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春娜 弓澤業
摘要:本文總結了輻射環境監測的內容和其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地位,從建立健全輻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提升輻射環境監測能力、加快標準評估、構建合理的評價體系四方面,論述了輻射環境監測在輻射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
關鍵詞:輻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X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11-0-01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tent of radia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its status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radiation environment monitoring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mproving the radiation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apability, accelerating the standard evaluation, and constructing a reasonable evaluation system, the radiation environment is discussed. Monitoring applications in radiati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Keywords:Radia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Quality management;Evaluation system
輻射環境保護工作主要包括輻射環境監測、輻射環境監管等內容,這些內容即存在相互依賴關系,同時也具備相互制約的特點。站在整個輻射環境影響評價角度來說,人們可以借助于環境監測,對理論研究之中需要的理論數據進行獲取。從這里也可以看出,輻射環境監測在具體輻射環境影響評價中具有重要作用。
1 輻射環境監測的內容和地位
1.1 輻射環境監測的內容
1.1.1 調查階段輻射環境監測內容
在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開展之前,工作人員需要開展一系列調查工作,并根據項目產生的輻射水平對環境的影響情況,來確定監測范圍和監測項目,讓監測方案更具合理性。除此之外,在具體輻射環境監測方案制定過程中,應該將以下幾方面原則內容體現出來:第一,滿足整個項目的監測要求的同時,要考慮經濟和適用性。第二,監測方案的制定,相關工作人員應站在統籌角度進行分析,決不能出現顧此失彼問題。第三,工作人員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及時應對監測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由于環境的監測具備很強的專業性特點,除了要合理確定監測范圍和監測項目外,為了盡可能獲取較為全面的數據,工作人員還需要合理安排輻射監測線路。第四,具體監測流程應按照之前規劃好的監測方案執行,讓輻射環境變化可以通過監測工作反應出來,強化其監測質量。
1.1.2 竣工階段輻射環境監測內容
項目竣工階段的輻射環境監測,主要的監測內容集中在輻射防護設施防護效果和項目周圍環境質量現狀監測等。而且在該階段監測工作執行上,應嚴格按照事先規定好的方案來進行,這也是整個輻射環境監測質量和效果的有效展示[1]。
1.2 輻射環境監測的作用和地位
在整個輻射環境監測工作開展過程中,能夠應用到的技術手段有很多,目前輻射環境監測可以實現對環境空氣中的輻射水平進行實時監測,可以對天然和人工的放射性核素做到定性和定量分析。截止到目前,輻射環境監測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特點:第一,數據是輻射環境監測的有效核心和基礎,輻射環境監測所獲取到的數據可以為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提供科學依據。第二,輻射環境影響評價,主要是針對各種輻射實踐的正當性進行評估,明確出具體的輻射因子,對環境的影響和存在風險的程度,提出有效的輻射防護措施的同時,制定項目實施后的輻射監測計劃。
2 輻射環境監測在輻射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
輻射環境監測工作在整個輻射影響評價過程中具備十分重要的作用,現如今,我國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此時,環境監測作用也能得到全面發揮。為了將該項技術更好的應用于輻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2.1 建立健全輻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
相關工作部門和工作人員進一步提升對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重視程度,首先要確保輻射環境監測工作的規范化開展,另外,質量管理體系的完善也顯得十分重要,這也是確保輻射環境監測數據準確性的重要依托。管理體系的程序文件要涉及采樣、樣品運輸、交接、樣品保存、監測、實驗室分析等各個環節,具體到《采樣程序》《樣品管理程序》《現場監測管理程序》等程序內容,確保整個監測過程都有據可依,強化監測過程的監督管理,維護輻射環境監測質量不會受到任何影響[2]。
2.2 提升輻射環境監測能力
在實際輻射環境監測工作開展過程中,人員業務水平和儀器設備的性能將對監測質量產生嚴重影響。為此,相關部門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開展監測人員培訓工作,確保其監測業務水平得到提升,促使其可以更好的參與到監測工作之中,保證工作成效。另外,各個部門還應引進一些先進的環境監測儀器設備,提高監測能力同時,促進監測質量提升。整體來看,提高人員水平和設備性能是提升輻射環境監測能力的基礎。
2.3 加快標準評估
站在評估工作角度來說,不斷完善輻射環境監測標準評估機制很有必要。工作人員應按照輻射環境管理法律法規,以及最新監測數據,及時對現行標準中年代相對久遠的標準,重新開展評估工作,讓監測方法能在科技發展的引領下,與時俱進。不僅如此,管理人員還可以將該項工作納入到環境保護標準年度規劃工作之中,實現對現行技術標準的全面優化,針對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讓監測方法更加現代化,監測結果更具代表性。最后,環保部門應強化與其他相關部門的交流合作,引進更多的環境監測技術,關注國際輻射環境監測工作動態,實現與國際相接軌,這也是促進我國該項工作發展和進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2.4 構建合理的評價體系
在具體輻射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主要涉及到的影響評價內容有影響范圍、工程分析和環境預測等。總的來說,當輻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開展之后,人們需要將注意力轉移到輻射環境監測數據分析上,對其環境質量影響進行全面評估,并以此為基礎制定改進措施,這也是跟蹤評價工作開展的主體形式。一般情況下,該種評價體系的制定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其中一項為輻射環境的預測評價,借助于分析和評價預測,將環境受到的輻射影響展示出來,并根據實際情況給出解決建議。另一項為輻射環境跟蹤評價。當項目工作開始之后,人們可以對環境的輻射影響結果進行跟蹤性評價,如果發現跟蹤評價結果和預測輻射結果之間存在不同,而且偏差較大,工作人員同樣需要在第一時間內進行改進,確保工作效率。當所有工作結束之后,便是輻射環境的回顧性評價環節,通過數據來證明輻射環境監測工作開展的可行性[3]。
3 總結
綜上所述,從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可以看出,環境問題成為了當下人們研究的重點內容之一。因此,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強化對輻射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力度,獲得更多準確度較高的監測數據,為輻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開展創造有利條件,并通過監測數據分析,制定合理的輻射環境保護策略,避免環境輻射污染問題。
參考文獻
[1]潘斌全.新農村建設中輻射環境影響評價中的輻射環境監測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9(02):219.
[2]卞兆娥,鄭婷,劉東曉.輻射環境監測在輻射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探討[J].科技風,2019(01):124+130.
[3]周一波.輻射環境監測在輻射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探討[J].綠色科技,2018(18):134-135.
收稿日期:2019-07-12
作者簡介:刁春娜(1980-),女,漢族,碩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輻射環境監測及實驗室質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