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貫徹落實鐵路總公司信息化建設總體部署,科學有序推進集團公司信息化建設,唐山貨運中心圍繞“強基達標、提質增效”這一主題,大力開展信息化建設。為更好地促進唐山貨運中心信息化建設水平,本人將唐山貨運中心信息化建設的十點設想簡單匯報如下,希望對其他單位也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信息化;鐵路總公司;唐山貨運中心
一、增設液晶電子展板,將電子展板與傳統展板有機結合起來
建議中心增設液晶電子展板,充分利用好液晶電子展板信息可以實時更新以及傳統展板經濟實用的優勢,做好中心企業文化、業務流程、運輸政策等方面的宣傳工作。如:可以把企業文化、業務流程等相對固定的內容用紙質展板展示,而把那些易于變化的信息用電子展板展示。
二、建立公眾數據庫,減少數據報表
利用云平臺,搭建公眾數據庫,或者直接利用中心局域網上的空間,將網點、營業部、科室之間的數據傳輸關系捋清楚,建立信息化的數據標準,避免重復報表,為現場一線減負。同時,可以借鑒近期路局調度所研發的“貨運裝卸車報表系統”,將之前由人工電話上報的電廠、鋼廠等數據信息,增添到原有的信息系統里,改為直接由操作人員在電腦上錄入上報,不但沒有為現場增加負擔,還節省了上報時間,確保了數據準確,更實現了數據共享。
三、整合現有的信息系統,實現數據互通
據我所知,自從總公司推行貨運票據信息化建設以來,已根據現場作業情況,開發了貨運票據管理、電子商務、安全監控、保價運輸管理、接取送達等二十多個信息系統。如果能夠將這系統的接口放開,將這些現有的信息系統整合在一起,既能達到“部分”的加和大于整體的效果,又能為中心節省人力、物力,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四、設立綜合服務大廳,為客戶提供更為便捷服務
可以考慮將貨量大或者距離市區近的營業部進行升級改造,實現信息互聯,為客戶提供咨詢、業務辦理、售后服務等一站式服務。如:可以考慮將貨量大的曹妃甸南營業部和離市區較近的唐山南營業部打造成兩個綜合服務大廳,樹立企業良好形象。在綜合服務大廳里,可提供關注公眾號獲取免費WIFI的服務,一方面可以便于客戶上網查詢信息,另一方面還可以低成本的推廣貨運中心的業務。還可以考慮像銀行那樣,設置自助服務機,便于客戶自行查詢貨物信息。同時還可以開發手機APP,讓客戶足不出戶就可以獲取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使線下的綜合服務大廳和線上的手機APP遙相呼應,更好地為客戶服務。
五、完善作業指導書,配備相應的視頻教程
現在中心已有卷鋼、型鋼、散堆裝貨物等方面的作業指導書,對于其他常見的裝載貨物,也該著手編制作業指導書。記得去年剛入職時,我在南堡堿廠干外勤,想要學習對貨物的拍照、攝像,結果苦心找來中心下發的有關電報后發現,長長的篇幅,以及晦澀難懂的文字,這對于一個剛畢業連貨車各個部位還不熟悉的學員來說,確實有不小的難度。后來,在查找資料的時候偶然發現某位前輩已將貨車拍照、攝像的各個部分環節用照片配備文字的形式整理了出來,頓時感覺如獲至寶,也讓我迅速地了解了貨物的拍照、攝像的關鍵步驟。所以說,如果能將中心管內的貨運員、核算員、調度員、安全員、值班員等主要崗位的業務進行編制作業指導書,并配備相應的圖片和視頻,無論是對于剛入路的學員,還是上了年紀的老師傅們來說,都是很容易理解的。
六、完善專用線關鍵部位的攝像頭,為配送車輛加裝GPS
天津貨運中心的無人機系統確實很有創意,不過每次檢查的時候還需要人工操作,遇到大風、大雨等惡劣天氣其作業就會受到影響,導致系統很不穩定。與其那樣,不如在專用線貨車的進出口、貨車擺放位置等關鍵部位,加裝高清攝像頭。通過高清攝像頭可以清晰的看到進出車輛的裝載狀態,而且攝像頭的“轉頭”操作還不受惡劣天氣影響,應用起來很穩定。尤其是其儲存的數據信息還可以后期進行回放,為后續調查取證提供依據。另外,在車輛在線追蹤方面,為配送車輛加裝GPS。使用“門到門接取送達物流管理系統”,通過與每輛貨車安裝的GPS定位系統的數據對接,實現對車輛的實時盯控,全面掌握在途汽車的位置、車速、行駛路線等信息。對于異常情況能及時發現和確認,對于相關變動要求能及時通知和傳達。
七、完善市場檢測機制,提升貨運服務質量
進一步加強與生產企業、港航公路運輸企業、地方政府統計部門的信息合作,擴大信息采集點,建立穩定的數據交換機制,定期采集企業產、銷、運、存、價等物流相關數據,按月統計管內地區鐵路貨運市場份額、管內港口疏港礦石鐵路運輸比例、疏港集裝箱鐵路運輸比例等數據。指定專人負責采集數據的組織協調和審核,確保數據質量。充分發揮系統作用,并結合實際需求開發個性化報表,加強對數據的分析運用,為營銷決策提供數據支撐,提升營銷決策水平。同時,完善接取送達管理辦法,加強接取送達業務管理。充分發揮中鐵快運公司主要力量作用,與優質社會運力資源開展深入合作,建立完善以公鐵聯運為主要發展方向的物流配送平臺功能。加強客戶服務中心建設和客戶投訴管理,充分利用貨運服務質量投訴處理系統,提高處理效率。
八、進一步開發和完善微信二維碼巡檢系統,充分發揮科技力量
二維碼巡檢系統自運行以來,能夠很方便的對干部查崗情況進行打卡登記,對干部的履職情況進行質量評價。這些也都是我第一次在南堡站上看見二維碼照片時不由豎起大拇指的原因。后期,如果能夠繼續加大對二維碼巡檢系統的開發和利用,必然還能夠發揮其更大的科技價值。
九、精簡人員,提升職工業務素質
各營業部除主要領導外,其他管理人員也該鼓勵多參與生產工作,一方面能緩解一線人員不足,另一方面也能夠提升管理人員自身的業務素質,在技術上做好“領頭雁”,讓員工服氣。同時,還可以參考天津貨運中心“一人多崗”的操作模式,兼并崗位,優化人員配置。另外,為更好地實現市場化經營,人員也可實現“市場化”,未來各營業部可以根據貨量多少、管理的難易程度、工作量大小等指標,本著“多勞多得,少干少得”原則,讓職工自由流動起來。
十、關于信息化建設的進一步設想
“IT產業下一階段的任務是把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具體地說,就是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筑等各種物體中,并且被普遍連接,形成所謂“物聯網”,然后將“物聯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未來,信息化建設肯定是大勢所趨,基于此,我設想,如果能把感應器嵌入到貨車上,在編組站或專用線進出口安裝射頻識別器或電磁感應器,像超市掃二維碼一樣去識別車輛信息。那么外勤貨運員在檢車車體的時候也可以隨身攜帶一個識別器,識別車輛信息后在電子數據上作出車輛狀態的標記,如勾選對應的諸如“丁字鐵缺失”“大門封堵不嚴”“敞車中門上下銷未入槽”等選項,省去抄車號以及車體狀態手工登記的過程。最后,通過感應器和識別器的應用,將信息上傳至互聯網,將“天網”與各營業網點這張“地網”結合起來,形成“物聯網”,最終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
最后,我想說,信息化建設的目的不單單是為了樹立生產作業標準,保障生產運輸的安全,提高運輸效率,更是為了一線減負,達到“科技改變生活”的目的,而不是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如果純粹為了信息化而開發沒意義的軟件系統,弄得勞民傷財,我認為不可取。以上十點設想可能有不足或不當之處,還請領導和同事批評指正。
作者簡介:劉俊剛,男,1991年出生,天津人,漢族,研究生,2017年畢業于大連海事大學,畢業后在北京鐵路局工作,研究方向:物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