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 周杰 孫偉 劉翠艷 蔣書東 孫裴
摘? 要:畢業實習是動物醫學專業學生培養極為重要的一環,但近年來由于種種原因導致學生不能安心實習。畢業實習過程難于監管或監管不力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實習質量。針對這一情況,對畢業實習管理辦法進行了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該文主要分析了動物醫學專業畢業實習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動物醫學;畢業實習;管理;改革
中圖分類號 G473.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01-0146-03
Primary Reform of Veterinary Internship Management
Liu Ya et al.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230036,China)
Abstract:Internship is a keystage? for veterinary education,however,the quality of graduation practice went down severely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the undergraduates 'halfheartedness and the teachers' poor supervision.Here,we took some new measures to improve practice management and got a good achievement.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getting rid of some existing probolems in veterinary internship.
Key words:Veterinary medicine;Internship;Management;Reform
動物醫學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其目標是培養學生獨立進行動物疾病的診斷、治療、防疫以及檢疫工作的技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科研素質,使其勝任動物臨床崗位工作[1]。畢業實習是動物醫學專業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聯系課堂與生產有效的途徑,通過畢業實習,不僅可以達到鞏固專業理論知識的效果,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對行業與專業的再認識[2]。因此,抓好畢業實習管理,對于夯實學生實踐技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造就適應專業崗位的合格獸醫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但近10多年來,學生不安心參加畢業實習,實習指導教師對實習生監管不力的現象越來越突出,導致實習效果不斷下降。為此,筆者對畢業實習的管理進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制定了相應的實習管理制度
當前畢業實習效果不斷下降,一方面是學生不安心實習,另一方面是實習指導教師無心也無力全程監管、指導畢業生的實習。
畢業生不能安心實習的主要原因是就業壓力。由于安徽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專業(4年制)的畢業實習安排在大四的第2學期,雖然此時有相當部分的同學已經與就業單位簽約,但仍有部分學生沒有落實工作單位,因此會在實習期間四處參加各種招聘會的面試,或為備戰公務員或事業單位的招考而參加各種輔導班;而那些已經與用人單位簽約的學生,用人單位往往要求學生必須到其單位頂崗實習,但這些單位大多又不能提供合乎動物醫學專業學生培養要求的實習條件,造成學生無法完成畢業論文(設計);此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約占總人數的40%左右)要準備研究生復試,尤其是部分調劑生為了增加錄取機會,往往會參加多所學校的面試。由于上述各種原因,導致相當多的學生在畢業實習期間不遵守學校的實習紀律和實習單位的工作紀律,出現經常擅離崗位或長期脫崗,這些行為不僅嚴重影響了實習效果,而且也影響了實習單位正常的工作秩序,給畢業生個人和學校帶來負面影響。
實習指導教師對實習生監管指導不到位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首先,學校重科研輕教學的考核指揮棒,決定了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而對于實習指導工作則抱著不出事故就行的心態。其次,學生多、教師少、實習點分散,造成實習指導教師沒有精力對所有實習生進行有效的監管與指導。近些年來,隨著寵物診療行業的快速發展,動物醫學專業的吸引力越來越大,每年都會有一批其他專業的學生調轉到動物醫學專業來,使得安徽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專業的學生較20年前增加了4倍以上,而動物醫學系的教師隊伍卻沒有相應地擴編,導致教師教學科研任務繁重,指導實習生的壓力也很大。同時,因動物醫學專業的特殊性,每個實習點安排的學生人數極其有限,每位教師指導的學生往往分散在2~3個,甚至更多的實習點,因而難以做到有效監管與指導。再次,多年來“重科研輕教學”的指導思想,使得近些年新引進的青年教師幾乎都沒有接觸過獸醫臨床,即使想給予學生相應的指導,也是有心無力。
以上問題雖然是由于當前社會大環境和學校小環境造成的,但作為系一級管理者,管理不力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對于前者,暫時無法改變;對于后者,通過制定相應的實習管理制度,加強對畢業實習生和實習指導教師的管理,應該能取得一定成效。因此,我們擬訂了相應的實習管理制度,并發動全系教師充分討論、反復修改,從而爭取到了絕大多數教師的支持;最后,由學院組織相關的管理者和教師代表討論通過,并報教務處備案,從而取得學院和學校兩級管理機構的支持。考慮到學生參加就業招聘會、研究生面試和備考公務員及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在管理制度中,一方面,準許學生合理的請假時間(累計不超過14d),同時嚴格請假手續(要求實習生同時向指導教師和實習點負責人請假,并將請假條交實習指導小組備案);另一方面,加大了對無故脫崗現象的處罰力度,使之不敢無故脫崗。為加強實習指導教師的責任心,在管理制度中,一方面明確了對管理不到位的教師的懲戒措施,另一方面明確了對表現良好的指導教師給予相應的獎勵,從而引導實習指導教師加強對實習生管理的責任心。
2 改革實習管理辦法
過去實習生和實習點較少時,教師的教學科研任務也不重,實習指導教師有精力也有責任心去監管和指導各自的實習生,因此,畢業實習就由各指導教師自行負責,教務處的教學實踐科僅在實習期間對部分實習點抽查1次。但近年來,由于實習生多、實習點分散、教師教學科研任務繁重,使得指導教師沒有精力對每個實習生進行跟蹤監管與指導,而教學實踐科也無法對各實習點的實習情況進行有效督察。因此,如何有效監管、指導畢業實習生成為擺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難題。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成立專門實習領導小組,加強對實習工作的管理,并明確實習領導小組的任務:(1)制訂實習計劃;(2)檢查實習情況;(3)驗收學生畢業論文;(4)討論并決定對違反實習紀律的學生的處罰;(5)對實習指導教師的履職情況進行評議,討論并決定對未盡職教師的處理措施;(6)對實習點進行認定。另一方面,考慮到指導教師任務繁重,沒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對每位實習生進行有效監管與指導,我們對畢業實習生采取了雙導師制,即:每位實習生除了校內的實習指導教師外,由所在實習單位指派1名專業人員擔任校外指導教師。校內指導教師主要負責指導畢業實習學生完成畢業論文的選題、撰寫與答辯準備;校外指導教師則主要負責對實習生進行技術指導和日常的考勤管理。畢業生實習成績則由校內指導教師和校外指導教師共同評定。同時,建立了由校內和校外指導教師組成的微信群,要求各校外指導教師定期將本單位實習生的出勤情況和實習表現發到群里。這樣一來,實習領導小組、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就可以通過微信群里及時溝通學生實習情況,促進了校內指導教師與校外指導教師的交流與溝通,增進了學校與實習單位的聯系。此外,在整個畢業實習期間,實習領導小組各成員分工合作,不定期對各實習點通過微信或QQ進行視頻檢查或通過電話檢查至少3次,并將檢查結果記錄在案,作為對各實習點與實習指導教師履職情況進行考評的依據之一。這種管理模式有利于實習單位維持自己的工作秩序及對實習生的管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得到了他們的積極配合;同時減輕了校內指導教師的工作負擔,保證了指導教師對學生對實習情況的及時了解;更重要的是,它使學生不敢,也不能無故脫崗,即使有極個別學生脫崗,校方也可以立即掌握情況,避免出現意外。
針對部分用人單位要求實習生到單位進行頂崗實習的現象,我們采取的管理辦法是:先由學生提出申請,然后由學生家長、用人單位和學院簽訂三方協議,明確要求用人單位務必保障實習生在實習期間的人身、財產安全,并指定專人負責實習生的實習指導,為實習生提供完成畢業論文所需要的條件。這樣一來,很多不能提供符合動物醫學專業實習條件的用人單位在要求學生前去頂崗實習時就會三思而行了;同時,學生及其家長也因顧慮能否順利畢業的問題,不敢輕易到不符合條件的實習單位去了,從而保證了實習質量。
以上管理管理辦法均寫進了新制定的管理制度中,從而保證其得到有效的實施。該辦法與制度經在2018屆動物醫學專業畢業實習過程中試行,與往年相比,顯著降低了實習生無故脫崗情況及獨自外出實習現象,提高了實習效果,得到了實習單位的好評。
3 結語
盡管本研究制定的管理制度與管理辦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畢業實習的效果,但客觀地講,學生的實踐能力訓練距離行業和產業的需求仍有較大差距。突出表現在以下2個方面:(1)實習生過多地集中在寵物醫院,而普遍缺少農場實習經歷,不能滿足畜禽養殖行業對獸醫人才的需求;(2)實習期過短(不足3個月),難以掌握基本診療方法。前者一方面是因為目前缺少合適的養殖場作為實習基地,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養殖場多位于偏遠鄉村,環境條件相對較差,而且多為封閉式管理,實習生不愿意去。后者則主要是目前學制(4年制)所限。今后,隨著國家對動物醫學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的實施,動物醫學專業本科生培養終將逐漸過渡到5年制,安徽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專業也不會例外。在5年制培養方案中,將可以抽出至少1年的時間用于學生的畢業實習。這樣一來,就可以一方面將畢業實習前移到非畢業季,從而避免就業與考研等對畢業實習的干擾[3];另一方面,則可以安排學生在寵物臨床、畜禽養殖場及實驗室等不同崗位進行輪崗實習[4],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技能。
參考文獻
[1]計紅,王春仁,楊煥民,等.動物醫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建立及其應用[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0,31(10):62-64.
[2]武軍元,黃忠武,康強.動物醫學專業學生畢業實習的改革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6(05下):212-213.
[3]張永第,童德文.加強動物醫學本科教育教學,提高本科人才培養質量[J].家畜生態學報,2014,35(11):88-93.
[4]武軍元,井波,黃忠武.動物醫學專業學生畢業實習的輪崗模式改革[J].中國動物檢疫,2016,33(11):54-55.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