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香
摘要:估算是一種不需要進行精確計算的口算,它不借助計算工具,不表達計算過程,而直接通過簡化的思維過程,靈活運用各種方法,估計出大約結果?!稊祵W課程便準》在“內容實施意見”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發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用于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而當學生步入高年之后,對估算的應用極為普遍,而如何適時的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則成為了一名高年數學老師在教學中必須要面對的課題。
關鍵詞:估算意識;探尋;滲透;策略;直覺思維;靈活思維
估算是一種不需要進行精確計算的口算,是當前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培養的一種就算能力,它不借助計算工具,不表達計算過程,而直接通過簡化的思維過程,靈活運用各種方法,估計出大約結果?!稊祵W課程便準》在“內容實施意見”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發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用于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蹦敲垂浪隳芰θ绾闻囵B呢?
一、強化估算的意識,培養高年級學生估算的興趣
估算意識是指面臨有待解決的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具有估算意識,可以知道什么情況適于估計而不必準確計算,并以正確的算理為基礎,通過迅速合理的觀察和思考,在眾多信息中尋求一批有用的或關鍵的數學信息,從而得到盡可能接近理想狀態的結果。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滲透和強化估算意識,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思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滲透估算思想,用估算對數學規律進行猜想,用估算探尋解題思路,用估算方法在潛移默化中強化估算的意識。如:“東湖小區今年擁有電腦的家庭有120戶,比去年增加了
,東湖小區去年擁有電腦的家庭有多少戶?”在解答此種類型的題目時,在算題之前,應該讓學生首先估算,去年到底有多少戶,這里的估算是一種對數學規律的猜想,因為,比去年增加了
,就說明去年的用戶一定會小于120戶,而有些學生對這種題目的處理容易混淆,經常會有學生列出這種錯誤的列式─—120╳(1+
),而我們按照這種錯誤的規律一定能得出,答案一定大于120,這時估算意識則幫了學生大忙,因為按照規律,正確的估算結果應該是“去年的家庭電腦用戶一定是少于120戶的?!?/p>
可見,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滲透估算思想,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強化估算的意識是多么的重要。
另一方面,讓學生盡可能地運用估算解決一些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連或者精確計算較繁取得答案的問題,如:“教室的長是10米,寬是6.3米,高是2.8米,門窗的面積是10平方米,如果要粉刷教室的話,墻壁面積的總和應約為多少平方米?”學生可以先把寬看成6米,高看成3米,利用長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公式,求出(除底面的)5個面的面積之和,這樣估算的介入,為準確計算提供了一個難得的衡量標準,讓學生不必走彎路。同時,學生的估算意識得到了培養,因為我們每天都在教室里上課,如果要粉刷教室的面積,會讓學生渴求獲得這方面的知識,從而推動學生認真學習,算出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題目的欲望,從而達到提高學生估算的能力。
二.養成估算的習慣
估算習慣的養成,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訓練估算應該滲入到學生的每天的學習和生活的活動中,要用心挖掘,有目的、有意識地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細節,隨時隨“材”都可以進行估算訓練。
如學生在高年學習購物策略時,“媽媽到超市購物,帶了100元,她帶的錢夠嗎?
如果我們上來就進行計算,是不是就缺少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估算。如果我們分三個層次展開,相信效果會好很多。
1.估一估。大概需要多少錢?
2.算一算。實際需要多少錢。
3.比一比。比較估算錢數與實際錢數之間的差額,明確誤差大小,思考估算好處。
這樣的教學,不但填補了以往教學的空白,還有機地訓練了學生的估算技能。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形成良好的估算習慣。
三.重視估算能力與其他思維能力的結合
1. 估算與直覺思維能力
由于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在他們解題過程中常常出現一些直覺思維的苗子,教師要善于誘導和鼓勵。如學習了體積單位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教室有多大?一個粉筆盒占的空間,一個電視柜的體積等等內容,憑借直觀感知進行估算。
2 .估算與靈活的思維能力
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面進行分析思考,善于根據條件與問題的變化而轉變思路與方法。例如比較
和
的大小,按照一般的方法先通分才能比大小,但是根據讓這兩個分數與
比較的方法進行估算更為簡便。經常進行這樣的訓練,學生的思維就會越來越靈活。
3. 估算與分析綜合能力
通過有關估算及其應用的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選擇合適的估算途徑和方法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分析綜合的能力。
剛才提到的“東湖小區的用電問題”中,如果把第二句的已知條件改為“去年比今年增加了
,這樣就會變成另外的一道題,這里我個人認為,應該把兩題進行對比,綜合分析比較兩者的不同,找出相應的估算策略,為精確計算鋪好道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中,教師只有將有關估算的內容,適時、適量地穿插在各個階段的計算教學中;并與口算和簡算有機地結合,才能引導學生靈活地運用估算方法進行估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
參考文獻
[1]施勤 《小學數學課堂的55個細節》 第069451號 ???四川出版集團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
[2]朱蘇偉 ?《小學數學教育》 ?中國教育學會數學專業委員會會刊 ??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