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是由雞支氣管炎病毒引起的,屬高度接觸性的急性病毒性傳染病,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發生會導致蛋雞死亡率的升高以及產蛋量的下降,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嚴重阻礙了養雞業的規模化發展。所以,對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充分的認識以及科學合理的預防顯得尤為重要。
1.發生特點。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沒有顯著的季節特征,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秋冬、春初等天氣較寒冷時發病率相對較高。該病在各個年齡段的雞中均可發生,其中以出生7~28日齡的雛雞易感染;另外,產蛋期的蛋雞也更易被感染。
2.傳播途徑。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屬于呼吸道傳染性疾病,主要通過飲水污染相互傳播,也可通過唾沫傳染,唾沫中的病毒經過消化道以及呼吸道引起健康的雞發病。另外,雞舍中空氣質量差,太過密閉,空氣不流通、環境衛生差、養殖密度大以及消毒不徹底等也會導致該病的流行和蔓延。外界環境的刺激比如天氣變化、接種疫苗甚至在運輸過程中都可能導致雞的抵抗力降低,從而引發該病。
感染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病雞大多表現為情緒低落,食量下降,但飲水量增加。頸部伸長、活動量顯著降低,咳嗽打噴嚏、腹瀉拉稀、糞便腥臭、鼻流清液、呼吸聲加重,常出現咕嚕咕嚕的呼吸聲音,尤其是夜間休息時更加嚴重,類似拉風箱的聲音。而隨著病程時間的延長,臨床癥狀會逐漸加劇,精神萎靡不振甚至絕食、嗜睡、怕冷打顫,患病的雞身體逐漸消瘦、體重下降。成年雞如果感染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會顯著影響產蛋量及產蛋質量,易產軟蛋殼、畸形蛋。而感染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康復后的病雞產蛋能力無法完全恢復。
將患有雞傳染性支氣管炎而死亡的病死雞解剖,可發現多數的病死雞在心臟包膜部位都有積液現象,顏色土黃,肉眼可見鼻腔、咽喉、氣管、鼻竇內粘液增量。腎臟腫大變白,外膜呈蒼白色網格狀,被稱為“花斑腎”,腎小管及輸尿管處有大量的尿酸鹽,有時甚至充斥整個臟器。成年蛋雞輸卵管及卵泡充血膨脹,輸卵管短而粗、肥而厚,局部會有充血及壞死現象。
初診可根據疾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病理變化等來進行診斷,如可見呼吸顯著困難,咳嗽打噴嚏、呼吸聲大,幼雞發病大多以呼吸道癥狀為主,而成年雞染病多表現為產蛋率及產蛋質量的嚴重下降。如需進一步確診還需進行實驗室診斷,例如解剖后可見輸卵管及卵泡水腫、充血,腎臟腫大,被大量的尿酸鹽充斥。
1.接種預防。該病傳染性大,疾病發生范圍廣。最科學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是疫苗接種,雞舍要根據疾病的發生及流行特點適時的進行接種。另外,在接種疫苗時,需使用相應的藥物進行聯合治療。目前預防該病常用的疫苗有:1~3日齡雛雞可以使用呼吸型傳支(H120)、腎型傳支(4/91)、二聯三價活疫苗雞新城疫(C0-30株)1羽份;20~25日齡雞可以使用新城疫聯合1羽份呼吸型傳支(H120)二聯活疫苗;70~80日齡雞需要使用新城疫四系聯合2羽份呼吸型傳支(H52)二聯活疫苗。這些疫苗在使用時需滴眼接種或滴鼻接種。
2.日常生活管理。任何疾病的發生都離不開環境的因素,在日常的雞舍管理中要注意雞舍的衛生清潔,保持通風,注意保暖,控制雞群密度,保持空氣質量良好。定期對雞舍及雞使用的器具進行清理、消毒。2%火堿水可作為消毒藥品使用。
3.飼養管理。日常的飼養管理要合理搭配飲食,盡量減少外界的刺激,減少雞的應激反應,保持雞情緒的穩定,同時可以在飲食中適當加入一些抗應激的藥物。對于病雞,一旦發現要立即隔離,并對其周圍活動的環境進行嚴格的消毒,對于病死雞要注意進行焚燒或深埋,防止疾病傳播。
4.藥物治療。該病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藥物,雞一旦感染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后就要快速的將病雞進行嚴格的隔離,盡最大可能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減少雞群的發病數量,并對雞舍及發病雞進行大強度的消毒,最大程度切斷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的傳播途徑。另外對于染病的病雞可以通過口服通腎藥物或復方口服補液鹽來緩解疾病引起的腎臟炎癥。同時可以使用抗菌藥來控制及防止疾病的繼續發生或其他細菌性疾病聯合感染,還可以使用化痰止咳平喘的藥物來緩解因疾病引起的咳嗽、打噴嚏及呼吸困難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