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亞沖
摘要:森林火災對森林資源危害性極大,有著較強的突發性,撲救難度較大,森林火災一旦發生,眾多林木就會因此化為烏有,給林場建設以及國家經濟帶來損失。所以,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從現階段國營林場森林防火存在的問題著手,就如何加強森林防火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國營林場;森林防火;火源管理;應急預案
1 現階段國營林場森林防火存在的問題分析
1.1火源管理與控制難度較大
在國營林場中,森林覆蓋率往往比較高,可燃物載量高,如果遇到高火險天氣,出現森林大火的可能性比較大,一定火災發生,撲救的難度比較大,火勢蔓延迅速,易出現飛火、沖火,甚至還會出現多個火頭。同時,林區雜草與灌木叢生,一旦進入秋冬季節,草木干枯,導致可燃物增加,容易引起森林火災。此外,群眾還有燒田邊地坎的耕作習慣,加上村民燒香祭祖、燃燭放鞭等行為,導致火災隱患明顯增加,給野外火源管理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難度。
1.2政府投入不足,防火隊伍建設水平較低
防火隊伍的人員、撲救技能、設施直接關系到防火撲救能力的高低。國營林場防火隊伍建設需要獲得人員、技能和裝備的支持。而就目前而言,政府在國營林場防火隊伍建設方面投入不足,主要體現在:第一,林區消防通道建設水平較低,道路坡度大,條件設置差,致使交通閉塞行車困難。正是由于道路不通暢,導致火災發生時,撲火隊伍無法在第一時間內到達火災現場,耽誤了寶貴的救火時間。第二,山區通訊條件差。無論是動態指揮,還是遙相呼應,都存在較大難度,撲火隊伍之間無法形成有效合力。第三,專業撲救能力有待提高。在很多地區,不注重撲火隊伍和應急救援隊伍建設,人員編制不足,加上撲火訓練缺乏,撲火裝備配備不足,導致森林火災撲救工作局面被動。
1.3宣傳力度需提升,群眾防火意識不足
在日常工作過程中,上至政府機關人員,下至人民群眾,都普遍缺乏森林防火意識,大多存有僥幸心理。究其原因,是因為政府部門不注重森林防火宣傳,群眾往往認為森林防火是政府的責任,自身防火意識薄弱,之所以防范不到位:第一,宣傳教育力度不足,宣傳工作流于形式,不夠深入到位,無法從根本上提升群眾的森林防火意識。第二,火災預測難度大,火情發現能力不足。森林火災具有較強的突發性,容易蔓延,牽涉范圍廣泛,難以處置,火災發生時無法預測,無法及時預防森林火災。
1.4森林防火難度大
一方面,林區范圍較廣,分散性較強,和鄉村、農地和其他用地相互交錯。特別是節假日期間,鞭炮燃放頻繁,群眾從事迷信活動用火增加,使得森林防火隱患明顯增加。另一方面,隨著旅游資源相繼得到開發,眾多林區已逐漸發展成旅游去,森林內游客數量逐年攀升,亂扔煙頭等現象日漸增加,使森林防火工作面臨嚴峻挑戰。
2 國營林場加強森林防火的對策與建議
2.1 強化森林防火宣傳,增強群眾火災防范意識
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僅靠林業主管部門往往很難實現,還需要獲得廣大群眾的支持與配合。所以,對于林業主管部門來說,應將森林防火宣傳教育工作擺在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位置,既要提高各級干部的思想認識,又要確保廣大群眾防火意識得到增強。可以通過拉橫幅、張貼標語、召開森防會議、舉辦“宣傳月”等活動,還可以在公路兩側、進山路口制定固定宣傳牌,同時,還可以利用各種現代通訊手段,如短信、微信公眾號、互聯網等進行防火宣傳,此外,還可以利用防火宣傳車大力宣傳《森林法》、《森林防火條例》等法律法規,禁火期間內不得張貼禁火令,深入農村群眾中間進行宣傳,確保家喻戶曉,從而提升群眾森林防火意識。
2.2 嚴格管控野外火源,做好火災預防工作
第一,加大巡山力度。重視護林員隊伍建設與管理,由護林辦制定護林員管理辦法,定期組織護林員巡山監督考核。特別地,在野外生產性用火高峰期時,護林辦和保護站人員都應進入山場加強巡查,如果發現隱患,應當及時排除,并及時將現場火情報告給防火指揮部,并組織人員進行撲救。第二,嚴格管控火源。針對非生產性用火,應當加強管控,尤其是燒香上墳、迷信用火、孩童玩火,在用火高峰期,還要進行安全祭祀用火宣傳,以免出現失火現象。如果用火當事人拒不聽巡山人員勸說,可匯報給森林派出所處理。第三,加強督促檢查。林場領導應當及時組織人員檢查轄區防火措施,檢查責任制落實是否到位、火災隱患是否及時排除,宣傳教育工作、人員隊伍建設、內部制度建設、防火檔案以及物資準備等是否齊全。檢查過程中,如若發現防火工作落實不充分、制度不完善,都應及時進行通報,并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2.3 加強森防隊伍建設
要想提高森林防火工作水平,首當其沖的就是要加強森林防火指揮部建設,對指揮部工作人員進行調整與充實,使指揮部所有人員都能得到合理化配置。為了建立一支精明強干的森林防火隊伍。
首先,提高思想認識。組織相關領導干部參加培訓,讓其充分認識到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作用與意義,并就森林火災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經濟發展的危害進行教育,增強其工作責任感與緊迫感,提高其工作能力,這樣在工作過程中才能更加主動。其次,強化業務培訓。定期開辦培訓班,為森防工作人員講授防火撲救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要在實戰演練過程中提高其防火應急能力,這樣在火災實際發生時,能夠及時響應,降低火災造成的損失。再次,構建共建聯防機制。積極尋求與周邊林業單位及林農的合作,努力做好場村、場社護林聯防工作,構建警民聯防機制,這樣,就可以將森林防火工作轉化為社會共同事業。
2.4 合理制訂應急預案
第一,嚴格值班值守。進入森林高火險預警期后,就要實行24小時值班機制,并采取領導帶班的制度,堅決執行火警火災報告制度,保證信息暢通。加強撲火隊伍管理,不得在禁火期以及值班期間請假,如確需請假,當班人員必須找人替崗,還要獲得帶班領導審批后,才準許告假。
第二,構建快速應急反應機制。在森林高火險預警期,撲火隊伍應當24小時確保通信暢通,隨時整裝待命,保持臨戰戒備狀態,這樣,能夠在發現火情的第一時間內按照森林防火應急預案快速出擊,及時撲滅火情,避免火災蔓延。
3 結束語
總之,森林火災具有難以預測性、突發性較強、對森林資源危害性極大。同時,近年來全球氣溫不斷升高,森林火災隱患逐漸加大,有關部門應當給予足夠重要,明確當前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問題,采取科學有效地對策,加強火災防范,增強群眾森林防火意識,進而促進森林防火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杜向陽.淺析大虎嶺林場森林防火通道的建設與成效[J].河南林業科技,2017(1):49-51.
[2]但召成.國營林場森林防火工作和火災撲救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7(14):168-168.
[3]李和之.森林防火工作存在問題及林業技術措施的應用策略[J].農技服務,2017(9):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