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用地土壤監測,是確保土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舉措,是踐行生態文明建設,保障農用地土壤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立足農用地土壤監測程序,從采樣、制樣、監測等環節,闡述了土壤監測質量控制措施,并由此論述了農用地土壤監測中的重點,為農用地土壤監測工作的科學開展提供有力依據。
關鍵詞:農用地;土壤監測;質量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X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12-0-02
Abstract:Soil monitoring for agricultural land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ensure the protection of 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nd it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implemen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ensuring the safety of agricultural land soil. Based on agricultural land soil monitoring procedures,this paper expounds the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of soil monitoring from sampling, sample preparation,monitoring and other links,and then discusses the key points of soil monitoring in agricultural land,and provides a powerful tool for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soil monitoring in accordance with.
Key words:Agricultural land;Soil monitoring;Quality control;Measures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之下,農用地土壤監測,是確保土壤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保障農用地綜合規劃利用的重要保障。農用地土壤監測是一個系統過程,從樣品采集到實驗室檢測,要求建立完善的監測控制程序,確保農用地土壤監測質量,為農用地土壤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創立良好的環境條件。本文立足農用地土壤監測程序,從各環節的質量控制要素出發,就如何確保農用地土壤監測質量,做了如下具體闡述。
1 農用地土壤監測采樣與制樣環節
在采樣與制樣的環節中,應做好樣品采集中的質量控制,嚴格樣品采集標準規范,確保制樣環節的質量控制。在樣品采樣及制樣環節,涉及到諸多的質控要素。而且樣品采集直接關系到樣品監測分析的準確性及有效性。因此,要在農用地土壤監測程序中,強化對采樣與制樣環節質量控制。
1.1 樣品采集
樣品采集應嚴格遵循操作規范,對所采集農用地土壤信息要具體了解,做好選擇采樣時期、采樣地塊確定、采集樣品及拍照與信息登記、掌握采集樣品數量、采樣樣品包裝等工作。(1)選擇采樣時期。應避免在剛剛施肥和噴施農藥的農用地采集土壤樣品。(2)采樣地塊確定。在采樣過程中,地塊的選擇尤為重要,應基于監測需求,確定調查區域范圍在允許范圍內(與目標點位移距離一般不超過30m),人為干擾較大的陡坡地、低洼積水地、住宅、道路、溝渠以及糞堆附近等處不具代表性,不宜為采樣點,合理布置采樣地塊。(3)采集樣品及拍照與信息登記。做好采集樣品是農用地土壤監測分析的重要基礎。采集樣品及拍照按規范操作。在采集樣品過程中,進行詳細的采樣地塊調查,認真填好信息登記表。(4)掌握采集樣品數量。農用地土壤無機項目測試樣品一般采樣量為不少于2000g,農用地土壤有機污染物項目測試樣品一般為250g。(5)采樣樣品包裝。用于測試無機項目的農用地土壤樣品,采樣取土后,將農用地土壤樣品先裝入塑料袋,然后再套上布袋。對于有機污染物測試項目的農用地土壤樣品,須裝滿棕色密封樣品玻璃瓶(帶有聚四氟乙烯襯墊的棕色螺口玻璃瓶或廣口磨口棕色玻璃瓶)。
1.2 樣品流轉
在樣品流轉的過程,涉及到運輸、交接保存。其中,在運輸環節,要做好防護措施,避免光線、溫度、濕度等因素對樣品質量形成影響。在交接環節,要做好樣品清點,并對相關內容做好交接簽字。保存是影響樣品質量的重要環節。需要針對樣品性質,合理控制保存環境。例如,對于易揮發樣品,應在4℃以下避光保存,必要時在-18℃以下冷凍保存,確保樣品質量。
1.3 樣品制備
樣本制備的質量控制,關鍵在于:(1)避免制備過程中,樣品混淆等問題的出現,導致樣品成分出現化學反應;(2)制備的環境條件,要符合實驗室標準要求,確保在無塵、通風等條件之下進行;(3)農用地土壤樣本的復雜性,要求針對農用地土壤監測要求,對農用地土壤樣品進行處理成為要求的形態。因此,樣品制備,是樣品送入實驗室監測分析的重要環節,應基于監測分析需求,做好樣品制備環節的質量控制工作,樣本制備應嚴格按照土壤樣品制備流程及制備規范制備。
2 農用地土壤監測樣品測試環節
在樣品測試環節,相關測試程序的構建,要求從空白試驗、精密度、準確度的等角度出發,確保樣品測試質量,符合監測要求。因此,具體而言,樣品測試質量控制,可從以下幾點展開:
2.1 空白試驗
每批次樣品分析測試時,均應在與測試樣品相同的前處理和分析條件下進行空白試驗??瞻自囼灥姆椒ê涂瞻讟悠窋祽獔绦蟹治鰷y試方法中的相關規定;分析測試方法中無規定時,每批次樣品至少應分析測試2個空白樣品。空白試驗中空白樣品測定結果一般應低于方法檢出限。若空白試驗中空白樣品測定結果低于方法檢出限,可忽略不計;若空白試驗中空白樣品測定結果高于方法檢出限,低于檢測下限且比較穩定,可進行多次重復試驗,計算平均值并從樣品測定結果中扣除;若空白試驗中空白樣品測定結果高于檢測下限,應查找原因并重新測定。
2.2 精密度
精密度控制是樣品監測質量控制的重要元素,要求有效控制誤差,保證測試數據質量。為此,減少誤差的發生,應選好平行樣品。即在每批次樣品中,每個測試項目均須進行平行雙樣分析。分析測試方法中有規定的,按照分析測試方法的規定執行。分析測試方法中無規定的,當批次樣品數≥20個時,應隨機抽取不少于5%的樣品進行平行雙樣分析;當批次樣品數<20個時,應至少隨機抽取1個樣品進行平行雙樣分析。每批次樣品分析測試完成后,進行精密度控制結果判定,若相對偏差超出允許值范圍,表明該批次樣品分析測試結果可疑。應查明原因,重新進行該批次樣品分析測試。
2.3 準確度
在農用地土壤監測分析中,為了確保準確度,需要采用標準樣品與質控樣品控制手段。但是,在實際檢測分析中,若無質控樣品,則需要加標回收實驗進行控制。20個樣品或每批次(少于20個樣品/批次)須做1個樣品加標樣品;樣品加標回收率超出允許值范圍,表明本批次樣品的分析測試數據無效。實驗室應查明原因,采取適當的糾正和預防措施,并對該批樣品重新進行分析測試,直至符合標準要求,確保農用地土壤監測分析中的準確度。
3 農用地土壤監測質控的重點
在農用地土壤監測過程中,質控涉及到各個方面,如何實現質控的有效落實。一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農用地土壤監測程序,強化監測質量控制水平;另一方面,要對農用地土壤監測的重點工作進行有效梳理,并做好預防措施,以更好的確保監測工作的全面開展。
3.1 樣品采集環節的重點
在對農用地土壤的監測中,其樣品采集的重點,在于如何合理布點,滿足農用地土壤監測要求。在一般情況之下,農用地土壤樣品采集,種植一般農作物采0~20cm,果林類農作物采0~60cm,每個土樣單元設3~7個采樣區,單個采樣區范圍以200m×200m左右為宜。也就是說,對于不同采集樣品區,需要針對農作物等的情況,作出科學合理的選擇。
3.2 樣品制備環節的重點
在對農用地土壤的樣品制備中,樣品制備人員和樣品質量監督員應進行樣品制備質量管理。(1)樣品制備人員應對樣品狀態、工作環境、制備工作情況和原始記錄進行自我檢查。檢查內容包括:樣袋(瓶)是否完整,標簽是否清晰和正確,樣品重量是否滿足要求,樣品編號是否正確,原始記錄填寫是否準確規范等。(2)樣品制備單位應配備專門的質量監督員,負責樣品制備過程的質量監督,按照相關技術和管理要求對整個樣品制備過程進行質量檢查,并填寫現場檢查記錄。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用地土壤監測的實施,是保障用地生態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確保農用地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在本文探討中,農用地土壤監測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過程,各環節質量的控制,要求建立完善的農用地土壤監測程序,規范操作行為、執行監測標準,確保農用地土壤監測中各環節的質量控制。
參考文獻
[1]岑濤.土壤重金屬監測過程與質量控制探討[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8(10):139-141.
[2]趙志南.陳觀宇.楊仁康.土壤樣品快速消解與ICPMS測定條件的優化[J].環境化學.2017(6):1428-1431.
[3]宋永紅.土壤監測的全程序質量保證及質量控制[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21):54-55.
收稿日期:2019-09-24
作者簡介:莊金輝(1970-),男,漢族,大專學歷,環境監測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