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牛羊肉產品的需求也在急劇攀升。羊肉作為我國傳統食用肉類之一,以其優質的蛋白質和豐富的營養價值等優點,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和喜愛。同時,目前肉羊養殖的規模和數量也在不斷擴大和增長,給養殖戶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但由此也產生不少的問題,如養殖場所衛生管理不達標、疫病處置不及時等。
1.飼養方式不當。肉羊養殖需要為其提供全面、均衡的營養,并且要適量補充微量元素,這直接關系著肉羊的生長健康和肉產品品質。當前,在我國很多地區,肉羊養殖仍舊采取傳統圈養的模式,喂養的飼料種類也較為單一,營養不夠全面,致使肉羊因缺乏運動、營養攝入不充分等因素影響其肉質和口感。
2.養殖場地衛生不達標。干凈、整潔的衛生環境是肉羊健康養殖的基本前提。從現狀上看,很多肉羊養殖場的衛生管理較為混亂,衛生清潔和消毒措施落實不到位,少部分養殖場中甚至連消毒池都未建設,衛生管理工作令人堪憂。與此同時,對于進出入人員、車輛的消毒和管理也不達標,一些養殖場甚至未對進出入人員、車輛進行徹底消毒,極大增加了肉羊患病的概率,給肉羊安全養殖帶來嚴重威脅。
3.獸醫素質參差不齊。一些養殖場為節約養殖成本而不配備專業的獸醫人員,一旦遇到了疾病,才急沖沖地去向獸醫求助。由于獸醫隊伍中的人員素質和專業能力水平參差不齊,其中個別的獸醫本身缺乏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嚴格的消毒意識,導致其本人成為移動的“帶菌體”,走到哪就將病菌帶到哪,最終不僅未成功治好疾病,而且還成為傳播病菌的載體。
4.缺乏系統科學的養殖與管理辦法。一些養殖戶由于缺乏專業的飼養知識,在養殖場內未設置隔離區,造成病羊與健康肉羊混居,進而加大疾病傳染概率。同時,少部分養殖戶在處理病死羊尸體時,也未嚴格經過無害化處理,而是選擇隨意丟棄,這種行為將大大增加疾病傳播的風險。
5.缺乏資金保障。此外,肉羊養殖場的建設和發展,勢必需要充足的資金來支持和保障。當前,肉羊養殖產業整體上的資金缺口較大,致使品種改良進程難以推進,國外優質肉羊品種難以引進,同時養殖場自身養殖環境得不到改善,這些因素無疑都對肉羊養殖業的發展造成阻礙。
1.豐富飼料種類,確保營養供給全面均衡。在肉羊養殖過程中,要注意飼料營養供給的豐富、全面、均衡,保證肉羊健康生長,同時注意補充微量元素,依據肉羊實際長勢而適當增加或者減少微量元素。在養殖方式選擇上,應當盡可能選擇放養模式。定期檢查和記錄肉羊生長情況,及時進行分析和解決,最終摸索出一套符合養殖場實際的飼養模式。
2.做好衛生管理工作。肉羊養殖圈舍應當注意通風和保暖,圈舍要做到一天一消毒;進出入人員、車輛等要嚴格進行消毒;相關檢疫部門要加大檢疫力度和稽查力度,對不合格的羊肉產品要嚴格處理,不合規的商家要嚴厲處罰,以此保證肉羊養殖行業更加規范、科學的發展。
3.嚴格審查獸醫從業人員資格。每一位獸醫都必須要持證上崗,同時強化獸醫的消毒意識和防疫意識,密切關注肉羊的成長狀況,絕不能掉以輕心。
4.實施專業化管理模式。養殖場內要設置隔離區,并有專人進行管理。新引進的種羊,要先經過一段時間的隔離飼養后,確認其無疫健康才可混群飼養。患病羊只要隔離飼養,待其痊愈后才可重新混養。
5.病死畜要嚴格執行無害化處理措施。對于因病死亡的肉羊尸體,要嚴格執行無害化處理措施,通過焚燒、深埋等方式處理病死畜尸體,同時對病死畜待過的圈舍、使用的用具等進行徹底消毒。
6.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政府方面要加大對肉羊養殖業的扶持力度,為一些規模養殖企業提供資金、技術和專業人員的支持,同時加大對優質肉羊品種和先進養殖技術的引進力度,與企業共擔風險,從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肉羊養殖行業中來。另外,政府還應當利用媒體資源優勢,加強對農牧業養殖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力度,并對一些違法違規企業進行曝光,促進肉羊養殖業進一步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