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月虎
(唐縣動物防疫監督站北羅分站,河北唐縣 072350)
豬消化不良疾病也被稱為是胃腸卡他,在患病期間,家豬的消化器官會出現系統功能紊亂的情況,消化和吸收功能均減退,會引起食欲不振,嚴重地可能會引發絕食等問題。本文在研究中,從疾病的治療和疾病預防等兩個方面展開,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腸胃消化不良問題,具有現實意義。
豬消化不良疾病的發病原因較多,主要病因為飲食不定時不定量。部分飼養場在飼養期間,突然更換飼料或者對于飼料的保質期沒有進行嚴格檢查,飼料中混入了腐壞變質的食物,容易引發腹瀉問題[1]。除了飼料以外,飲用水的安全性和清潔性也會對豬胃腸道功能造成影響,如果引用了不潔凈的水,會引起消化不良。豬飼養環境若未能達到衛生、潔凈和干燥的標準,也容易導致豬消化不良。這種疾病主要發生在秋冬季節以及冬末春初的季節交替時期,特別是在缺乏青綠飼料的季節,飼養管理中飼料更換過渡不合理,受到季節和氣候的變化影響,都會使豬出現適應不良的情況,若不能及時發現,會引發嚴重后果。
在患病期間,病豬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和精神萎靡。而且,飲水量增大且伴有嘔吐、腹瀉等狀況,部分病豬會出現便秘且糞便中有未消化的飼料。體溫正常,一部分病豬會出現體溫偏高的情況。豬消化不良疾病引起的死亡率較低,但是若不能及時地進行治療和有效防控,會影響其正常發育,飼料利用率會降低,進而影響豬飼養產業的效益。
在使用中醫治療方法對豬消化不良疾病進行治療中,具體分為以下幾步:
(1)取芒硝60g、大黃30g、神曲、枳實、麥芽、山楂、厚樸各12g,以熱水煮沸之后,將其中的渣滓過濾出去,一次灌服。同時,根據家豬的具體情況,還可以適當加減藥量。例如,針對體溫過高或有明顯發熱的病豬,可以在藥方中加入生石膏30g、連翹和銀花各15g,替代其中的麥芽和山楂;若病豬的體質較弱且舌苔淡白,可以加入18g炙黃芪以及黨參、當歸各12g;若糞便稀軟,則要去除芒硝和大黃;若嘔吐癥狀較為驗證,則要加入15g代赭石和半夏、生姜各10g。
(2)當患豬的癥狀有所緩解之后,可對其飼料進行調整。將大米炒成黑糊狀,研成粉末加入到飼料中,每日早晚各1次,連續喂食3日之后觀察病癥的變化情況。3日之后,使用滑石粉25g、白糖52g、枯礬13g混合之后加入到飼料之中進行喂食。同樣為每日早晚各1次,連續喂食3至5日。
(3)若病癥仍未痊愈,則可以適當延長治病周期,或者使用活性炭、白頭翁各10g、神曲、龍膽各5g,混合成為細粉末之后,每日給藥1次,連續給藥3日。將大黃碾成粉末取30g,并加入等量的茴香和小蘇打粉末,混合之后每日給藥1次,連續給藥3日。
西醫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針對患有消化不良的幼崽,可以使用胃蛋白酶3g混合乳酶生3g,一次口服。
(2)針對患病的成年豬,可以采取灌腸的方法對其病癥進行治療。在250毫升水中加入100毫升的蓖麻油或者50g的食用鹽,對其進行腸道清洗,結合病豬的實際情況,可以適當地調整治療方案。在完成灌腸之后,若病豬的病癥有所緩解胡總惡化腸胃內容物腐敗發酵并不嚴重的情況,可以直接進行胃腸道功能的調整。①使用大黃蘇打片或者酵母片10片,碾碎混入到飼料中喂食,每日早晚各1次。②使用碳酸氫鈉15g、大黃粉末和龍膽粉末各8g,混合之后平均分為四包。每日早晚各1一次,每次1包,連續給藥2日。
(3)對于劇烈嘔吐、腹瀉不止等病癥較為嚴重的患豬,要使用止吐、止瀉進行治療。例如,使用口服復方新諾明、氨芐青霉素、慶大霉素等磺胺類藥物或者抗生素藥物進行口服用藥治療,或者采用肌肉注射慶增安注射液的方式進行治療。慶增安注射液的用量為每次3ml至5ml,每日給藥1次至2次。
豬消化不良疾病的預防方案主要包括了以下幾點:
(1)要注意飼料合理搭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增加飼料中的營養,按時定量喂食。避免使家豬食用過期、腐壞的食物。同時,注意對冬季的防寒保暖,夏季要經常通風換氣。對于病豬要進行隔離治療,單獨喂食容易消化的食物,在食物中加入一定量的食鹽,達到助消化的目的。
(2)補充維生素。及時地補充鈣、鐵、硒等微量元素。母豬生產前1周左右可以注射亞硒酸鈉維生素E注射液,幼崽出生3日內要注射含有硒元素的鐵劑(每1ml鐵劑含鐵量控制在100mg至150mg之內)。若不能及時補充鐵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容易誘發貧血等問題,降低抵抗力。而且,如果缺乏維生素E或者硒元素,也有可能造成其免疫力下降,進而導致繼發性腹瀉等問題。此外,還要對微生態制劑的使用進行控制,例如,在飼料中合理加入雙歧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等有益微生物,能夠促進豬腸道蠕動,加速對飼料的消化分解。
綜上所述,采用中西醫結合的資料方法,可以實現豬消化不良疾病的標本兼治。在此基礎上,對消化不良以及相關胃腸道疾病進行研究,提出了科學合理的疾病預防方案,對今后的家豬飼養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