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進,語文教學模式的探索和改革進入了一個更高的階段,閱讀與寫作已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改革內容。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并將二者結合起來培養,是如今語文教師面臨的一個難題。通過對如今閱讀與寫作的教學現狀分析以及對讀寫結合重要性的探討,推出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改革,探索并實踐出一條初中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最終實現學生閱讀與寫作水平的雙面提高,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責任。
關鍵詞:初中語文;讀寫結合;實踐;能力
作為語文教學當中的重點和難點,閱讀與寫作的教學任務始終是教師和學生一直努力的目標,但如果能夠將二者結合起來,就能夠大大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與效率。因此,將讀寫結合作為未來的教學理念進行改革,并以此為指導,得到合理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是我們不斷探索的方向。
一、 初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現狀
在我國,傳統的教學理念依然深入人心,初中階段,多數學校注重的是升學率,使得應試教育大行其道。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幾乎是被動地忙于聽課、做題、記筆記,語文閱讀量少之又少,而寫作課則為了節省時間,僅僅只是讓學生進行寫作練習,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足,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在閱讀課上,學生所挑選的閱讀材料也多數是與考試題有關,而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卻被束之高閣。雖然初中語文教材在編寫上就注重讀寫相結合,在語文教材中每單元都會涉及“閱讀”“口語交際”“寫作”等綜合訓練模塊,但在具體的語文課堂上,卻很難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尤其是語文閱讀課與寫作課嚴重脫節,教學模式單一,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學生的語文能力難以得到有效的培養。
二、 讀寫結合的必要性
讀寫結合的真正意義是通過深度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并進行相關的寫作練習,達到讀寫結合的目的。閱讀與寫作是語文學習的非常重要的兩種手段,通過閱讀可以提升語言表述能力,練習寫作能夠提升文字運用能力。所以,想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讀寫結合就是最為有效的方式之一,它們作為語文學習中的最為重要的方面,是語文教學的支撐點,若是二者之間任何一方面沒有得到足夠的練習,都將導致學生的語言利用能力很難提高。因此,教學中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寫作水平,并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引導學生將已學知識轉化為無限可能,真正達到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
三、 讀寫結合的實踐探索
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學會構建作文結構和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同時寫作又能加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二者相互促進。因此,為了實現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不斷提高,讀寫結合就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當中的必須探索出來的模式。下面,我們從寫作素材、作文構建以及表達手法三個方面進行研究:
(一) 閱讀教學結合寫作素材
寫作素材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寫作內容,因此素材的選擇對于學生的寫作水平有著重大影響。目前,中學生的作文經常出現浮夸空洞的描寫,遠離生活實際,沒有自我思想與情感的表達。因此,在初中語文的日常教學當中,教師應當結合優秀的閱讀材料,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寫作觀念,并教會學生正確取材于生活,把握住生活中的細節,并加以加工后用于寫作。在初中語文教材當中,有許多經典且取材于生活的佳作,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教師可以根據其中作者的描繪,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與靈感。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給學生適當的寫作空間與啟發,完成文章,讓閱讀與寫作相結合起來。在教學當中,初中語文教師應當結合課文中豐富的寫作素材,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素材選擇觀,在閱讀中學會正確地選擇素材,并運用在寫作上。
(二) 閱讀教學結合作文建構
良好的作文結構,清晰的作文思路,都是來自優秀的作文建構,而要達到這一效果,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確立作文的結構。但學生們往往會忽視這一環節,在想好主題與素材之后就馬上動筆,不考慮文章結構的合理性,這就使得初中生寫作當中常常出現偏題或是虎頭蛇尾的問題。還有些學生在考試的過程當中,發現自己的作文存在漏洞,需要進行修改,于是在試卷上涂涂改改,最終讓整篇作文可讀性變得極差,這些都是無法挽回的錯誤。其實,只要通過合理的作文建構,就能夠遠離這些問題。因此,教師需要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通過講解精心挑選的優秀文章,來提高學生詳略描寫和布局謀篇的能力,掌握正確的寫作方法。比如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有詳寫有略寫,文章思路清晰,格式分明,同時又具有趣味性,使讀者很容易透過文章感受到其中的情感。所以教師應當充分利用教學條件,結合文章的結構來訓練學生,指導學生合理構建作文題材的布局,以文章的中心思想為依據對文章進行規劃,分清主次,達到讀寫結合、提升能力的目的。
(三) 閱讀教學結合表達手法
優美的語言和巧妙的表達往往是一篇文章的加分項,然而大多數中學生為了文章的漂亮和大氣,濫用排比和比喻,辭藻華麗,這樣雖然一開始吸引人眼球,但文章卻空洞沒有內涵。其實教材當中許多優秀的文章既具有優美的表達還有細膩的情感,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學習潛力巨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對文章的講解,教會學生們合理運用修辭,將自己的思想情感蘊藏在細節之中,并通過適當的描寫訓練,讓作文更加豐富飽滿,言之有物,把握好語言表達的生動性、準確性、感染力和說服力。學生通過在閱讀中的理解,再結合自身情況進行模仿,語言的表達技巧將會快速提升。
四、 結語
總而言之,將讀寫結合運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以讀促寫,再以寫促讀,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正確的寫作方法,并在寫作中加深閱讀時的理解與感悟,最終再運用到寫作當中,實現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楊興坤.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6(33):96.
[2]潘一平.讀寫結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10):42-43.
[3]李小麗.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5):180-181.
作者簡介:余小蘭,湖南省岳陽市,岳陽縣筻口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