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直觀形象地展示教材內容,將復雜的教材知識簡單化,降低了學生學習初中語文的難度,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語文教學時存在一定的誤區,本文將對此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應對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多媒體教學;誤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3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41-0056-02
引言
初中語文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漢語的理解,同時能夠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國家和社會對語文教學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圖片以及視頻等方式,增強了教學趣味性,能夠豐富初中語文的內容,有助于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開展多媒體教學雖然具有明顯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倘若不提高對其重視程度,就會產生諸多問題,影響語文教學質量。
一、實施多媒體教學方案能夠豐富初中語文教學的形式
為了滿足學生學習的實際需求,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對教學理念進行創新和改革,提高整體教學質量。目前,大部分學校普及了多媒體教學技術,但有些語文教師直接下載使用教學課件,忽略了學生的差異性,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一些教師設計不夠合理,導致初中語文教學內容缺乏創新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只注重多媒體教學的形式,不能發揮其優勢,多媒體教學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將對初中語文教學效果產生不良的影響。現如今,多媒體教學方式呈多樣化發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多媒體技術能夠通過圖畫、視頻、音頻等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直觀地學習初中語文教學內容,降低教學中重點內容的難度,促使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課程。
二、實施多媒體教學方案能夠整合初中語文教材內容
現如今,城市和農村的經濟差異性較大,其教學水平也不一致。從目前情況來看,廣大農村地區受到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影響,多媒體教學設施不足。在教育發展的過程中,農村地區資金短缺比較嚴重,導致一些學校缺乏多媒體設備。因此,部分地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仍然使用傳統教學方法,也就是板書。板書教學方式雖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學生在學習時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從而導致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學習積極性較差。板書教學方式也會消耗教師的大量時間,對教學效率有一定的影響。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夠提高初中教師的信息處理能力,能夠對教學素材進行再加工和改進。
例如,在教學《秋天的懷念》一課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讓學生了解文章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并從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方面描寫體會人物形象,充分發揮網絡資源的優勢,將課文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有助于提高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結合教材內容,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拓展其視野,有助于更好地開展教學。除此之外,實施多媒體教學方案,能夠簡化教學環節,節約教師的課堂時間,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技術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其優勢,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農村地區的教學質量。
三、正確把握多媒體使用頻率
多媒體教學方式具有直觀性和趣味性,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的應用范圍比較廣,一些教師在教學中使用頻率較高,長此以往,教師和學生對多媒體產生了很大的依賴性,教師時常出現主次混亂的現象,忽略了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內容。實施多媒體教學方案具有明顯的優勢,教師應該將多媒體教學方式作為輔助教學工具,不可完全替代教師進行授課。教師應將板書和多媒體緊密結合,互相滲透,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從而發揮初中語文的教學優勢。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可過多地使用多媒體教學,應該對其使用頻率進行控制,將多媒體教學作為輔助教學工具,以取得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教師應該牢牢將教學主線把握在自己手中,再利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便于拓寬學生視野,活躍學生思維。教學不能按照固定的教學方法,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靈活地使用多媒體,調動學生的語文思維,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1]。
例如,在教學《蘇州園林》一課時,教師可以對相關背景資料進行收集,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蘇州園林的作品,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習新的知識。實施多媒體教學方式,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使語文教學質量達到預期目標。教師應將多媒體教學方案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學習語文夯實基礎,從而實現快樂語文的教學理念。實施多媒體教學方案的前提是完善教學設施,學校應購買先進的教學設備,保證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從而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效率。
四、將學習語文知識作為多媒體使用目的
在初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不是所有課程都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教師倘若一味實施多媒體教學方式,會導致教師教學能力降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離開多媒體就表現得無從下手的現象,降低了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此外,大量使用多媒體,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不利于學生積極思考。語文課程是一門舉一反三的學科,學生應該動腦思考。教師過多地使用多媒體就會影響學生思考,在課堂中出現喧賓奪主的現象。教師過多使用多媒體教學方案,導致學生的聯想能力較差,不利于語文課程的學習。在實施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其對語文課程的重視程度,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時,應該以學生為核心,幫助學生掌握初中語文知識。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是多媒體的優勢,但教師也應該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相結合,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提高教學效率。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掌握。
例如,在教學《黃鶴樓》一課時,教師應將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的手段,控制多媒體的使用頻率,引導學生學習唐詩知識,通過透徹地理解文章內容,充分呈現詩歌的意象。教師也可播放相應的音樂,讓學生品讀唐詩的魅力,從而感受唐詩的魅力,對作者的抒情方式進行充分了解。
結語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具有升華內涵、提高學生鑒賞能力的效果,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合理借助多媒體的多種功能來展示和講解語文知識,使學生感受多媒體教學的樂趣,進而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劉麗萍.初中語文多媒體教學的誤區及應對策略[J].才智,2016(18):38.
作者簡介:徐章璐(1992.8—),女,江蘇鹽城人,本科學歷,中學二級教師,長期從事中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