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峰源
摘要:隨著大數據的誕生,大數據為各行各業的發展創造了便利條件。大數據可以為金融學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對于金融的發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金融大數據應用已經成為金融行業熱點趨勢,在交易欺詐識別、信貸風險評估、股市行情預測、保險等多領域的具體業務中,得到廣泛應用。毫無疑問,金融大數據擁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信息技術;金融運用;高中生視角
前言
對于高中生而言,雖然平時學習任務繁重,但是還是可以通過手機端的APP來了解和學習一些金融與大數據資訊的。隨著互聯網和手機的普及,各種app,如支付寶、京東金融等app客戶端進入我們高中生的生活。手機的便利性為我們高中生了解天下大事提供了方便,但是同時也有一些負面的信息會對對高中生的身心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我認為,我們高中生應該選擇性地網絡來學習金融與大數據的知識。比如,可以使用瀏覽器學習一些理財知識和技能。這樣,我們在緊張學習之余,可以緩解一下學習上的壓力,同時也使自己的知識視野得到拓展。比如,還可以通過手機刷微博在網上了解一些金融理財方面的知識,通過手機或者電腦端觀看金融財經類節目《財經天下》、《吳曉波頻道》、《經濟半小時》等等。通過金融理財知識的了解,把握國家相關政策,通過這些知識的積累,為以后大數據、金融理財知識的學習做鋪墊。
大數據金融方面的知識是包羅萬象的。不僅包括財富管理,還包括財富投資等等多方面的內容。對于財富投資這部分,因為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對于我們高中生而言,畢竟可利用的資金較少,是不適合進行較多的財富投資的。但是,我們高中生了解一些大數據或金融的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我們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們不僅要了解這方面的知識,還需要了解如何將這些知識很好地應用到我們自己以后的金融理財中去。對于我們高中生而言,可以閱讀一些淺顯的理財書籍,對于高深莫測的專業知識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去接觸,因為這樣可能會使我們失去學習金融大數據方面知識的信心和樂趣。對于紙質類書籍,我們可以讀一些比較基礎性的報刊或雜志。《商界》《財經》《第一財經周刊》等等都是很不錯的報刊雜志。我通過學習大數據和金融,對此進行了相關思考如下:
1.大數據分析
所謂的大數據,就是指數據處理技術,它是互聯網時代發展而來的。通過互聯網查閱相關資料,可知大數據不僅具有真實性強的特點,而且信息量特別大,運行速度很快。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升級,大數據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從而得到了大數據思維。在大數據時代,通過合理地使用大數據思維,可以使人的思維方式被改變,從而使人們的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都得到提高,這對于社會的發展是有推動作用的。在解決金融中數據量龐大的問題時候,經常會使用到大數據這個工具來處理。通過大數據建立模型,可以解決很多金融難題。另外,隨著近年來超級計算機的應用,數據收集與分析的處理速度加快,為解決大數據問題提供了便利。
2.金融大數據的作用分析
金融大數據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與其正確的市場定位是有很大的關系的。只有在市場定位明確的前提下,各種市場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才會得到提高。特別是對于變化莫測的市場環境而言,一個明確的市場定位與大數據的支持是分不開的,所以,正是因為大數據的深度夠深、廣度夠廣,才能使大數據面對金融行業市場特征、消費者需求等多個影響因素的情況下,還能夠通過構建大數據的數學模型,從而為市場定位策略提供決策參考。
通過大數據,金融機構可以把各類客戶進行細分,通過對客戶數據的分類整理,從而達到更為精準的營銷目的。比如,通過大數據工具對金融客戶的消費時間周期、偏好、購買產品的種類、交易金額等多種數據進行分析,從而為金融客戶推出適合他們的產品或服務。通過大數據,還能夠對金融跟客戶的興趣特征進行分析,對消費特點進行分析,從而建立一個行為預測或分析的模型,方便進一步做好營銷。這樣,還能夠增加新老客戶的粘度和忠誠度,何樂而不為呢?
另外,對于金融機構,風險控制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輔助有關技術手段,實現數據的整合。建立風險評估模型和信用評價模型,最終使金融機構能夠快速地挖掘大數據背后的風險,認清風險的規律性,從而提高風險控制能力。
對于金融機構而言,通過大數據技術等創新可以實現進一步的發展。大數據奠定了金融創新的基礎。金融機構在使用大數據相關技術之后,可以對市場交易模式進一步識別和分析,從而幫助決策人員實現更為準確的策略的制定。對于市場信息進行分析與綜合,從而把握市場的敏感度,制定出合理的經營策略,這一切都需要大數據的支持。
3.金融大數據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金融大數據是一把“雙刃劍”。大數據在推動金融行業發展的同時,也為金融行業帶來了一些問題。當前,我國對于金融大數據出臺的法律法規非常少,即使有,法律的監管也存在較大的問題。對于這方面,有明確職能的監管機構少之又少,而且在監管的過程中存在權力和職責不明確的問題。由于監管上的不足,導致了金融大數據的應用和管理存在較大的漏洞。
在共享經濟的時代,數據共享是金融在逐漸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基本要求。然而,金融大數據的共享存在三個比較突出的問題。首先是金融機構主觀上不樂意進行數據資源的分享。當然,金融機構這樣做是無可厚非的,因為金融機構的數據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基礎,很多數據是商業機密,不進行共享是可以理解的。其次對數據共享的法律不完善不具體,對于那些數據可以公開,那些數據必須保密沒有詳細的規定。再次就是數據共享的平臺缺乏,導致共享的途徑不流暢。正是因為金融大數據的共享問題難以解決,所以金融大數據的應用難以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對于金融大數據的標準,因為內容比較廣泛,所以要實現標準化難度也是非常大的。當前,我國金融大數據在應用方面沒有通用的標準,一些相關術語也沒有統一的描述,標準與標準之間的融合存在問題。不僅如此,金融大數據會使個人和商業隱私數據的保護問題難以避免。隨著大數據的開放和共享,如何對個人隱私的數據進行保護,這又將成為金融業務進一步發展過程中的阻礙。
4.解決互聯網金融大數據問題的對策思考
首先,做好對金融大數據應用的監管非常重要。對于監管體系,國家需要出臺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規,并且需要建立合理的組織機構,對于各個部門的職責也必須做到權責分明。并且,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和方法,實現金融大數據應用的監管。
其次,金融大數據體系的建立可以參考國際上發達國家的一些標準,內容需要覆蓋到金融大數據應用的各個環節。對于標準之間,做到互相聯系和約束,形成更加完善的系統。對于這個系統,需要具有開放性特點,在不斷深入發展和優化的過程中,促進金融大數據的發展更加規范化。
再次,大數據時代下參與方隱私數據保護的立法缺失是互聯網金融大數據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解決好這個問題,使金融領域穩定發展,必須根據我國的國情來制定完善的隱私數據法律。
5.小結
綜上可知,金融業發展長久和穩定發展,離不開大數據思維的支持。對于金融行業而言,必須在技術方面、管理方面、人才方面等加強相關工作,才能真正使金融行業實現更好的發展。對于我們高中生而言可以利用互聯網學習一些金融大數據相關的知識,從而為以后從事金融投資理財行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唐方杰. 大數據金融漸行漸進[J]. 銀行家,2014(3).
[2]林巍,王祥兵. 大數據金融:機遇、挑戰和策略[J]. 財會學習,2016(3):140-142.
[3]王立舵. 淺談理財產品受大數據金融的影響[J]. 納稅,2017(15):89-90.
[4]林薇,王祥兵.大數據金融的發展瓶頸及對策研究[J].金融市場,2017(1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