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8日,具有89年歷史的新民晚報,推出微信端《新民早報》,與紙質版新民晚報相得益彰,形成“一早到晚”看“新民”的閱讀氛圍;10月26日,進博會倒計時10天之際,新民晚報推出視頻新平臺《上海時刻》,應勢而動,突出短視頻的發展,使得新民晚報在進博會等一系列重大報道中以全息媒體的傳播方式,抵達更多受眾。這是新民晚報在推進“深度融合、整體轉型”中的最新成果。
今年1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報社,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輿論支持。
“融合發展關鍵在融為一體、合而為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從提出“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重大任務”到“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從加強頂層設計到提出采編發流程再造以及融媒體中心建設,為媒體融合發展繪就路線圖。
隨著技術的發展,媒體格局、輿論生態、受眾對象、傳播技術都在發生深刻變化,特別是互聯網正在媒體領域催發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當今社會,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一項緊迫課題。
采編發流程再造和融媒體中心建設,是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一環。
新民晚報在推進媒體融合中,認真貫徹落實好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推進媒體融合,努力做大做強主流輿論,不斷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推進“深度融合、整體轉型”。
2017年8月,新民晚報精心準備、著眼全局,只用了20天時間,就高效率建成了全媒體指揮中心,同時“新民”客戶端改版上線,新民晚報的“深度融合、整體轉型”進入了新階段。去年7月,僅僅24小時策劃籌備、24小時全員動員,推出了微信端的“新民早報”,一開張就得到了受眾歡迎,與紙質版新民晚報形成了“一早到晚”看“新民”的閱讀氛圍。去年10月,在進博會倒計時10天之際,新民晚報又推出“上海時刻”視頻平臺,突出短視頻的發展,在進博會和一系列重大報道中發揮了新媒體重要作用。
在“上海時刻”籌備中,新民晚報以體制機制創新,推動改革向縱深發展。針對各媒體普遍遇到的短視頻技術人才缺少的窘境,新民晚報“換道超車”,腦洞大開,將新媒體視頻組與名聲在外的攝影部整合,組建視頻攝影部,使得具有很強鏡頭感的攝影部十來位大咖,迅速“轉型發展”,轉變成為了視頻攝影的高手,在基本不增加人力成本的情況下,無形中增加了一大批視頻拍攝制作能人,迅速提升了整個報社的視頻生產能力。這一舉措,通過生產關系調整,極大釋放了生產力。
新民晚報的全媒體發展,早已從一張報紙,轉型成為紙質媒體、新民客戶端、新民早報微信公號、“上海時刻”視頻平臺全媒體矩陣。2019年將進一步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進一步深化內容建設,突出三個重點。
第一,進一步推進體制機制創新,以目標導向、產品導向,組建十來個各有特色、各守一方的工作室,形成富有新民特色的主流輿論傳播陣地。
第二,進一步提升新民辨識度,加大報道特色、加大服務功能。在互聯網信息泛在化時代,在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時代,打造“一目了然、一見鐘情”富有吸引力的媒體辨識度。
第三,進一步加強新民全媒體競爭力。以“深度融合、整體轉型”為引領,著力加強新民晚報全媒體矩陣的競爭能力,不斷提升在輿論場上的主流輿論引導能力、在全方位競爭中的發展能力。
今年是新民晚報創刊九十周年。在媒體融合的大道上,90后,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