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游戲能夠幫助幼兒在游戲中有更多獲得感,從始至終都充滿著自由愉悅的感覺,在眾多有關幼兒游戲的探討中提到更多的是師生關系,甚少提及家長與幼兒的關系以及和家園的聯系,可是沒有父母參與的幼兒游戲并不能發揮其原本的功效。
關鍵詞:幼兒游戲 家園合作 趣味性
《指南》的核心理念旨在讓幼兒能夠快樂生活、健康成長。幼兒和父母在一起嬉戲是非常有效的育兒方式,不僅可以幫助父母和孩子之間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還可以讓孩子在各方面的能力得到發展,孩子在幼兒游戲當中體驗到了來自家長、老師的愛和信任,也能夠潛移默化地塑造健康的人格。家庭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教育資源,父母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老師,在幼兒園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之下,幼兒游戲能夠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
一、開展玩具分享主題活動,促進幼兒多方面發展
現在很多孩子在家中都是獨生子女,享受著獨一無二的愛護,他們唯一的伙伴只有家人,家人過度的寵愛就會導致這些孩子過于自我,孩子從小到大都是玩自己的玩具,也不懂得和同伴分享,這樣的孩子在日后的集體生活中享受不到和同伴玩耍、分享玩具的樂趣,針對這個問題幼兒園就可以開展“玩具分享日”這一活動,讓家長每周都攜著自己的孩子帶上喜歡的玩具去幼兒園和其他的孩子分享。
(一)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
教師可以為孩子設置相應的玩具柜,孩子把心愛的玩具帶到了班上,玩完以后就可以把玩具暫時放在玩具柜上,孩子們自己保管自己心愛的玩具,周末再帶回家,由于這些玩具都是孩子們心上的愛物,他們就會漸漸學會收拾好自己的玩具,愛護好自己的玩具。
(二)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教師可以專門劃定一塊玩具區域提供給孩子玩耍,在這個區域內強調孩子們之間要共享玩具,鼓勵每個孩子盡量不要玩自己帶來的玩具,與班上其他的小朋友交換玩具進行玩耍。
二、引導家長共同為幼兒營造游戲環境
通過這種讓家長參與的形式可以讓家長親身體會到《指南》中倡導的幼兒園應該開展游戲化的學習方式。通過開展角色扮演游戲,孩子們能學習到身處這些情境中的常規做法和對話,營造游戲環境時需要家長的幫助,家長可以幫忙用一些廢舊邊角料豐富布置場地的玩具,比如孩子在扮演超市的售貨員時,家長就可以搜集家中使用過的空瓶子擺在放玩具的架子上,并準備一些用廢紙裁成的貨幣,讓孩子們模擬真實的超市場景進行交易,用這些廢紙做的貨幣進行交換。孩子售賣這些空瓶子之前,家長要教導孩子如何進行錢貨交易,孩子們第一次玩這種售賣型的游戲十分興奮,手拿著貨幣還在比拼誰更有錢能買到更多東西,在游戲中讓孩子首次有了交易的概念。
教師可以用紙牌分隔出一間教室給孩子們做醫院,家長從家中帶來不同大小、不同規格的空藥瓶,有條件的家長還可以為模擬醫院帶來小針筒和聽診器,在醫院上班的家長可以先為自己的孩子講解到醫院看病的流程,然后讓這個孩子拿著寫有護士臺的紙牌為其他同學答疑解惑,先去哪個科室掛號,然后再去哪個科室看病,看病之后要拿著處方去哪個科室抓藥,如果病情嚴重要去哪里打吊針。幼兒在這些游戲當中就能夠學習到看病的經驗,也間接提升了他們的生活技能。
三、指導家長和幼兒豐富游戲生活經驗
《指南》中指出,幼兒是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因此教師就要格外重視游戲對幼兒的實際意義。有些孩子在玩超市售賣的游戲時往往很激動地去選擇物品,但是卻缺乏規劃,手里抱著東西走到收銀臺時,卻因為沒有足夠的錢不得不放棄這些物品。為了能夠讓這些孩子有逼真的超市購物體驗和游戲經驗,家長可以先給孩子少量零用錢,讓孩子到幼兒園門口的超市真正進行購物。孩子要親眼看看收銀員的收銀操作,了解購物的大致流程,孩子們經過觀察之后就發現原來要先去取足夠的錢才能進行采購,到了超市之后要先拿一個購物籃,然后再去挑選自己喜歡的東西,把挑選到的東西放到購物籃里就不至于艱難地抱著去收銀臺。孩子們對這種交易游戲十分感興趣,有的孩子忙著充當客人選購物品,有的孩子從口袋里掏出虛擬紙幣忙著付錢,家長們看到孩子這么興奮地玩著游戲也十分高興。
四、結語
在家長和教師的通力合作下,孩子們學會了分工合作,家長明白了教師提出家園合作的目的并不是想推卸幼兒園教育的責任,而是為了能夠共同搞好幼兒教育,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因此在家園合作當中要充分利用家庭中的教育資源來促進幼兒園的教育工作,雙管齊下,實現共贏。
參考文獻:
[1]辛京凈.水族民間游戲在幼兒園家園合作中的價值探析[J].文存閱刊,2018(01).
[2]楊陽.入園適應家園合作的行動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沈永鳳,女,本科,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松陵幼兒園,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幼兒園家園共建式主題游戲開展的實踐研究)(責任編輯 王瑞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