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工業生產的過程中,企業廠界噪聲在所難免。為了降低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和危害,要采取有效的噪聲監測措施,保障噪聲監測質量。噪聲監測通常包括工況測量、聲值扣除、測點位置明確、測量記錄等多個方面,通過對檢測數據的總結和分析,獲取更有效的噪聲控制措施,本文主要就如何做好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檢測質量進行了相關的闡述和分析。
關鍵詞:工業企業;廠界噪音;檢測質量
中圖分類號:X83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11-0-02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 noise of the enterprise boundary is inevitabl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mpact and harm of noise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effective noise monitoring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noise monitoring. Noise monitoring usually includes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working condition measurement, sound value deduction, clear measurement point location, measurement record, etc. Through the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the test data, more effective noise control measures are obtained. The quality of the boundary noise detection has been expounded and analyzed.
Keywords:Industrial enterprise;Plant boundary noise;Detection quality
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發聲體在無規則振動下發出的聲音即噪音。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影響人們休息、學習或干擾人們正常收音的聲音都可以視作噪音。目前來看,我國工業噪聲比較嚴重,且其具有分散、復雜等特點,會嚴重影響人民的正常生活、學習與工作,甚至會危害人體健康。為了減少工業企業廠界噪聲帶來的危害,做好噪聲監測工作十分重要,該工作可以解決噪聲污染治理、污染糾紛、環境保護驗收等問題,對我國環保事業的進步和發展有很強的促進作用。
1 保障工業企業廠界噪聲監測質量的基礎工作
1.1 合理安排監測人員
要保障噪聲監測的整體質量和水平,就要組建一個高效、高質量的監測團隊,確保監測人員具有專業的監測能力和豐富的經驗。首先,監測人員要對相關的監測程序有所了解;其次,每個監測點安排的監測人員不少于2名;最后,要保障監測人員持崗上證,做好培訓教育工作,明確合同內容,避免糾紛問題。此外,實際監測的過程中,要避免利益關系人參與工作。
1.2 合理選用噪聲監測儀
在噪聲監測的過程中,要嚴格遵照國家發布的標準規范開展監測工作,如《聲環境質量標準》《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等等。根據規范要求選擇恰當的檢測儀器十分重要,在實際選擇時,可以遵循以下原則:首先,監測聲級計的儀器精度不低于Ⅱ級,監測范圍符合應用要求。如果測量噪音不超過35dB,可以選用Ⅰ級測試儀。如果需要進行頻譜分析,則要選擇性能符合(GB/T 3241)對濾波器要求的測試儀。其次,做好儀器校準,靈敏度誤差不超過0.5dB(A)。要定期進行聲級計的校驗,確保該儀器在使用時沒有超過使用限期。最后,做好監測儀器的日常保養工作,保障使用時儀器具有準確靈敏的特性。[1]
不同等級的聲級計要采用相應等級的校準儀校準,確保校準的精確性。要定期進行校準儀的檢測調整,避免過期使用。
2 保障工業企業廠界噪聲現場監測質量的措施方法
2.1 氣象要求和測量工況
在測試之前不僅要做好儀器校準,還要攜帶風速儀。由于氣象條件會對噪聲測試結果造成一定干擾,所以要盡可能選擇晴朗無風的天氣進行噪聲檢測。在噪聲監測之前要先進行風速的測量,確保風速不超過5m/s,同時安裝防風罩。通常情況下,采用“F”快檔即可。此外,要合理掌控天氣變化情況,避免突發天氣狀況影響檢測準確性。[2]
測量工況也會對監測結果造成影響,所以要盡可能在工廠正常生產的狀態下測量,確保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并在記錄表中詳細標注測量工況,增加數據可信度。
2.2 監測調查和監測點位置
在監測點位置選擇時,要先掌握廠區平面圖,根據實際環境情況進行點位布置。可以采用等間隔布點的方式,點與點之間的聲級差距要控制在3dB范圍內。也可以采用等聲級布點的方式,聲級間隔控制在3~5dB區間范圍內,同時設置邊界測點和敏感區域監測點,并繪制示意圖。通常,如果進行戶外測量,測點的位置可以選在距離廠界1m的位置,監測點的高度不能低于1.2m,且其與各個反射物的距離都要大于1m。監測點設置在高層建筑上可以擴大監測范圍;如果測量噪聲敏感建筑的戶外噪聲,要在與建筑墻壁、窗戶水平距離超過1m、地面高度超過1.2m的位置設置監測點;如果在敏感建筑室內監測,則監測點與墻壁等反射面的距離不少于1.0m,與窗戶保持1.5m的距離,與地面的距離保持在1.2~1.5m高度范圍內。
如果廠界帶有圍墻同時還附有敏感建筑,測點應該在距離廠界1m、高于圍墻0.5m的位置;如果廠界測量不到聲源,例如聲源位置過高等。測點的位置應該在距離廠界1m、高度超過1.2m、反射距離大于1m、敏感建筑戶外1m的位置;如果測量室內噪音,室內測點與內部反射面距離不能低于0.5m、高度為1.2m,同時開啟聲源方向的窗戶,然后進行測量;如果有固定的噪聲聲源設備不斷向敏感建筑傳聲,則在噪聲測量時,測點與反射點距離不少于0.5m、具地面和外窗分別不少于1.2m和1m,要關閉窗戶再進行測量。如果測量房間內存在其他聲源干擾測量,要將這些聲源關閉或阻斷。如電視、擺鐘、空調等。
在測點布置時,首先要進行詳細的實地考察,了解聲源分布位置,并在距離聲源較近的廠界內設置測點,同時在噪聲聲源影響最大的位置布置測點;其次,廠界周邊布點應具有代表性,主要篩選嚴重擾民、聲音等級較高的點位;再次,在對敏感點影響最大的位置布置測試點;最后,根據噪聲的影響程度布設敏感點、監測點,盡可能設在臨近廠界和有明顯影響的位置。如果廠界與住宅區連接,則監測點應該設置在室中央,同時打開接收聲源方向的窗子,與標準評價標準相比,應該再低10dB。
2.3 背景噪聲和人為噪聲
背景噪聲指被測量噪聲源以外的聲源發出的環境噪聲的總和。該噪聲在環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可以測量出等級聲級,且在聲源測量時同時測量。在實際測量時,如果被測量的聲源沒有工作,則可以在法定廠界超過1m的位置對噪聲值進行測量;如果聲源在持續工作,根據情況就近選擇測點,盡可能選擇受聲源影響較小的測點,注意聲源周圍的環境與測點環境相同,從而獲取參考點位的背景噪聲。通常,每次噪聲測量都需要先對背景噪聲進行測量,從而保障監測質量。根據相關的規范要求,背景噪聲聲值與測量聲值小于10dB,應對測量值進行修正[3]。
人為噪聲即在廠界噪聲監測時,周圍群眾發出的聲音,人為噪聲會導致測量結果升高,影響測量準確性。如果遇到此類情況,要勸離周圍群眾,現場只留專業的監測人員。測量時,工作人員要盡可能不發出聲音,走動時要控制腳步聲音,使用儀器也要輕拿輕放,尤其在點擊啟動按鍵時,要避免電脈沖增加測量瞬時值,盡可能不要在測量的過程中操作儀器。
2.4 監測時間和測量記錄
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監測中分為穩態噪聲與非穩態噪聲。所謂穩態噪聲,就是在測量時間內,聲源聲級沒有出現超過±3dB的變化,測量時間為1min,聲級為等效A聲級;非穩態噪聲就是在時間范圍內,聲源聲級變化超過3dB。測量時間要選在該聲源發聲具有代表性的時間段,測量時間為5~10min,如果有必要,可以對聲源工作全過程的等級聲效進行測量。如果夜晚頻繁或偶爾出現噪聲,需要對噪聲的最大聲級進行測量。
測量結束之后,要詳細記錄測量結果,并將結果填寫在相應的記錄表格之中,要確保記錄的準確性、真實性和清晰性,不能隨意更改測量結果,且在監測點示意圖紙中詳細區分廠區監測點、廠界監測點、敏感點,標注生產時間、噪聲運行時間等內容,便于查看和參考。此外,要保障監測數據的準確性,還要對數據進行審核,采用三級審核制度,由監測人、校核人、審核人分別進行數據的校對和審核,詳細檢查記錄表格的記錄內容是否準確具體,還要檢查授權簽字人是否簽名,確保監測的有效性。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工業企業廠界噪聲監測的過程中,為了確保監測數據的準確性,要對影響監測的各項因素加以控制,并在監測結束后進行詳細的記錄,為噪聲污染治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周廣增.工業企業廠界噪聲監測探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7(1).
[2]鄒康,曹燕燕,盧守舟.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監測的探討[J].綠色環保建材,2018(07).
[3]崔鳳,熊桂洪.環境噪聲監測常見問題及對策研究[J].環境與發展,2017(8).
收稿日期:2019-07-12
作者簡介:趙小豐(1973-),男,漢族,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噪聲、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