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芳
(湖南信息學院,長沙 410151)
校園和企業共同設定培養人才的方案,以社會需求為前提,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結合實際的工作流程,開發多元化的課程體系,調研人才培養的模式,和企業一起制定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計劃。企業為學校提供實訓基地,學校為企業培養出優秀人才,運用定期人員交流的方式,實現學校和企業的良好溝通。
H3C原廠課程體系中包括網絡的基礎知識和構建技術,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引入該課程,可以幫助學生學習計算機信息理論,還能夠讓學生學會交換機、路由器等設備的運用,讓學生熟練的在現實生活中運用網絡。教師在教學時,要留出一般的時間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提升學生的應用技能?,F在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無線、云計算、數據中心等課程也應該得到開發,與時俱進,培養出更多的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
互聯網技術在不斷的進步和普及,學校在進行計算機網絡教學時,既要保障社會的需求,又要適應現代科技,同時還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以,一定要對對計算機網絡教學進行改革,開發科學的課程體系和教材。
學校要經常和企業的專家召開會議,結合企業的需求,來對課程進行合理的優化,課程中包括課時的分配、內容的設置、培養的目標以及評價考核等。還要派專業的教師不定時的到企業中是實習,實現和企業的有效溝通,結合市場的發展企業的需求,將課程不斷的優化和更新。
為了培養技術型人才目標,教師在教學時,要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教學和實習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為了能夠讓學生的學習和崗位需求緊密聯系,教師可以通過現場教學法、創設情境法、案例教學法以及模擬仿真等教學手段來進行教學。
建設教師隊伍,就一定要遵循培訓與培養相統一、理論學習和企業實踐相統一、兼職和專職相統一的建設原則,以中青年教師為主,不斷的擴充教師隊伍,加強隊伍的素養,實現教師隊伍的優化。在培養教師隊伍時,一定要建立一個培養目標,每年派出教師去參加培訓進修活動,并到企業中進行實踐活動。培養的教師一定要具備職業技能和開發課程的能力,能夠開展優質的計算機教學活動,培養出優秀的教師骨干。培養教師的科研能力和專業素養,擴充教師的知識理論體系,優化教師的學歷結構。學校還可以定時的開展名家講座,讓計算機專家來進行授課,提高教師的職業理念,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實行獎懲制度,定期展開考核,對優秀的教師進行獎勵,對表現懈怠的教師提出批評或警告,以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建立優秀的教師隊伍,提升教師的知識理論水平和技能水平,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從而促進課堂效率的提升。
首先,在校內建設實訓基地。學習企業的先進模式、工作環境、技術資源以及文化氛圍,根據企業的生產環境和管理模式,建立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室,設置工位、環保規劃、人員配置等環節,促進實訓室建設水平的提高。管理好實訓基地,對運行機制進行改革,加強實訓室的內涵建設,促進校內實訓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學、教、做一體化。在校內開展實訓,能夠讓學生們感受到真實的企業環境,有強烈的開放性,教師要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以此來保證實訓的順利開展。其次,在校外開展實習基地。通過實習,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規范學生的操作行為。即便是實驗室的環境再好,也無法和實習環境相對比,學生也只有在真實的環境中,才能夠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做到學以致用。最后,企業和學校要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實訓水平的提升。評價標準要按照學生技能為主,德技為輔的特點來進行。每一次學生們結束實訓之后,學校和企業就可以對學生進行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技能水平、是否遵守紀律等,評價的等級可主要分為四個階段,合格、不合格、良好以及優秀。這一評價標準,直接影響著學生能否參與頂崗實習,從而讓學生了解到實訓的重要性,更加投入到實訓中去。
教育的出發點和教育的歸宿都是為了讓受教育者為社會服務。教師要充分的發揮實訓基地、技術資源和設備條件的功能,實現實訓基地的社會服務能力。結合社會的需求,在校內開展多種多樣的網絡培訓活動,擴大學校的影響力,發揮學校服務社會的功能,在社會中起到引領示范的作用。還可以和其他高校聯合,開展計算機比賽,設置相應的獎品獎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上進,形成良性競爭的氛圍。通過舉辦各類型的比賽,還能夠促進學校知名度的提升。
通過校園與企業合作的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校培養計算機人才的能力,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建立教學內容和實訓要求相結合的實訓基地,培養專業的教師骨干隊伍,與企業建立實習體制,促進教師專業技能和綜合實力的提高,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培養出更多的適應企業發展的計算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