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茂南 羅利霞 譙佳 李明秋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智慧城市治理當中,智慧環保手段應用的必要性,并分析目前應用過程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指出智慧環保應用的要點。繼而從案例分析的角度,選取瀘州市的智慧環保體系建設,分析智慧城市治理水平優化的路徑,展望智慧環保體系的未來。
關鍵詞:智慧環保;智慧城市;治理手段;大數據
中圖分類號:X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11-0-01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applying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in intelligent city governance,and analyzes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process,and points out the key points of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pplication.The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se analysis,this paper selects Luzhous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construction,analyzes the path to optimize the governance level of the intelligent city,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future of the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Key words: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Intelligent city;Means of governance;Big data
1 智慧城市治理中智慧環保理念應用的必要性
1.1 城市發展存在的問題
我國目前正處于改革開放的深化時期,長時間的工業發展以及經濟水平的快速提升,帶來了環境的污染,很多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交通堵塞、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嚴重問題,這些不僅造成了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下降,也制約了城市的未來運行與管理[1]。
1.2 智慧環保治理的先進性
(1)滿足高質量的生活需要:市民階層對于城市生活質量要求不斷提高,只有通過這種共享數據的建設促進城市環境的改善,為公民提供更多的綠色城市環境,才能夠不斷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
(2)滿足城市精細化管理需要:現代城市治理正在朝向精細化的方向不斷發展,通過這種智慧城市環保策略體系的建立,有利于城市按照模塊式的管理理念,將不同的環保治理環節納入到精細化管理體系當中,不斷提升環境治理的針對性與系統性。
2 智慧環保在智慧城市治理中的應用要點
滿足公眾對公共環境產品的需要。在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當中,城市管理者要將建設的各項環節以及節點要素通過網站等發布給公民,保障公民在環境治理過程當中的知情權,并且全方面地了解公民對于城市環境治理的相應要求,提高公民對于智慧城市治理的滿意程度[2]。
智能審批多規合一。通過智慧環保的多規合一手段,提高公共服務的針對性與系統性,降低公民在進行智能審批過程當中浪費的時間以及資源,為公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環保服務。
3 智慧環保在智慧城市治理中的應用展望
3.1 智慧環保在智慧城市治理中的具體應用
一方面,智慧環保體系建設可以應用在城市的國土、交通、水利、農業、農村、林業、應急數據、交通指揮、旅游數據支持等相關的領域。管理人員要不斷提高數據覆蓋的全面性,保障公眾可以通過這種一體化的數據庫系統及時查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同時,通過這種優化分析系統,自動捕捉到各個數據服務領域出現的一些新問題,及時進行調整與整改。另一方面,城市要從生態數據建設與完善的角度,將環境保護納入到智慧城市建設的關鍵環節當中,集中發展城市的優勢產業,利用好本地區的人才優勢,技術優勢、產業優勢等,對于公眾需求的數據進行全方面梳理。
3.2 從案例分析角度看智慧環保體系的優化建設
3.2.1 大數據建設
瀘州市主要從大數據的應用上面下功夫,通過產業協調與區域發展,對各個生產園區進行了重點規劃[3]。在智慧環保體系建設的過程當中,共解決了三個產業園區的安全治理與環境治理問題,應用這種大數據分析系統,整合企業發展過程當中的各項環境保護信用依據,并通過這種數據,為企業的保險、融資、貸款等等提供相應的解決路徑,通過這種智慧城市的建設,瀘州市共為旗下的325家中小企業解決了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3.2.2 共享數據建設
瀘州市政府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與信息治理能力的提升,通過整合信息資源實現了跨階層、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共享數據體系建設。在全市范圍內通過互聯互通的共享體系,推動一網、一門、一次的全方面數據體系改革,為智慧城市的信息管理水平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2.3 明確發展目標
瀘州市政府自2015年開始就全面啟動了智慧城市的信息化建設,通過網格化的精準服務,對于城市精細化管理過程當中的各個模塊進行組合審批,始終將智慧產業規模化、城市運行高效化、城市管理智能化、市民生活便捷化作為信息化城市建設的主要目標。市政府全面整合資源,推出了《瀘州市推進智慧城市向智慧社會轉型升級方案》,將區域協調發展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政務和民生協調發展的相關一體化智慧社會建設模式,納入到了綜合發展目標當中,建設了各部門協調工作、領導配合有效的全方面智能管理體系。
3.2.4 建設自下而上的信息管理收集體系
瀘州市政府將信息化資源建設作為城市發展的重點目標,希望在未來五到十年內成為區域的數據共享核心,將整個系統的建設擴展到地理信息數據的收集以及業務數據的共享層面[4]。首先,通過數據清洗技術,對于數據庫建設當中的重復錄入和無效采集數據進行全方面清洗。其次,通過數據挖掘技術,對于發展過程當中的環境監測數據、環境應急數據、環境執法數據、環境污染數據、環境治理數據、生態保護數據、行政審批數據進行了全面地系統挖掘,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4 結論:智慧環保的應用展望
通過全面進行智慧城市及產品數據對接,可加強環境感知能力建設,完善、整合政府、企業、公眾環境相關信息資源,以大數據、移動互聯技術服務于公眾、企業、政府,促進全市水、大氣、土壤、噪聲等環境質量改善,提升公眾切身感受,還可推動全市公安、交通、氣象、水利、農業、國土、統計等部門數據應用,加強橫向、縱向跨部門業務協同,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成.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的智慧環保創設方法[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07):123.
[2]胡兵.基于WEB的智慧環保設備運行監測系統設計[J].節能與環保,2019(06):59-60.
收稿日期:2019-08-02
作者簡介:毛茂南(1978-),男,漢族,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監測、環境管理、環境信息化、污染源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