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迪,靳光乾
(1.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濟南250355; 2.山東省中醫藥研究院,山東濟南250014)
柴胡為傘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is DC.或狹葉柴胡B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d.的干燥根。 按照它們的形狀不同,柴胡又稱“北柴胡”,狹葉柴胡又稱 “南柴胡”、“香柴胡”、“軟柴胡”、“紅柴胡”和“軟苗柴胡”等[1]。
柴胡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柴胡,別名北柴。為常用大宗藥材,辛、苦、微寒。 歸肝、膽經。 具有疏散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的功效。 常用于感冒發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宮脫垂,脫肛的治療。
山西、河北、河南和陜西盛產北柴胡;四川、安徽和黑龍江盛產狹葉柴胡,而湖北是南、北柴胡的主要產地。 山西、河北等省近年人工種植面積較大。目前市場品種混亂,野生資源急劇減少,各地積極開展人工種植。
現對柴胡的植物資源、主要產地、化學成分、藥理藥效和安全性的研究情況整理歸納,以期為柴胡的研究和開發利用提供有益的參考。
柴胡屬約有150 種植物,我國分布42 種、17 變種、7 變型[2]。
在不同地域和市場中,作為柴胡藥材使用的植物來源多達25 種、8 變種、3 變型[3]。 而各種柴胡的混用、濫用造成了柴胡的藥材質量差異大和用藥安全問題,同時,市場上也出現了假冒偽劣品種,因此要更加重視不同品種的區分和鑒別。
2015年版《中國藥典》 收載了柴胡Bupleurum chinensis DC. 和狹葉柴胡B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d.2 個正宗藥材。
除《中國藥典》規定的2 種正規品種外,一些柴胡品種也在地方標準中當做是正規品種。 《甘肅省中藥材標準》將黑柴胡(Bupleurum smithii Wolff)和銀州柴胡(Bupleurum yinchowense Shan et Y. Li)當做正規品種;《內蒙古中藥材標準》 將錐葉柴胡(Bupleurum bicaule Helm) 和興安柴胡(B. sibiricum var. jeholense)當做正規柴胡品種[4]。
柴胡是一種常用大宗藥材, 由于野生資源有限,栽培不能滿足需求,一些商家在利益的驅動之下會用許多其他偽品和次品來冒充柴胡的正規品種,不僅破壞了市場,而且會對用藥安全造成不良影響, 以下是列舉幾種常見的柴胡的假冒偽劣品種。
①彎莖還羊參 Crepis flexuosa (Ledeb.)C.B.Clarke
②大葉柴胡Bupleurum longiradiarum
③銀柴胡Radix Stellariae
④錐葉柴胡Bupleurum bicaule
⑤蒼蠅花根Silene gallica Linn.
⑥瞿麥根Dianthus superbus
⑦霧靈柴胡Bupleurum sibiricum var.jehplense
⑧黑柴胡Bupleurum smithii Wolff
⑨銀州柴胡Bupleurum yinchowense
⑩竹葉柴胡Bupleurum marginatum
? 小葉黑柴胡Bupleurum smithii var.parvifolium
? 柴首Bupleurum chaishou shan et sheh
? 田葛縷子Carum buriaticum
? 紫花鴨跖柴胡Bupleurum commelynoideum de Boiss
? 三島柴胡Bupleurum falcatum L.
? 西藏柴胡Bupleurum marginatum var.stenoph yllum
? 棉毛馬兜鈴Aristolochia mollissima Hance
? 膜緣柴胡B.marginatum Wall.ex DC.
? 秦嶺柴胡B.longcaule var.giraldii Wolff.
? 前胡Peucedanaum praeruptorum Dunn
野生柴胡的分布:東北、華北、內蒙古、河南、陜西及甘肅等省區。 廣泛分布于干旱坡地、草地、森林等地方,喜歡溫暖氣候、適應性較強,耐寒、耐旱,但怕澇、避免高溫。
栽培柴胡的分布:主要在年平均氣溫10~14℃,降雨量充足,海拔1000m 以上的山區[5],有的柴胡也種植在丘陵地區。
北柴胡:主產于甘肅隴西縣、山西萬榮縣及陵川縣、河北的涉縣和安國、河南的嵩縣、吉林的東豐縣、山東濟南章丘、四川的劍閣縣、內蒙古的烏蘭浩特、陜西省渭南、安康、略陽、商洛等地。 銷全國。
南柴胡:主產湖北、四川劍閣縣、黑龍江明水縣、吉林東豐縣等地。 銷全國。
目前,甘肅省、山西省、陜西省和河北省是我國柴胡栽培種植面積最大、影響力最廣的省份,然后是黑龍江省、內蒙古、吉林省、河南省和四川省等。其他省區也有少量栽培。
甘肅省的隴西是柴胡的主要種植區域,定西市各縣都有分布。 柴胡的種植開始于20 世紀80年代,繁盛時期種植面積達0.9 萬余hm2,所以,目前栽培柴胡產量最大的省份就變成了甘肅省[6]。
柴胡種植和栽培處于第二名的就是山西省,晉南的運城市萬榮縣是它的主要集中地,西村鄉是該縣種植柴胡面積最大的一個地方,最大種植面積曾超過666.7hm2。 其中,科技部柴胡GAP 的一個示范基地就包括晉東南太行山區陵川縣。
陜西省是種植栽培柴胡的第三大主要集中地,其中安康、略陽、商州、洛南等地的種植面積都不小,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很大的收益。
河北省涉縣人工種植也有大約666.7hm2。
黑龍江省明水縣北柴胡和南柴胡的種植面積都較大,是到目前為止所調查的最大的紅柴胡栽培地[7]。
黃海強[8]通過對柴胡的活性成分研究得到了12個皂苷類物質, 柴胡皂苷的第1 次在線檢測實現。顏美玲等[9]等通過總結前人經驗,發現迄今為止柴胡皂苷包括: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b1~b4、柴胡皂苷c、d、f、g、m、n,柴胡皂苷o、p、q、v,柴胡皂苷S1、S、S4,羥基柴胡皂苷a、c,″-O-乙酰基柴胡皂苷a,″-O-乙酰基柴胡皂苷d, 前柴胡皂苷元A、D、F、G、H,丙二乙酸單酰基柴胡皂苷a、d, 大葉柴胡皂苷I 等150 多種, 從而表明皂苷類成分是柴胡發揮藥理藥效的重要成分。
張云波等[10]總結出柴胡揮發油含十里哪醇、己醛、α-萜品醇、月桂烯、異冰片、檸蒙烯、γ-衣蘭油烯、長葉薄荷酮、2-甲基環戊酮、十五烷、β-瑟林烯、百里酚等。
南、北柴胡相比,揮發油成分明顯不同。 柴胡中的揮發油主要是脂肪族化合物中的烷烴類化合物。所以,我們可以將脂肪族化合物視為柴胡揮發油的特征物質[11]。
楊柳等[12]發現槲皮素型、山奈酚型和異鼠李素型是黃酮醇類的三種主要苷元類型。 陳亞雙等[13]通過總結得出:北柴胡的根中可以得到9 個黃酮類物質,主要是槲皮素、蘆丁和異鼠李素等;地上部分可以得到6 個,主要是山奈酚類。 近代又發現了異鼠李素--O-β-D-蕓香糖苷、山奈酚--O-β-L-阿拉伯糖苷、山奈酚--O-β-D-蕓香糖苷、山奈酚-7-O-β-L-鼠李糖苷、 槲皮素--O-β-D-葡萄糖苷、 曲克蘆丁、黃芩苷、廣寄生苷、水仙苷、蕓香苷、大豆苷等[14]。
柴胡的多糖主要由L-阿拉伯糖、 核糖、D-木糖、L-鼠李糖、D-葡萄糖、D-半乳糖等組成[15]。 狹葉柴胡多糖由阿拉伯糖、甘露糖、核糖、半乳糖和木糖等組成[16]。
脫腸草素、七葉亭、蒿屬香豆素、白檸檬素和白蠟樹亭等屬于簡單香豆素,也是柴胡中香豆素的主要成分,除此之外,吡喃香豆素anomalin[17]也是其中一個。
除以上化學成分外, 柴胡中還含有豆甾醇、赪桐甾醇、豆甾-7-烯醇葡萄糖苷、色氨酸、豆甾-7-烯醇、巖芹酸、木脂素、β-菠甾醇葡萄糖苷、尿苷、腺苷[18]等。
4.1.1 抗抑郁作用
近年來, 抑郁癥成為一種重大的精神類疾病,而對抑郁癥的醫治也成為了當今醫學發展的一個重要研究對象。 在網絡藥理學的基礎上,吳丹了解到柴胡經過調節PIK-AKT、 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一類小G 蛋白、Fox O 和神經營養因子等信號通路,調節代謝過程、對應激的應答、細胞過程等生物進程來施展抗抑郁的作用[19]。 利用慢性應激和單獨培養大鼠的方法可以培養出有抑郁癥的大鼠,戈宏炎等[20]利用這種方法培育出了大鼠的模型,然后發現抑郁大鼠腦內的單胺類神經遞質及代謝產物5-HT、NE、DA 和4-羥基--甲氧基苯乙酸的含量有所降低, 而這些指標會因柴胡皂苷的使用而得以改善,由此證實,柴胡具備抗抑郁的作用。 張靜艷等[21]通過研究發現柴胡可以保護海馬區神經細胞凋亡來達到抗抑郁的作用。
4.1.2 鎮靜、鎮痛作用
杜士明等[22]研究發現,在小鼠的醋酸扭體實驗當中,柴胡的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都對其疼痛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然而在熱板實驗中,乙醇提取物對其沒有鎮痛作用, 水提取物會有明顯的鎮痛作用。 程三芳等[23]在臨床試驗中也發現柴胡對疼痛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4.2.1 抗炎和抗病毒作用
抗炎也是柴胡的主要藥理作用,其起作用的化學成分主要是皂苷和揮發油。其中,杜士明[24]為了對比鄂西北地區的竹葉柴胡和北柴胡的抗炎作用,利用二甲苯制造出了耳殼腫脹的小鼠模型,同時也用蛋清造成了足腫脹的小鼠模型,兩個模型的結果都表明竹葉柴胡和北柴胡有顯著的抗炎作用。 謝東浩等[25]采用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和小鼠耳廓腫脹的實驗方法, 發現雖然北柴胡和春柴胡都具有抗炎效果,但是春柴胡的效果明顯強于北柴胡,從而對比了春柴胡和北柴胡的抗炎作用、觀察出春柴胡和北柴胡抗炎的實際效果。
4.2.2 抗細菌內毒素、提高免疫
細菌內毒素會攻擊小鼠,而劉萍等發現柴胡提取液對小鼠有保護作用。 為了研究柴胡對細菌內毒素的拮抗作用,他們也進行了體外抗細菌內毒素實驗[26]。 最后的實驗結果表明,當柴胡提取液的濃度>25%時,內毒素的攻擊作用會顯著降低;而當濃度<12.5%時,抗炎作用就會減輕或者消失。 郭明雄等[27]為了了解柴胡的提取物對于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采取了淋巴細胞轉化實驗,最后發現,體細胞的免疫功能可以通過柴胡提取物來增強。
衛昊在D-氨基半乳糖鹽酸鹽造成了小鼠的急性肝損傷后,將這些小鼠分為了9 個小組,研究柴胡對其肝臟的保護作用,發現柴胡提取物不僅具有顯著的保護肝臟的作用, 而且與柴胡皂苷a,d 之間有劑量效應關系[28]。體外實驗表明:當柴胡皂苷D 的純度在90%以上時,腎小球系膜細胞增殖速度和程度都會明顯降低,也可以造成G0/G1 期細胞增多然后誘導細胞凋亡[29]。
腫瘤的形成經過了腫瘤細胞的生長、凋亡和分化,同時也包括腫瘤的血管生長,還包括腫瘤的侵襲和轉移等過程,劉丹等[30]對柴胡的抗腫瘤作用機制進行總結研究,發現柴胡皂苷對這些過程都有抑制作用,同時還可以調控腫瘤細胞自噬機制發揮抗腫瘤的作用。 柴胡多糖注射先可激活網狀內皮系統,后促使腫瘤壞血因子生成,從而對小鼠Ehrlich癌達到抗癌作用[31]。
柴胡味苦微辛,有解熱止咳的作用。 借助現代藥理學的研究,通過人工制造出發熱的家兔,然后注射柴胡煎劑液, 發現家兔的體溫會降至正常體溫,其產生作用的物質是揮發油[32]。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我們會發現,當孕婦和兒童高燒時用藥會比較困難,而柴胡可以解決這一難題。 柴胡皂苷-d 可通過降低血清中的IL-5 和THF-α 的水平對咳嗽變異性哮喘具有治療作用[33]。
胡繼鷹等[34]通過灌胃北柴胡煎劑(0.5 克生藥/毫升)連續七天對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柴胡是臨床常用的中藥,在歷代的本草中沒有見到關于其毒性的記載,但是,在臨床應用中,它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逐漸被認識。 吳淑馨等[35]通過列舉國內對于柴胡及其制劑的安全性問題,得出結論:柴胡及其制劑用藥后出現不良反應可能與制劑引起的過敏反應、用藥過量、注射給藥的途徑、藥物的合并使用等相關。 孫蓉等[36]發現柴胡的保肝作用成分和產生肝毒性的化學成分都與柴胡皂苷有關。所以,為避免肝毒性的產生,應進行毒性研究和毒性物質基礎的安全檢測,確保柴胡用藥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柴胡屬約有150 種植物,我國分布42 種、17 變種、7 變型, 植物資源豐富;《中國藥典》規定做柴胡中藥使用的只有2 種,市場上作為柴胡銷售混亂使用的大約20 余種; 目前已經成功大面積種植柴胡,對柴胡的成分、藥理藥效、安全性也進行了很多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