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莉萍
(四川省廣元市農業局,四川 廣元 626000)
一直都說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永遠在路上”,但真正震撼我的是2017年全國“雙安雙創”成果展上四川省提出的“一場沒有終點的征程”。作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捍衛者,我深知這項工作任重而道遠。
“十年彈指一揮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從無到有,農產品合格率從2001年的60%上升到2017年的96%以上,這是農安人在無數個日日夜夜的付出后所收獲的成果。近年來,黨和國家對“三農”工作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非常重視。2006年國家出臺《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構建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基本框架,明確了農業主管部門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的主體地位。2008年農業農村部組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各地成立相應的監管部門,使得這項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此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最嚴”要求,公眾的期盼越來越高,我們肩負的使命越來越重。
我從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時間不長,在此之前,因為負責2015年第三屆四川省農博會廣元館的籌備工作,宣傳展示廣元優良的產地環境和生態產品,我初次接觸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當時廣元展館專門設置了質量安全監管館,將“農產品安全”作為整個館的亮點來打造,以“安全、綠色”為主題,通過綠色化產地環境、標準化生產管控、信息化全程監管,充分彰顯了廣元“豐澤三農,食安天下”的農業理念。這也是當時整個農博會展館中唯一以“農產品質量安全”為主題的展館,立意新穎、效果很好,得到了行業和媒體的廣泛關注。
2016年,我有緣走上農安戰線,深感榮幸又備感壓力。怎樣快速進入新的工作角色,繼續扛起“廣元農安”這面旗幟?怎樣加強監管,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這是我今后工作的職責和不斷努力的方向。在一次次抽檢巡查中,我逐步加強了農安業務知識的學習,逐步加深了對農安工作的認知。讓我記憶猶新的一件事情是,我到崗后籌備開展的500人的基層監管人員培訓。為了讓培訓更接地氣、更具有實際操作性,面對當時農安科四人中有三人是新手的狀況,我們自加壓力,每人必須承擔一個課程,不懂專業知識就向相關業務科室的同志咨詢學習,政策了解不全就去翻閱資料或上網查詢。“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我們頂住第一次舉辦如此大規模培訓的壓力,第一次給基層農安戰線的老同志授課,我們每個人都高度重視、認真準備,最后取得了很好的培訓效果,得到了參訓學員們的認可。通過這次培訓,我們自身更是加深了對農安工作的熟知程度,提升了業務水平。
隨著對農安工作的不斷了解和深入,我見證了這些年廣元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發展歷程與變化。從最初的“一兩個人幾臺國產設備”到如今的全市“四級”監管、協管人員達到3 562人;我們建成了1個市級農檢中心、7個縣級檢測站、238個鄉鎮和155個村級快速檢測點,這些市、縣級檢測機構已全部通過“雙認證”;我們搭建了市、縣、鄉互聯互通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智慧監管平臺,年采集數據近30萬條;我們建立并執行鄉鎮“一圖二書三員四定八項”制度和村級“四個一”基層建設規范、農產品質量安全飛行檢查制度、目標考核制度、“一把手”履職報告制度、生產經營者公開承諾制度、“三先三后”產地準出制度、農產品質量安全約談制度等。通過市、縣、鄉、村“四級聯創”,廣元成為四川省首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市,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單位(全國僅11個地市,四川僅廣元市),廣元所轄七個縣區全部為省級監管示范縣,40個鄉鎮為市級監管示范鄉鎮,95個村為縣級監管示范村。作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試點單位,廣元有428家生產經營主體入駐了國家、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農安人,身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捍衛者,我們將繼續砥礪前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圍繞鄉村振興實施戰略,堅持“產出來”“管出來”“樹起來”“講出來”“強起來”,全面唱響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的主旋律。在監管制度框架內,我們將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大社會共治力度,用抓細抓小的辦法、抓鐵有痕的力度、抓常抓長的韌勁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責任落實、制度落實、保障落實。按照“四個最嚴”要求,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努力建成國內一流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夯實廣元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在捍衛農產品質量安全這場沒有終點的征程中,我們將永遠堅守不忘“確保舌尖上的安全”的初心,不辱“豐澤三農,食安天下”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