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爾哈巴·吾恩阿里比
(伊寧市農業農村局動物衛生監督所,新疆伊寧 835000)
關鍵司:奶牛;瘤胃酸中毒;診治
2019年5月20日在伊寧市獸醫站接診一頭奶牛。根據畜主的介紹,5月19日這一頭奶牛因偷吃大量玉米粉大概8h以后開始出現停止食欲,精神沉郁,流涎,磨牙等癥狀。
體溫39.2℃,呼吸61次/min,心跳91次/min,精神沉郁,反芻停止,食欲廢絕,瘤胃蠕動減少,四肢無力,不愿走動,肌肉震顫,走路不穩,磨牙,眼瞼水腫,視力減退,眼球下陷,眼結膜和乳頭潮紅,流涎,瘤胃臌脹,觸診瘤胃時呈面團樣感覺,排稀軟糞,尿量減少,時起時臥,反映遲鈍,有時興奮不安,口腔及舌干粘而色發紅,產奶量降低30%左右,鼻鏡干燥,皮膚彈性降低。
(1)瘤胃積食是由于飼養管理不當,奶牛采食了大量的粗硬劣質飼料(如稻草、豆秸、玉米秸等)或大量易膨脹的飼料所致。病后奶牛臨床癥狀明顯,其鼻鏡干燥,有腹痛表現,噯氣酸臭、流涎。觸診瘤胃,病牛不安,其內容物粘硬或堅硬,用拳按壓,遺留壓痕。叩診呈濁音。
(2)瘤胃臌脹通常在大量采食易發酵的飼料后迅速發生,有的奶牛在采食中突然呆立,停止采食,腹圍迅速膨大。病牛腰旁窩突出,腹壁緊張而有彈性。叩診發出鼓音。
(3)產后癱瘓: 產前飼喂高鈣飼料,降低和破壞了鈣的吸收和骨鈣的動用能力,產后大量鈣質進入初乳導致血鈣濃度降低;運動不足,光照量少為誘因。產后癱瘓 在分娩后突然發病,病初精神沉郁,后身搖擺,交替踏腳,四肢肌肉震顫,不久表現癱瘓,意識抑制,知覺喪失,四肢伏于軀干下,頭頸部向后側彎至胸部一側,頭頸至鬢甲呈一輕度的“S”型彎曲[1]。
(4)酮病:飼料中蛋白質,脂肪含量過高,而碳水化合物不足;運動不足,前胃弛緩,肝臟疾病,維生素缺乏,消化紊亂及大量泌乳為誘因。患酮病的出現頑固性消化不良,食欲減退,厭精喜粗,迅速消瘦,初興奮不安,眼球震顫,咬肌痙攣,空叫,沖撞。不久轉為抑制,臥地不起,頭頸向后彎曲,呈昏迷狀態。呼出氣有爛蘋果味,乳汁苦澀,也有酮味,易起泡沫。
治療原則是先排除瘤胃內容物,中和酸中毒,補液強心以及對癥治療。
0.9%生理鹽水 500ml ,5%葡萄糖鹽水 2500ml
葡萄糖酸鈣 600ml ,5%碳酸氫鈉 100ml
10%濃鹽水500ml ,地塞米松50mg,頭包拉定15g
10%安鈉加20ml
靜脈注射一天兩次連用2d。
氧化鎂250g 加水2 kg 灌服每天一次連用2d。
口服補液鹽 275g 加水10kg 灌服每天一次連用2d。
結果:通過2d的治療完全康復。
(1)奶牛瘤胃酸中毒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催乳,催肥而由粗飼料突然變為精飼料;突然變更精飼料的種類或性狀;粗飼料缺乏或品質不良;偷食或偏食。所謂精料超量是相對的,關鍵在于其突然性,即突然超量。該病多發生在奶牛的圍產期,尤其以1~3胎的高產奶牛為主,5胎以后或低產奶牛發病率較低。
(2)此病發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必須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不能延誤治療時機,否則預后不良。治療時緩解酸中毒,補液是成敗的關鍵,必須盡排除瘤胃內容物,緩解酸中毒,補液以及制止瘤胃繼續產酸或氧化鎂灌服中和酸度。
(3)瘤胃酸中毒,奶牛瘤胃積食、臌脹,產后癱瘓、醋酮血病是奶牛飼養業中的常見疾病,尤以產乳量高的奶牛產后易發,其病因和癥狀有許多相似之處,在診治時應避免發生混淆而延誤治療。
(4)瘤胃酸中毒是奶牛過食精料,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在瘤胃內急劇發酵產生大量乳酸,通過胃腸道吸收進入血液循環而導致的全身性代謝紊亂性疾病。所以飼喂時調好飼料的比例,改善飼養管理,將發現酸中毒的動物按時治療時可以提高存活率,臨床癥狀還末完全出現的動物用小蘇打粉加適量常水內服或飲水中加入,如果過食的動物按時治療可以提高酸中毒的治愈率。
(5)補堿時,碳酸氫鈉12h再注一次。當尿液pH值在6.6時,即停止注射。如果不注意,引起堿中毒。
(6)預防措施
①合理的飼料配方:特別是產乳高峰期、母牛產犢哺乳期,精、粗料要配比適當,不要忽視干草的供拾,避免過食高碳水化合物飼料。飼喂要定時定量。并增加奶牛的運動量。
②改變飼喂方式:增加精料飼喂次數,每日3~4次。能有效的減少瘤胃酸中毒的發生。
③飼料中適量添加堿性鹽,用0.5~1%的碳酸氫鈣,能有效的中和瘤胃中部分乳酸和揮發性脂肪酸,以防止發生酸中毒;而且還可適當補充鈣質。
④冬天舍飼棚舍應保持良好的通風換氣條件。避免因氧氣缺乏致肝臟脂肪代謝障礙,引起乳酸過量蓄積而中毒。
⑤慢性病例以平胃散為基礎方。增加促進胃腸蠕動、具有調和脾胃功能的藥物。可收到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