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敏 何清蘭 袁以琴
(1永勝縣永北鎮農業服務中心 云南 永勝 674299;2永勝縣農業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云南 永勝 674200;3永勝縣種子管理站 云南 永勝 674200)
本試驗旨在探索粳稻耐貧瘠品種、氮高效品種基礎參數,進一步研究其品種對氮肥用量的影響,提高氮肥利用效率,進一步驗證氮高效品種的最佳用氮量。
參試品種為粳稻耐貧瘠品種麗粳15號、氮高效品種鳳稻30號。試驗田選擇在永勝縣永北鎮南華村委會李蘭珍農戶的田塊中,海拔2 140 m,田塊肥力中上等,土質為壤土,前茬種植羊肚菌,排灌條件良好。氮肥用量為0、7、14 kg/畝,氮肥運籌5∶5、3∶7,處理分別為:處理1氮肥用量為0;處理2氮肥用量7 kg/畝,氮肥運籌5∶5;處理3氮肥用量7 kg/畝,氮肥運籌3∶7;處理4氮肥用量14 kg/畝,氮肥運籌5∶5;處理5氮肥用量14 kg/畝,氮肥運籌3∶7。3次重復,合計30小區。氮肥運籌為基肥∶分蘗肥、促花肥∶保花肥比例均為5∶5,株行距4寸、8寸,過磷酸鈣50 kg/畝,底肥一次施完,硫酸鉀10 kg/畝,底肥和促花肥平均兩次施完,促花肥在倒4葉施,保花肥在倒2葉施。3月26日播種,5月11日移栽。移栽后7 d用丁草胺進行化學除草1次,6月18日用稻津噴霧防治稻瘟病1次;7月2日用三環唑、來福靈防治稻瘟病、粘蟲1次。
品種麗粳15號不施氮肥的產量為623.84kg/畝,增施氮肥的各處理產量差異較小,增施氮肥14kg/畝及基蘗與穗肥比例3∶7的產量為755.59kg/畝,增產131.75kg/畝;品種鳳稻30號不施肥的產量為584.13kg/畝,增施氮肥后各處理產量差異較大,增施氮肥14kg/畝及基蘗與穗肥比例5∶5的產量為863.54kg/畝,增產279.41kg/畝。

表1 粳稻區不同處理產量及其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