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玲
摘 要:智能穿戴是一個新名詞,是伴隨著新的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不斷發展而產生的,是“以人為本”、“人機合一”的計算機理念的產物,并以此衍生出一類智能化、個性化、新形態的個人移動計算系統。目前來說,智能穿戴設備正處在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國內外都在進行研發,也都相應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智能穿戴設備在不斷的發展,在其發展過程中會面臨各種機遇與挑戰,不同的領域將有不同的表現,本文通過智能穿戴設備概述、智能穿戴設備多樣性、智能穿戴設備主要應用產業領域、智能穿戴設備發展面臨的挑戰、智能穿戴設備的未來等方面,闡述論文的觀點“基于智能穿戴設備的機遇與挑戰”。
關鍵詞:智能穿戴設備;發展;機遇與挑戰
中圖分類號:TP3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23-0041-02
進入智能時代,智能穿戴設備已廣泛進入到大家的視野中。不知不覺,智能穿戴設備悄然升起,它的出現,使得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于符合現代生活對于智能化、便攜性等特點的需求和實用性的硬性條件,智能穿戴設備普遍受到了廣泛消費者們的喜愛,行業的前景是廣闊的。
1 智能穿戴設備概述
1.1 智能穿戴概念
智能穿戴顧名思義就是能夠穿戴到人身上,能夠實現人和這些設備的交流互動,建立關系,通過這些設備使人的生活更加信息化,“智能穿戴設備”是把穿戴式技術應用在對日常穿戴采取智能化設計,以便于可以研發新的穿戴設備的總稱。例如手戴式、身著式、頭戴式等典型的智能穿戴設備,可以直接將它們接入移動互聯網,實現人與物隨時隨地的信息交流。
1.2 智能穿戴特征
智能穿戴設備直接穿戴在人體的各個部位,它具有便攜性、交互性、感知性三方面特征??纱┐髟O備具有體積小、無時無刻都可以進行接觸、集成度高、材質柔軟、防水、續航時間長,使其佩戴起來具有便攜性的特點。此外,智能穿戴設備的強大軟件功能可以把搜集到的設備信息和數據進行推送,把展示與反饋傳輸給用戶,使用戶可以依據反饋結果給出相應的變化,使其使用起來具有交互性的特點。此外,智能穿戴設備不同于以往的電子設備,它們不但可以全方位的延伸到人的感官能力,還可以通過傳感器等核心部件自動捕捉人體在運動前后的數據,然后把數據及時的返回給用戶,這樣就可以使用戶完整的感知一種全新的體驗過程,使信息的感知和其處理能力得到提升,達到智能化的感知體驗。
2 智能穿戴設備多樣性
目前,智能穿戴設備從其的功能上劃分,可以分為生活健康類,咨詢信息類和體感操控類三大類。例如,智能手環及老年智能血壓計等屬于生活健康類的設備;智能眼鏡、智能頭盔和智能手表屬于信息資訊類的設備;各類體感控制器屬于體感控制類的設備等。智能穿戴設備從應用領域劃分,可以分為四大領域:醫療與保健、工業與軍事、健身與健康、信息娛樂。
3 智能穿戴設備的主要應用產業領域
3.1 商業模式
隨著智能穿戴越來越被廣大消費者認可、普及,使得其市場商業運作模式發生了一定變化。當今,人們對智能穿戴消費和開發利用的模式分別為直接買硬件獲益、硬件產品上面疊加軟件和互聯網服務做增值收費、核心商業模式三種方式。直接買硬件獲益是最原始的階段,賺錢的利潤也將是最低的。硬件產品上面疊加軟件和互聯網服務做增值收費是現階段大部分企業的操作思路和模式,是在原始階段額基礎上,增加產品服務附加值,從而提升利潤。核心商業模式是通過對用戶個人相關數據信息的采集,配合云計算技術,向特定企業售賣云端數據;同時向用戶個人提供其所需數據資源的相關服務。這將是智能穿戴時代的核心商業模式,充分整合“硬件+軟件”資源,通過“數據服務”實現其利益最大化。而具體的智能穿戴產品,將逐步成為“數據服務與資源”銷售的配套。
3.2 物聯網
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即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氣體感應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應用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核心,繼智能終端、移動應用、瀏覽器之后,智能穿戴設備也成功地進入了移動互聯網的入口。人們從中不但體驗到智能科技帶來的全新生活、工作、娛樂,也可以隨時隨地連入互聯網。
4 云計算
云計算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共享的軟硬件資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求提供給計算機和其他設備。智能穿戴產品在云計算領域的運用,將對硬件制造商等帶來巨大變革。云端數據平臺將全面調集社會服務器資源,同時通過云計算實現硬件資源的共享,通過智能穿戴設備將信息上傳至云端數據庫。
5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通過物聯網技術將家中的各種設備連接到一起,幫助家庭與外部保持信息交流暢通,優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幫助人們有效安排時間,增強家居生活的安全性,甚至為各種能源費用節約資金。智能穿戴的介入,將進一步推進智能家居的升級換代。智能調控家居環境里電器設備的啟用和運用智能穿戴設備的定位功能,對家居環境中的各種電器設備做實施調控。
6 智能家電
當智能穿戴對接與智能家電,家的專屬感將不再僅限于立體空間。通過智能穿戴上傳到達數據庫的個人信息將即時反饋到智能家電終端,根據體溫指數,實時調控空調的溫度與濕度?;蛘咦詣哟蜷_影音設備,從云端數據庫抓取適合你當時心情狀態的環境音樂,進行實時播放。
7 智能電網
智能電網就是電網的智能化,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實現電網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通過智能穿戴技術及設備的應用,穿戴者可以從智能電網的大數據分析系統里,精準了解到用電的波峰和波谷時間段,有效避開用電高峰,更經濟地用電。除此之外,穿戴者還可以通過智能穿戴產品的應用,實時監控家居電器的使用情況及能耗。
8 智能計算
智能計算是一種經驗化的計算機思考性程序,是智能化體系的一個分支。依托智能計算,將標準的現實操作轉變為代碼,并且植入智能穿戴設備。用戶便可以及時有效地將其運用于市場營銷方案的制定,廣告畫面的設計等綜合領域。此外,依托智能計算的智能穿戴技術,將標準的現實操作轉化為代碼,繼而便可以推動電子商務的升級換代。
9 大數據
大數據庫是指所涉及的資料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透過目前主流軟件工具,在合理時間內達到吸取、管理、處理并整理成為幫助企業經營決策更積極目的的資訊。智能穿戴設備的使用,將使其與大數據實現交互提升。專屬于個人的智能穿戴設備,將最大限度地實現對用戶的信息收集。用戶在啟用智能穿戴設備后,將可以隨時隨地獲取適合自己的信息。通過對所收集數據的統計分析,集合于大數據庫,將為產商的產品設計、廣告投放提供精準的受眾數據分析報告。通過對該數據資料的調用,商家便可以對產品及廣告進行精準的投放設定,才是最有效的。
10 健康醫療
伴隨著智能穿戴設備的使用,相關數據的收集將變得容易與便捷。智能穿戴設備則可以實時對穿戴者實行心跳、脈搏、血液等各方面信息數據的監測與監控。一旦出現異常,便可將數據信息反饋到醫院的客戶身體狀況監控中心。智能穿戴技術和設備不僅能服務于病患,同時,還可以為健康人士的保健提供咨詢和提醒建議服務。通過智能穿戴設備,及時把控人體營養匹配情況。一旦人體出現某種微量元素或營養成分的缺失,設備將會及時對信息進行反饋,并給予提醒。伴隨著智能穿戴技術的發展,人體健康狀況的微小變化都將被及時發現,并得到及時的處理與解決,從而給人類帶來一份更安心的健康。
11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為實現安全目標而進行的有關決策、計劃、組織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動,以解決和消除各種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發生。智能穿戴技術,將通過對人體所處狀態的分析,有效評估其危險系數,并作出相應的提醒與警示。一旦人體動作存在的危險的隱患超過了安全系數,那么智能穿戴設備便會發出警告,提醒人們改變動作及行為方式。同時,當人體受到外來威脅時,智能穿戴設備將及時啟動報警或醫護救助機制。此外,智能穿戴設備的應用與普及,還將大幅度減輕安檢系統的壓力。
12 虛擬顯示
激光智能穿戴設備上的運用,將大大改變未來的投影顯示?;谔摂M現實技術,用戶可以直接從具有電腦操控功能的智能穿戴腕環上,啟動電腦并投影于空間進行相關操作。與此同時,通過智能穿戴設備應用于醫療管家、安全管理等設備,將有效解決能耗問題。
13 電子商務
伴隨著智能穿戴設備的應用,用戶的網絡購物行為將變得更加多元化,更加優快。除此之外,依托智能穿戴,還有諸多線上線下結合的電商服務,對我們工作和生活帶來便捷。用戶只要按需求選擇其一,便可直接導航到目的地。
14 智能穿戴設備的未來
智能穿戴設備的機遇與挑戰在于找到一種更“聰明”的方式,去呈現用戶多方面的需求。未來的可穿戴設備將結合多種技術,抓住每個能改變可穿戴設備未來發展的契機,更好發展智能穿戴設備。用戶的一些認識和接受程度是未來企業研發人員需要進一步提高的,同時也要對可穿戴智能設備市場的一些挑戰與存在的問題需要考慮并解除。
目前,可穿戴智能設備主要面臨的挑戰包括原制造商仍在尋找界定可穿戴智能設備的價值、智能穿戴設備在外形上還需要更時尚、來自智能手機市場的沖擊、智能穿戴設備缺乏足夠的軟件和服務、用戶在有些智能穿戴設備體驗方面感覺差。當發現問題時,盡管企業為了克服這些挑戰,采取了多項改進措施,特別是電池的使用時間和行業標準等方面,但是仍有一些情況是要通過長時間才可以改變的,例如用戶接受程度等這類抽象概念。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長期挑戰本質上并不是技術難題,而是廣大用戶使部分可穿戴技術的發展滯后。延緩了可穿戴設備的發展。因此,智能穿戴設備時代的來臨最終并不取決于企業的研發,而是取決于消費者自身。
參考文獻
[1] 徐旺.可穿戴設備移動的智能化生活[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
[2] 陳根.智能穿戴改變世界——下一輪商業浪潮[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