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我國蛋雞市場的波動主要受行業周期和季節周期的雙重影響,行業周期主要影響供給,季節周期主要影響需求。特殊時期,也受疫情、飼養成本、相關產業和宏觀環境等因素的影響。
1)行業周期影響供給。由于商品代蛋雞場自2017年8月至今23個月的持續盈利,導致補欄數量呈恢復性增長,致使2019年1-6月份全國在產商品代蛋雞月均存欄(理論值)達到9.73億只,較去年同期的8.63億只,增加了1.10億只,增幅達到12.7%。但比歷年同期平均存欄10.09億只,減少了0.36億只,同比降幅為3.6%。
2)節日假期影響需求。從歷年千克蛋盈利水平的表現來看,春節后2-7月份是蛋雞行業低谷。前9年數據顯示,1-6月份歷年平均千克蛋盈利只有0.09元/kg,“小年”的同期平均虧損0.14元/kg,“中年”平均盈利0.13元/kg,“大年”平均盈利0.27元/kg。今年1-6月份平均千克蛋盈利0.32元/kg,以“中年”的存欄,實現了超越“大年”的盈利。
3)其他相關因素影響。主要受非洲豬瘟疫情、肉雞供應趨緊、蛋雞產業鏈效率、市場行為及心理預期影響。
①非洲豬瘟疫情:截止2019年6月16日,官方已累計公布非洲豬瘟疫情137起,涉及到全國31個省(區、市)。非洲豬瘟的影響有兩個:一是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下降,導致豆粕需求減少價格走低,降低了畜禽飼料成本;二是豬肉消費需求減少,使雞肉和雞蛋等替代需求增加。
②肉雞供應趨緊:近兩年,白羽肉雞祖代引種減少,今年上半年白羽肉雞商雛供給緊張,導致雛雞和毛雞價格上漲,雞肉供應趨緊,拉升淘汰雞和雞蛋價格。快大型白羽肉雞供應緊張,促使817肉雜雛雞需求增加,一定數量的鮮蛋轉化為817種蛋。
③蛋雞產業鏈效率:因受封關及種雞換羽影響,造成滑液囊支原體(MS)的發生,導致死淘增加和產蛋下降;西班牙海蘭父母代種雞開產晚,種蛋孵化率低,商品代蛋雞開產晚;這些都使蛋雞產業鏈效率受到一定影響。
④市場行為心理預期:市場既是物質的也是意識的,既是理性的也是感情的。因此,常常表現為理想與現實、預期與結果、超漲與超跌的相互交織與影響。
1)受持續高額盈利的影響。2017年8月-2019年6月,實現連續23個月的持續盈利,打破歷史記錄。期間,全國蛋雞主產區的社會平均千克蛋盈利達到0.42元/kg,商品代蛋雞場的資金比較充裕,補欄積極性相對較高,導致今年上半年的商雛補欄數量同比大幅增加。
2)受未來預期的影響。2018上半年全國商雛補欄數量相對較少,是因為很多人認為2018下半年的行情不會好,但后來的市場表現遠超預期。加之非洲豬瘟疫情等影響,今年大家普遍調高了對后期市場的預期。
從前期商雛補欄數據和對7月份補欄數量的評估看,2019年全國在產商品蛋雞月均存欄可能會在10.20億只上下,與2016年的月均存欄水平基本相當。2016年的雞蛋均價為1.7元/kg,平均千克蛋盈利為0.22元/kg,2016年的鮮蛋市場總體呈現“中年”特征。
1)鮮蛋生產成本。隨著時間的推移,中美貿易戰對豆粕價格的影響在趨于減弱,國內非洲豬瘟疫情已導致2019年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下降,對飼料原料需求減少,豆粕價格同比去年會下降,今年蛋雞養殖成本同比也會下降。
2)鮮蛋替代需求。受國內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前期主要是主動替代需求的轉移;隨著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水平的持續下降,后期豬肉價格會升高,進而增加對雞蛋的被動替代需求,從而拉升蛋價。
2019年的在產蛋雞存欄雖然比2018年有所增長,但總體處于歷年的平均水平,與2016年的月均存欄基本相當,2016年的鮮蛋市場呈現“中年”特征。今年由于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會增加對雞蛋和淘汰雞的替代需求,拉升雞蛋和淘汰雞的價格,并導致飼料原料需求減少和價格下降。綜合判斷,2019年的鮮蛋市場將呈現“大年”特征,全年的社會平均千克蛋盈利預計在0.3~0.4元/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