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曙梅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自然資源正在不斷地被消耗,過度的消耗資源將會使我國人民的生活質量下降,不利于我國社會的發展的。因此政府積極主導和鼓勵各種有利于資源利用的工程項目的營造,水利工程作為我國最主要的資源利用工程應當重視工程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然而當前的生態理念在水利設計中的應用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本文將論述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提出解決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的對策。
關鍵詞:水利工程建設;生態環境;影響;預防措施
1 引言
水利工程建設對社會和人們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它能夠有效的緩解洪澇災害,與此同時在進行水利工程施工建設的過程對環境帶來一定的影響。近些年來根據水利工程研究中心表明,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它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從經濟學、生態學等角度出發,水利工程已成為現代建設水利工程的重點關注的內容,為了能將建設水利工程項目的社會經濟效益、環境效益更好的發揮出來[1]。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應在關注水利工程疏導作用的同時,也應更加關注建設水利工程的過程中,對周圍環境產生的影響,運用科學合理的技術手段解決建設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繼而可帶來一定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2 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2.1 對當地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生物多樣性是在一定空間、時間內自然界所有生物物種組成的生態體系。而水利工程建設對當地生物多樣性形成一定的影響,改變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對當地生物物種生存形成一定的危機。通常情況下,當地生物物種的減少,大都是人為因素導致的,而水利工程建設對當地生物多樣化的影響較為明顯[2]。其一,對水生植物的影響,水利工程建設阻礙了水生魚類的遷移路線,影響了當地植物的生長,使他們的生活發生了改變;其二,水利工程建設對陸生生物存在一定的影響,最為明顯的是對土地資源的占用,使一些陸生生物無處安家,而這種勢必會減少一些陸生生物多樣性生存空間。
2.2 對氣候環境的影響
我國水利工程的建設對當地氣候環境存在一定的影響,如改變風向、降低氣溫、增加空氣濕度等。水利工程構建之后,當地積水會不斷的增加,在晴朗的天氣中,水蒸發量會增加,降雨量也會隨之而來。此外,水利工程建設由于改變了大氣接觸物質的屬性,使大氣空氣與水面交換方式發生了改變,這會對當地氣溫形成一定的影響,使當地平均氣溫大幅度下降,形成了生態環境問題,給人們生活帶來一定的影響[3]。
2.3 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
隨著我國水利工程建設不斷的增多,水利工程建設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與日俱增。水利工程在建設中,雖然對生態環境存在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在構建中會給周邊地區帶來的危害,甚至可能會導致當地形成生態環境問題。水利工程建設占地面積較大,所占之地不僅對當地的生物形成一定的損壞,同時也會影響到當地的降水、氣候、土壤。甚至一些大的水利工程建設能改變當地的生態系統,一些生物不能夠適應這樣的生態環境,面臨著滅絕的危險。
2.4 對地質的影響
水利工程建設對地質具有一定的影響,甚至會形成地震現象。比如大型水庫具有較強的蓄水功能,這種能力會引起地殼承重能力的增強,與此同時,巖層空隙水壓力不斷的增加,導致地震的發生率隨之增大。水利工程建設還可能會引發坍塌,仍然以水庫為例,隨著水庫蓄水能力的不斷提升,水庫蓄水位不斷的升高,導致地質強度不斷的降低,久而久之,會導致水庫周圍大壩、山體等出現滑坡、塌方問題[4]。此外,水利工程建設引起水庫滲漏,隨著水庫蓄水量逐漸增多,終會導致水庫滲漏,而滲漏出來的水,會灑落在地表層,對地質具有一定的影響。
3 水利工程施工中環境保護的解決對策
3.1 設計者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
水利設計者的能力是保障水利設計的關鍵,只有擁有先進的設計理念的水利設計者才能保障在水利工程中融入生態理念。因此提高水利設計者的能力是相當的重要的,水利部門的管理人員應當認識到這一點,要投入精力和物力加強對于水利設計人員的培訓工作。在具體的培訓的過程中除了要讓他們擁有極高的專業水平之外,還要讓他們擁有在水利設計中融入生態理念的意識。除了做好培訓工作之外,水利部門還應當招募大批的具有生態保護理念的水利工程設計師們進入水利部門進行工作,從而讓水利部門的水利工程設計隊伍的實力得到加強,保障今后的水利設計中融入生態理念。
3.2 做好堤岸建設
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另一個重點就是堤岸建設工作,因此在進行堤岸建設施也需要融入生態理念。首先需要對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進行科學的評估,還要充分了解當地的生態環境問題,從而采取有效措施,對生態環境進行有效的保護。在建設堤岸過程中,需要在最大程度保護生態系統的基礎上,進行建設施工,盡量減少對生態系統造成的破壞,與此同時,還需要保證工程質量和工期。所以在建設前需要做好堤岸設計工作,在設計過程中參考周邊生態環境,做好實地考察,講水文條件以及氣候環境的勘測,掌握相關的資料數據,把保護自然環境融入到堤岸建設設計過程中,在確保堤岸建設質量和安全的同時,增強自然保護性。3.3 健全生態環境補償體系,出臺有效的法律法規
①需要健全生態環境補償體系,對該體系中的內容進行仔細分析與完善,明確規定對于不同程度破壞予以補償的力度。②對于建立環境補償體系中所需的大量資金而言,政府要予以承擔,同時需根據施工建設中的各項問題進行責任劃分和有效補償。③政府需要根據水利工程施工建設的具體情況,出臺有效的法律法規來約束生態環境補償工作,尤其是對于各執法人員而言,需嚴格要求與定期培訓,確保他們具有強烈的法律意識,從而妥善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為水利工程施工建設的順利推進奠定基礎[5]。
3.4 提高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能
水利工程施工涉及到復雜的施工內容和施工工序,各項施工環節對于施工人員都提出了較高的施工技術要求,因此水利工程建設這項綜合工程不僅系統而且復雜,施工人員需要通過施工技能培訓,使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能全面得到提高,引進先進的施工技術,以電腦施工人員開發高新施工技術。不斷提高施工技術,就會提高施工人員的人力資源和社會資源以及環境資源等利用率,這樣可以有效的改善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對于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6]。此外水利工程的施工監控部門需要加強監管施工單位,按照我國法律事實監督,協調規劃林業、土地、水利等方面,嚴厲懲處對于環境嚴重損害的單位,加強環境保護。
4 結語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的建設對水生態系統存在的影響一直是人們研究和關注的重點。在這樣的背景下,尋找其中的聯系并對影響展開分析,可以有效地解決我國水生態系統的優化建設問題。當前我國的水生態環境系統狀況并不樂觀,存在著很多生態環境方面的問題,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有影響。因此,人們需要把握其中關鍵的地方,尋找解決的措施,推動水利工程的建設能夠和水生態環境系統的建設共存。
參考文獻
[1]侯建輝.解析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建材與裝飾,2018(43):287-288.
[2]趙全成.生態水利工程設計若干問題探討[J].河南科技,2018(02):134-135.
[3]彭劍斌,楊柳.淺談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居舍,2018(29):12-13.
[4]楊鵬.水利工程對環境的影響與恢復措施[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8,47(09):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