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燕
(山東省沂南縣張莊鎮獸醫站,山東 沂南 276300)
某蛋雞養殖場的蛋雞開產后2個月未見產蛋高峰,且雞所產蛋質量差,次品蛋多,蛋清稀薄如水,其中軟殼蛋占3.2%,砂皮蛋占1.8%,破殼蛋占3.6%,小蛋占5.1%。
雞育雛階段無精神,嗜睡,眼半睜半閉,喜蹲伏、呆立,食欲不振,常擠在一起或擠在熱源附近。患雞呼吸困難,喘息,咳嗽,氣管有明顯啰音,流鼻涕,流眼淚。
經止咳平喘藥物和抗生素治療,效果不明顯。雞偶見死亡。
病雞輸卵管發育異常,輸卵管有囊腫,部分病雞輸卵管、子宮部有米粒樣鈣化灶。
結合發病情況、剖檢變化及免疫、飼養管理情況,診斷此例雞群蛋殼質量差、無產蛋高峰,是由傳染性支氣管炎導致的。
該雞群雖在1日齡曾用H120苗1羽份進行過噴霧免疫,14日齡用La Sota-H120-4/91苗1羽份進行過點眼重復免疫(二免),但免疫所用的傳染性支氣管炎疫苗與流行毒株并不匹配。此次發病也與寒潮來襲,雞場未做好保溫工作有關。
5.1 加強飼養管理育雛過程中,特別是雞1~2周齡內要求育雛溫度合適并相對恒定。通風換氣要循序漸進,避免雞受涼。
此外,雞場要實行全進全出,減少飼養批次。污染重的雞場,進雛前要空舍1個月以上,以減少交叉感染。季節交替時要注意保溫,,以防雞群受冷。育雛早期需要較高的濕度,育雛舍的相對濕度不得低于60%,并保持穩定。
5.2 嚴格執行生物安全措施進雛前清理上次育雛時殘留的垃圾、羽毛、糞便,并用高壓水沖洗雞舍,雞舍晾干后密閉熏蒸消毒。飼養管理人員應固定,不要經常更換,以防交叉感染。
5.3 制訂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據雞場近年傳染性支氣管炎流行情況制訂合理的免疫程序。
一般雞1~3日齡免疫一次,7~9日齡進行重復免疫,中間不要隔太長時間,否則雞群得不到有效保護。
選擇疫苗應重點考慮預防QX型,可用雞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二聯活疫苗(La Sota株+QXL87株),1~3日齡1羽份噴霧或點眼、滴鼻免疫,7~9日齡1羽份點眼、滴鼻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