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想對您說
尊敬的政治老師:
您好!
鮑老師,您知道嗎?在我們這些學生的心里,您一直是一位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好老師。雖然身居校長這個職位,但是沒有絲毫距離感,讓我們更加喜歡您,在這里特別想跟您說一聲“謝謝”,謝謝高中三年里您所給予的鼓勵。記得在高一時,我和張樊第一次去您的辦公室改作業的時候,您說:“你們還不錯,可以走高考?!彪m然只是一句“還不錯”,但是我感覺很開心,當時就在想,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到高三參加高考,爭取考上一個好大學,到時候可以很自信地說:“老師,您說得不錯,我真的沒有讓您失望?!泵康秸握n我都會做準備,提前把學案都完成,很認真地聽課,就怕上課回答不上來,讓您失望。
到了高二肯定多多少少是有壓力的,但是每次上政治課都會感覺很開心,因為每次上課都可以從您那里得到肯定,要么是言語上的表揚,要么是行動的贊許,哪怕只是一個肯定的眼神,都會激勵我。所以我真的真的很感謝您。當小高考結束時,我感覺政治肯定能拿A,這樣我又可以跑到您跟前獲得再一次的肯定,但是結果并非如此。所以,在這里我想跟老師說一聲,對不起老師,讓您失望了。
現在我沒有選擇走六月高考,這可能也是我不敢在您的面前出現的原因吧。感覺自己從來沒有讓政治老師您在我取得的成績上欣慰一次,而老師您卻讓我感受到太多的鼓勵,所以真的謝謝!
我感覺很慶幸,高中這三年能遇到您。快畢業了,可能覺得自己現在并不怎么優秀,所以不敢當面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感謝,只能通過這張紙啦。希望以后,自己能夠混得不錯,這樣就可以自信地站在老師面前接受表揚了。
最后,希望老師健康,工作順利,每天開開心心。
您的學生:張瑩瑩
2018年6月
讓我輕輕地告訴你
可愛的小伙伴、瑩瑩同學:
你好!
來信已閱。非常高興你能稱呼我為“鮑老師”而非“鮑校長”。稱呼不市儈、守本真,堅定自己的價值選擇,說明你在成長,心智更加成熟,我想說:“你成長了?!?/p>
師生三年,你回顧我們在辦公室的相見和攀談情境,說起我對你的鼓勵。我清晰地記得我們對話時的情境,當時你扎著馬尾辮,怯生生地、小步跟在張樊的后邊。當我問起你的名字和畢業學校時,你抬起頭,自信地回答“我叫張瑩瑩”。剛說完,一陣風吹來,將桌面的紙,吹到地面,你彎下腰,用右手撿起,左手撣了撣灰塵,而后雙手將紙放在桌面,并用書壓實。見微知著,由此我堅信你是一個關注細節、富有愛心、極具上進心的女孩。所以,我才跟你說了“你們都不錯”。
事實也證明了我的判斷。每節課你都能全心投入、用心領悟,成為學科優秀生,也成為我們五班政治學習楷模。你不僅“學會”了,還“會學”,積極踐行著“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錦屏高中新課改理念,傳承著“立德樹人、明法成人”——錦屏高中法德融合德育課程基地精髓,會做人、會做事。
對你的表揚或是鼓勵,是因為你做得太好,所以不要說“謝謝”,如果要說“謝謝”,應該是我說。師生相長,是你成就了我。你還記得嗎?在二○一七年二月,在備戰學業水平測試的關鍵時期,我忙于創建省德育課程基地材料申報和打磨,足足兩周時間,除了上課,無暇批改試卷,是你與董洪健等幾名同學幫我批改試卷、統計數據,也是你在上課時間不斷追問,為學生做好了、也做足了楷模,最終我班順利過關。在此我想說:“謝謝你,張瑩瑩,我的好伙伴!”我為有你這樣的好學生感到驕傲。
說起來慚愧,每次考試結束后,我常常會把自己所帶班級的成績做一個橫向比較和數據分析,比如你們這一屆我們五班和三班。作為兩個班級高分段代表,你與董洪建時不時地躺著中槍。你不說,我還不知道,我已經傷你們無數次,挫傷你們的自信心;在這里說一聲“對不起”。同時,我還要說“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尤其是高二分科以后,三班的董洪建是政治專業班,而我們五班是藝術班,兩個班級沒有可比性,沒有必要糾結,你已經很優秀,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關于你的選擇,選擇春季提前招生,放棄六月高考,我想說:擇高處立,就平地坐,向寬處行,選擇你喜歡的,堅持你選擇的。道路沒有高低之分,只有適不適合的區別。作為一個陽光的女孩子,時刻謹記“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因為你不可替代。
錦屏高中是你的母校,歡迎你常回來看看。一日錦高人,一世錦高情,讓我們謹記“厚德篤學,誠行至善”的錦高校訓。成功的定義不是職業的光鮮度,也不是官職權利的支配度,更不是財富擁有度,而是內心富足與寧靜,行動自信與果斷,感恩相伴、溫度成長。
三年師生可貴,朋友一生可期,愿多多聯系,清茶一壺,說說故事,白水一杯,談談見聞。我現在連云港市板浦實驗中學任職,歡迎做客板浦實驗中學。
紙短情長,要說再見。在你步入高校,開啟人生新輝煌之際,我有三句話共勉:一是初心不改,心態陽光,做一個陽光的女孩。二是樸實無華,務實不虛,做一個真實的女孩。三是志存高遠,閱讀相伴,做一個知性的女生。
禮
友師:鮑業楚
2018年8月26日
感悟:
世間最長情的是陪伴,最動情的是被認可。張瑩瑩的信觸動我最深的是她的質樸和本真,堅守一顆感恩的心,逐夢而行。張瑩瑩的信,也讓我認知到“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真正的內涵,謹言慎行,用愛去呵護教育的對象;三思而后行,反芻自己的慣例與習慣,有沒有無意識地傷害了學生,將愛變成了戕害。
作為一個老師,最大的追求就是學生成人與成才,最大的欣慰就是被學生認可,臨行之際,說一句“謝謝你,老師”,許下一個約定“有時間,來看看您”。張瑩瑩的信是2018年的畢業季我收到的最好的禮物,也是我2018年最想分享的教育故事。
(作者單位:江蘇連云港海州區板浦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