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寧
(甘肅省文縣畜牧獸醫局,甘肅文縣 746400)
眾所周知,夏季是豬病的高發季節,在這一階段養殖戶必須加強對生豬養殖過程中的管理工作。采取科學的飼養管理方式進一步完善飼養工作。但是,在實際的飼養管理過程中,還存在著飼養人員專業化水平低、監管工作不到位以及疫病防控工作不到位等情況,導致隴南文縣地區在夏季會出現豬病災害,嚴重影響養殖戶的經濟收入。而且,對隴南市文縣地區疫病防控工作帶來負面的影響。因此,夏季生豬疫病防控工作應得到廣泛的關注。
免疫劑量是影響免疫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免疫劑量注射量的不同會直接影響免疫效果。一般情況下,注射較少的免疫計量不能夠很好的產生免疫效果。但是如果注射大量的免疫劑量則會出現副作用,直接導致生豬自身免疫力下降,影響生豬的身體健康。在夏季生豬疫病防控過程中便會出現免疫劑量使用量不規范的現象,這種情況下,不僅免疫作用難以得到發揮,而且會進一步增加生豬疫病出現的利率,給生豬養殖業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1]。
夏季對生豬疫病防控過程中,需要嚴格規范免疫程序和操作流程。尤其是在開展疫苗接種活動時,必須按照規定的步驟進行實施。但是在實際疫苗接種過程中,還存在著明顯的問題。首先,對于疫苗的選擇方面會出現疫苗選擇失誤的情況,導致接種的疫苗在質量方面難以達到要求,不僅免疫作用難以得到發揮,而且會影響到生豬自身健康問題。其次,對于疫苗的運輸以及注射時間都有嚴格的規定,一旦超過疫苗使用時間,那么疫苗本身就會失去免疫效果,給養殖戶帶來經濟損失。最后,對于疫苗的儲存方式也是免疫工作中出現問題的一大環節,夏季面對高溫的天氣,一旦對疫苗的儲藏方式不恰當,太陽光照射溫度過高疫苗會失效,自然免疫工作便難以發揮作用。
在生豬的飼養過程中,除了受外部因素的影響,養殖戶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也是導致生豬疫病防控工作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首先,在養殖過程養殖方式的不合理會直接影響生豬的自身免疫力。這種情況下,即使在夏季接種免疫劑量也不能夠有效避免生豬疫病的出現。而且,在隴南地區生豬養殖戶主要為當地的農民,他們對于養殖專業化知識掌握較少,在對豬群的管理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問題,尤其是在夏季豬病的高發季節,由于養殖人員對豬舍衛生方面、降溫防暑方面以及對生豬健康檢查方面工作的不到位,導致豬群出現疫病的機率極高。
夏季是豬病高發的季節,為了有效地推動夏季生豬疫病防控工作的開展。就必須加強對養殖人員的專業化素養提出嚴格的要求。通過結合隴南文縣地區的實際發展情況,政府相關部門可以積極開展養殖戶培訓工作,聘請專業老師對農戶進行授課,提高養殖戶對生豬病疫防治工作的重視力度,嚴格按照養殖標準進行管理,從豬舍管理、疫苗接種等方面入手,有效提高生豬自身免疫力,有效降低夏季生豬出現疫病的幾率,促進隴南文縣地區生豬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夏季生豬疫病防治過程中,必須要有效推進免疫接種工作的進行,嚴格按照規定要求來完成接種工作,在此過程中必須注意相關事項。首先,把控好疫苗質量。工作人員必須從正規渠道引進疫苗,而且在疫苗投入使用工作之前,檢疫部門要對疫苗進行檢查,嚴格把控疫苗中各物質的含量。其中,根據國內外進口疫苗情況的不同,而提出針對性的疫苗進口量標準,并且在疫苗在運輸貯藏過程中全程冷鏈。以此來進一步所接種疫苗的質量,這樣才能確保疫苗在注入動物體內之后可以有效發揮作用。其次,在接種過程中,要有正確的免疫方式,注射部位準確,免疫劑量準確,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必須嚴格把控接種時間,最好在1h之內完成所有的注射工作,避免疫苗出現不良情況。此外,在疫苗接種結束后要安排專門人員對豬舍進行監視,密切關注生豬的反應,一旦出現異常問題及時進行處理。
生豬養殖過程中,為了有效地提高生豬疫病防治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生豬飼養管理力度。針對生豬的實際身體狀況,采取科學有效的飼養方式,提高生豬的健康水平,增強其自身的免疫力。合理規劃豬舍的位置,控制好舍內的溫度和濕度。同時做好豬舍內部的通風工作,努力給豬群創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同時,要定期的進行消毒,密切關注豬身體狀況的變化,一旦出現感染問題要立刻進行隔離,防止病情的傳播。除此之外,在生豬的飼養過程中要采取靈活性的飼養方式,根據季節的不同來適當的改進豬舍的環境,以此來確保生豬的正常生長。
綜上所述,夏季是豬病的高發季節,在此階段內生豬養殖戶必須加強養殖管理力度,做好疫病的防控工作。從豬舍衛生環境入手,結合隴南地區的氣候特點進一步為生豬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有效提高生豬自身免疫力。同時,加強對豬舍的管理,有效做好防暑降溫工作,此外,養殖人員必須要提高自身專業化素養,及時發現養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做好疫苗接種工作,從根源處避免疫病的發生,促進我國生豬養殖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