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煒 劉志凱
(太原動物園,山西太原 030003)
B型超聲波影像診斷技術(簡稱B超),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發明并興起的一項臨床輔助診斷技術,之后便廣泛運用到了獸醫臨床診斷中,因在診斷過程中多動物體沒有任何創傷、不需要外科手術介入而且會將由于診斷造成的動物應激水平降低,診斷更加便捷,在超聲波形成的圖像上診斷更加直觀、準確。對獸醫診斷及產科學診斷的幫助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影響。如今動物發病原因趨于多樣化和復雜化,傳統的診斷手段遠遠難以滿足當今獸醫臨床診斷的實際需要,因此,B型超聲波影像診斷在獸醫臨床診斷學的診斷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一種不斷進步的現代化輔助診斷技術,幫助獸醫及有關人員作出精確判斷,減輕動物的病痛。
B超采用灰度現實,將超聲波脈沖發射到動物體內,當聲波束在動物體組織中遇到不同聲阻的臨近界面時,就會在這個界面上發生反射和折射,遇到下一個界面也一樣,當遇到下一個界面時,反射的脈沖電信號被放大后信號被送到顯示器,回聲的信號以灰階的形式現實在屏幕上。回聲信號越強,圖像就越亮,即強回聲,反之則暗,即弱回聲。
超聲診斷的方法主要有兩種:(1)直接探測發,將超聲探頭與被檢驗動物的皮膚直接接觸,(2)間接探測法,即在探頭與受檢者之間插入包水的囊或其他材料,使不平整的受檢部位表面能夠與超聲探頭耦合。
運用B超及其影像可以準確、及時地對一些消化道疾病確診。在動物不慎吞入難以降解和破碎的異物時,采用B超及其影像可以快速并直觀地確定異物的大致形狀及位置,根據影像上異物形成的回聲,很容易對其形狀和位置作出初步的診斷。
B超診斷腎臟疾病可以較X光影像更準確的確定出病灶的具體位置和尺寸,是對腎臟、輸尿管到及附屬結構疾病最有效的診斷方法。當腎臟發生腎盂積液、腎囊腫時,運用B超診斷可以準確診出積液的部位,積液的體積,幫助獸醫進一步作出準確的判斷。
當動物體發生泌尿系統結石時,使用B超對患處進行診斷時,結石往往能夠形成與周圍組織不同的回聲影像,腎結石、膀胱結石及尿道結石均在回聲影像上呈現強回聲。腎結石因為與腎臟的實質性組織在聲學性質上存在極大差異,能夠在影像上呈現極強的回聲,所以腎臟的結石很容易用B超診斷出來,且數目、大小、位置很容易被確定。
檢測卵巢發育,判斷母體卵泡的發情狀況,為適時配種做準備 B超診斷可監測雌性動物卵巢發育情況,確定大致的排卵時期,確保為合籠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的最佳時機。監測卵巢發育時可從多個探測角度所呈現的二維回聲影像圖估計發育成熟的卵泡個數及判斷成熟卵泡的直徑大小。
母體妊娠后的早期診斷 動物妊娠早期的B超判斷主要根據在子宮區超聲回聲像圖上觀察到孕囊及子宮角的暗區的斷面增大、子宮壁增厚等現象。能直觀地在影像上顯示胚囊、胚胎附屬結構等表明早期妊娠的孕體結構,準確率較高。
胚胎移植過程中及發育情況的動態監測 采用B超及其影像介導,可以實時監測胚胎移植過程中的情況,裝有供體鮮胚或解凍復蘇胚胎的移植針或導管與輸卵管呈現不同的回聲,在超聲波影像介導的情況下,可以實時、直觀、準確地看到移植器械末端在輸卵管內移行的位置,以利于將胚胎釋放到最適合于發育的位置。
B超診斷用于妊娠監測 在妊娠監測中,預測胎數目對飼養管理有重要意義。應用B超觀察到的胚胎,根據孕囊和胚體的多少可估測胚胎數目;根據B超回聲影像圖可辨認的回聲結構預測胎齡;根據胎心搏動和胚胎結構可鑒別是否存在死胎,和胚胎吸收和流產等異常妊娠情況。
產科疾病的診斷 子宮積液、卵巢囊腫(黃體囊腫)及難產是獸醫產科中常見的疾病,因為這類疾病大多存在實質性器官或組織形態上的變化。如子宮積液會導致子宮腔體變大、子宮壁變薄、且因宮腔內大量液體的存在,造成超聲波回聲的極度衰減,隨后在影響上形成明顯的暗區,B超診斷很容易確診這類疾病。
B超對手術定位有較大幫助。超聲引導穿刺技術具有直觀、快速、準確、損傷小的優點,已在醫學界得到廣泛應用,在疾病的診治上發揮著重要作用。B超診斷能較準確地判斷內臟有無損傷及所損傷的臟器部位、程度及內出血量,為獸醫臨床診斷提供依據。目前,B超已用于引導腹腔穿刺、肝臟穿刺檢查,有助于及時、正確地診斷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