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前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基礎部分,在基礎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學前美術教育對于培養幼兒創新意識,培養幼兒審美情趣,讓幼兒養成健全的人格,都具有積極的作用。但是,我們也應該充分注意到,目前的學前教育中美術教育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是目前學前美術教學的最主要任務。
關鍵詞:學前美術教育 問題 應對策略
目前,學前教育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作為啟蒙教育的學前美術教育,對于幼兒的智力發育以及審美情趣的培養和健全人格的養成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它不僅是一種技能,而且對于提升幼兒的藝術修養有重要作用。因此,優化學前美術教育是當前學前教育的主要任務。
一、當前學前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單調
當前已進入信息社會,信息終端的普及為幼兒接受多元文化和思潮創造了便利條件,加上目前網絡信息和書籍資料的良莠不齊,需要學前美術教師認真關注,并對此做出認真的對待和仔細的甄別。目前學前教學機構普遍存在著教學內容簡單、教學形式呆板的問題,美術教學更多地表現為簡筆畫和涂涂抹抹,缺少對學生美術修養的培養。而手工教學也不能夠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做出具體的安排,使得幼兒對美育的認知受到很大的局限。
(二)過分強調對幼兒繪畫技能的培養
在當前的學前教育美術教學中,美育的本質沒有得到充分的彰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還是過分注重對幼兒繪畫技能的培養,還在采用填鴨式的灌輸模式為幼兒講解和傳授成熟的繪畫技巧,這無疑增加了學前美術教育的難度,使這些幼兒過早地失去了對美術的興趣,以及接受美育的內動力,對于幼兒美術素養的培養是極為不利的。
(三)評價標準的成人角度
在當前的學前教學美術教育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成人化的痕跡,例如在顏色的應用、畫面的飽滿度以及美術的裝飾性等方面,都更多地表現為成人化標準。這雖然能夠有效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但是卻明顯扼殺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失去了美育的基本功能,對于幼兒以后的發展是很不利的。
二、學前美術教育存在問題的應對策略
(一)豐富學前美術教育的內容
學前美術教育要設置科學的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以及他們的興趣點,把教學內容設置為繪畫、手工和美術欣賞這幾部分。繪畫最主要的就是幼兒版畫、簡筆畫和線描畫,要重點教會學生對工具和材料的使用,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繪畫習慣。并且迎合學生的興趣點,在手工這一部分更多地體現趣味性,教會學生利用身邊的材料學習折紙、剪紙、布藝等,還要幫助學生養成廢物利用的好習慣。
(二)改變傳統的幼兒美術教育理念
在幼兒美術教育實踐中,教師要積極改變傳統的美術教育理念,充分認識到美術對于幼兒的美育功能。要幫助幼兒養成在生活中認識美,在勞動中創造美的良好美術意識。通過具體的指導,幫助幼兒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動手創造能力。在這些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幼兒的情感表達和正能量的人文意識,使幼兒的個性更加趨于完善和健全。
(三)采用幼兒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
由于幼兒天性活潑好動,他們的注意力難以集中,因此在具體的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興趣點,積極應用豐富多彩的幼兒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帶領幼兒在玩中學美術,在玩中創造美。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動畫合成和音響效果合成,為幼兒創設輕松愉悅的教學情景,在幼兒繪畫、幼兒手工和美術欣賞這些環節中,要充分利用微課堂原則,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四)要對幼兒美術采取積極的評價
在對待學前幼兒的美術作品方面,教師要從幼兒心理學的角度出發,認真耐心地聽取幼兒對其作品的講解,從而明確幼兒的美術表達和創作意圖。對幼兒的美術作品不能單純從美術的角度予以評價,應當多給予正面的、積極的評價。要尊重和肯定他們在美術創作過程中的想法和構思,以及他們的思想訴求,要肯定他們的每一點進步,這樣才能調動他們美術創作的積極性。
三、結語
學前美術教育在幼兒的啟蒙教育階段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其能夠培養幼兒認識美、欣賞美的能力,并能積極地去創造美,養成健康積極的健全人格。這就要求學前美術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樹立正確的幼兒美育理念,用科學的美術教育方法和積極有效的美術評價方法激發幼兒的美術興趣,從而培養學前幼兒的美術素養。
參考文獻:
[1]鄒琳媛.學前教育美術課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校園,2016(10).
[2]楊兵.淺析學前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職業教育,2017(20).
[3]吳潔.論學前美術教育中如何提高幼兒的創新能力[J].藝術評鑒,2017(18).
[4]宋設.中職學前教育美術課程存在的問題及優化措施[J].現代職業教育,2017(14).
[5]包玉婷.學前教育美術課程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研究[J].考試周刊,2018(25).
(作者簡介:郭瑞,女,本科,唐山市職業教育中心,講師,研究方向:美術教學)(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