔豬販運戶、5個大的肥豬販運戶和城區豬肉集中供應場進行了“一對一”政策宣傳和書面告知。將相關信息和要求第一時間通過畜牧局QQ群發送鄉鎮,提高基層防疫人員和經營者非洲豬瘟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