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佳佳 劉鳳卓
摘 要: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問題導學是由教師創設問題情境,針對學生實施的自主探究型教學策略。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化,教師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需要完善問題教學設計,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并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如何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傳道、授業、解惑”者的角色,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以及創新教學模式是當前新課改過程中的當務之急。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問題導學;教學模式
一、 “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相關概念
(一) 教學模式的內涵
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完成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為目的,同時具有穩定性、便捷性和操作性的教學策略。教學模式是教學理論的集中體現,與教學實踐密切相關。教師針對具體的課堂內容,對教學模式進行領悟、設計、運用,以便更好地發展教育理論,指導教育實踐。
(二) “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內涵
“問題導學”教學模式是針對課堂教學內容中的某些知識點,以“問題解決”為核心,由教師創設問題情境,針對學生實施的自主探究型教學策略,進而解決教學中的難點、重點,從而達到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該教學模式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尊重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發展學生對問題的敏感度以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 高中思想政治課“問題導學”教學模式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在實際運用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在近幾年的實際實施過程中,也存在失敗的案例。有部分教師走入了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誤區,并且出現了問題。
(一) 問題設置方式單一
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一大手段就是設置問題。但是有些教師習慣于照搬教材上的問題,在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一單元中就設置了這樣的問題:“如何理解政治自由,有下面兩種觀點。你認為它們有道理嗎?說說你的看法。觀點一:政治自由就是人們可以無拘無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觀點二:政治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這些類似的問題其實并沒有思考的深度,答案趨于表面化。教師照搬教材上的問題,顯而易見并未在設置問題方面努力。
(二) 創設問題來源單一
相較于其他課程,高中政治課程有其特殊性。政治課是十分講究時效性的,熱點新聞、社會時事、生活點滴都能成為課堂問題的來源。設計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足夠的學習興趣。但是現實情況并非如此。高中生面臨著上大學的壓力,教師面臨著雙重壓力。因此,教師不得不從應試的角度設置問題。教師習慣于從教材本身和高考模擬試題中尋找問題,來源單一。
(三) 學生自主探究能力與發現問題能力間的矛盾
發現問題的前提就是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懷疑能力。在問題導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然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往往會過分依賴教師,機械地聽取教師的講解。通常學生一旦發現問題,總是抱著“這個問題老師會進行解答”,從而放棄對這個問題的進一步深入。個人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問題意識無法滿足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要求,與實際發現問題的能力存在鴻溝。
三、 高中思想政治課“問題導學”教學模式有效運用的策略
(一) 以學生本位為基礎,進一步進行教育改革
教師、學生、學校是教育改革的三大主體,但尤以學生本位為基礎。首先,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完善最新的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新課程理念。教師應更加接近素質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獨立探索的能力,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其次,教師在發揮主導作用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為學生提供成長空間。讓學生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樹立主角意識,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最后,學校作為教師成長、學生成才的舞臺也應盡可能組織一些兼具專業性和有效性的培訓,提升教師的學生本位意識。
(二) 創造生動和諧的課堂氣氛
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致力于營造寬松舒適的氛圍,但也需要保持在合適的、可把控的度。教師在學生面前可以給予適當的笑容,認真聽取學生的回答并回應,這有利于學生更加積極地回答問題。此外,教師也需合理地把握課堂教學時間,除了自己的講授時間,也應安排充足的學生獨立思考和小組討論的時間。在學生獨立思考時,教師要注意“留白”,給予學生一定的自我思考空間。小組合作討論時,教師也要作為參與者參與其中,聽取不同學生的意見和觀點,在活動中適時進行點撥。
(三) 教師角色定位清晰
定位教師多元角色首先需要不管更新觀念,深刻體會終身學習的內涵,樹立終身學習觀,重新構建自我教育觀念。其次在終身學習的理念指導下,教師也必須是全面發展的教師。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需要良好的專業基礎,也需要積極拓展其他各個領域的知識,滿足學生不同層次問題的需要。最后,教師還需要積累實踐經驗,矯正教學方法,發現實踐中的不足,不斷成長,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總之,教師要明確自己的多重身份,從教學理論、教學實踐等多個方面努力,圍繞新課改的要求,在思想、能力、方法層面努力做到與時俱進。
四、 結論
問題導學教學模式與新課改提出的要求相一致,運用該模式有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教師采用問題導學教學模式能改變原有課堂固定的嚴肅的氛圍,創造寬松活潑的課堂氣氛,幫助學生將心中所想充分地表達。
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已經在當今的教學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這種模式在實際運用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這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逐漸摸索,尋求對策去解決。
參考文獻:
[1]李敏.優化課堂教學方法叢書——教學模式[J].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
[2]趙明華.解讀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4.
[3]黃河清.高中數學“問題導學”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J].中學教學參考,2015.
[4]姚先本.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北京:教育研究,1995.
[5]陳秋華.中學生數學問題提出能力的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4.
[6]韓立福.“問題導學”:當代課堂教學深度改革的新方向[J].江蘇教育研究,2013.
作者簡介:薛佳佳,劉鳳卓,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