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春 郭 晶
(河南省盧氏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盧氏 472200)
在過去養羊大多數都以自由放養模式為主,這樣的飼養模式盡管可以確保牲畜健康成長,但是卻很容易造成生態環境大規模破壞。通過舍飼養羊可以有效加強對牲畜的管理,順應社會發展的趨勢。在舍飼養羊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疾病的綜合防控,否則很容易造成疾病大規模傳播,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在舍飼養羊的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保證舍飼場地合理選擇,改變思想的方式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執行消毒防疫制度,確保養羊的整體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
“病從口入”的道理對動物來說同樣適用。在舍飼養殖的過程中,如果飼料管理出現問題,很容易造成飼料腐壞變質,造成羊吃壞肚子而感染各種各樣的疾病,甚至造成大規模的食物中毒現象,這些問題都有可能造成羊發生疾病甚至死亡。在飼料管理的過程中,由于很多的飼養人員為了節約成本,往往會采購價格低廉的劣質飼料,或是摻入變質飼料進行喂養,這樣就很容易影響羊的生長發育。還有許多飼養者不注重營養的科學搭配,只喂干料而不喂新鮮草料,造成羊營養不良等問題[1]。
在規劃建造的過程中,很多養殖戶沒有恰當的進行選址,導致羊舍的通風差、采光效果不理想,缺乏良好的水源條件,很多養殖戶也沒有定期對羊舍進行清潔。在羊舍內部有大量的糞便和垃圾等問題,這樣都會導致羊舍內部的環境臟亂差,各種有害細菌微生物大范圍滋生,給病毒的繁殖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契機。如果在羊圈設計的過程中沒有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造成羊群聚集,這樣也很容易導致病毒的交叉感染。
在舍飼養殖的過程中,有許多的養殖人員缺乏對疾病的防治意識,例如沒有定期對羊舍和周邊環境進行消毒,養殖人員自身也沒有及時的消毒,這樣就很容易給羊舍疫病爆發留下安全隱患,大量的羊群在感染疫病之后,才發現問題的嚴重性,但也已經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經濟損失。
大多數的養羊用戶在飼養的過程中,大部分都以自繁殖自養的原則為主,在交配季節通過選擇優良的公羊與母羊進行交配,能夠確保后代的品質更高,也能夠提高整個羊群對疾病的抵抗力。在引種配種的過程中,必須加強對供氧疫病的檢驗,避免引入各種新的疾病導致整個羊群發生感染。選擇外部地區的公羊時,也應該盡可能的避免從疫區引進,要確保公羊具有檢驗檢疫合格證明,在購進之后還應該加強觀察與隔離,觀察期應該在一個月以上,要對公羊進行消毒驅蟲,注射疫苗等妥善處理,只有公羊健康狀況穩定之后,才能夠與原有的羊群進行混群飼養。
在飼養時一定要加強草料的儲備,這也是奢侈養羊的關鍵所在,通過選擇綠色健康的飼料,能夠降低飼養的經營成本,也可以保障羊的健康成長,尤其是對于懷孕的母羊以及種公羊來說,為了確保羊群的快速生長發育,保證草料全面、多樣、新鮮,提高養羊的整體營養水平。
養殖戶還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對生產經營的目的和模式草料存儲投入等,制定科學合理的飼養方案,滿足羊群的實際生長發育需求,加強對羊飼料的管理,注意營養科學搭配,適當的補充維生素、鹽分、水分和礦物質,增強羊群的整體抵抗能力。在羊圈建設時要確保羊圈的位置科學合理,要結合羊群的實際習慣進行分析修建。場所加強養殖的運動水平,每一天要定期的驅趕羊群,起到良好的散養效果,讓羊群的活力得到釋放,避免因為運動不足而造成羊群抵抗力下降的問題[2]。
在舍飼養羊的過程中,一定要盡可能的保證羊圈建立在地市高平通風效果良好,水質條件良好的區域,并且可以根據羊場的實際規模來配備相應的獸醫和人工授精室,確保整個羊舍的環境干凈整潔。
在夏季一定要做好通風散熱措施,冬季要加強保暖,因為羊群在潮濕悶熱的環境非常容易得病。只有加強對羊圈的通風處理效果,才能夠盡可能的減少病原微生物的快速傳播,要及時清理羊圈內部的糞便,對于羊的飲食飲水要進行定期處理,確保干凈衛生。對于飼料應該妥善保管,避免發霉變質,如果出現發霉變質的草料應該及時的進行處理并且更換草料。
免疫接種疫苗能夠有效預防各種傳染性疾病,這次養羊養殖戶一定要根據當地的流行疫病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提前做好疫苗接種工作,例如口蹄疫、布魯氏桿菌病、鏈球菌病等,通過恰當的接種疫苗可以最大限度上減少羊群感染疾病的幾率也可以增強羊群的免疫力。
各種各樣的寄生蟲會在羊身上傳染各種疾病和細菌,飼養戶一定要定期利用驅蟲藥進行驅蟲,例如可以將磺胺類藥物抗生素放入到飼料和飲用水之中,可以有效減少羊群體內的有害病菌,也可以利用丙硫苯咪唑進行驅蟲,快速殺光羊群體內的寄生蟲。在使用抗生素進行驅蟲時,一定要保證抗生素的合理用量,否則很容易因為抗生素濫用而造成羊群抵抗力不足、增加治療難度。
通過對舍飼養羊疫病綜合防控措施進行深入的分析,能夠為舍飼養殖提供重要的參考,舍飼養羊戶必須要重視這些問題,積極做好疾病防疫工作,確保羊群的健康生長,這樣才能夠有效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