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永平 陳世英
摘 要:化工機械設備作為化學工業的重要生產裝備,在運行工況以及能量形式方面明顯區別于其它行業的機械設備。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逐年提高,化工機械設備的設計理念不斷更新,生產制造水平不斷提升,機械設備的各項工藝參數得到進一步優化,應用價值也日漸突顯。但是,由于化工機械設備處于長時間持續運轉狀態,生產作業常常在高壓、高溫的環境下進行,導致機械設備頻頻出現故障。因此,本文著眼于化工機械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針對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技術展開全面論述。
關鍵詞:化工機械設備;管理;維修保養;技術
中圖分類號:TQ05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23-0073-02
化工機械設備是化工企業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硬件設施,化工生產的每一道工序都離不開機械設備,因此,加強化工機械設備管理,確保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行狀態是化工企業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國內一些化工企業重效益、輕管理,對機械設備疏于管理,不但縮減了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同時,也給化工企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1 化工機械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管理模式落后,創新動力不足
目前,化工機械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已日漸純熟,工業生產流程也日趨規范,但是,部分化工企業的機械設備管理人員依然用老眼光、老思想、老腦筋看問題、想問題,在管理工作中,一味的強調設備維修,忽略了設備保養的重要性。對過濾機、破碎機、分離機、攪拌機、干燥機以及流體輸送機械疏于檢查和潤滑保養,導致化工機械頻頻出現運轉故障,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生產作業流程。對各種塔器、反應器、換熱器、蒸發器、電解槽等化工設備出現的跑、冒、滴、漏現象視而不見,久而久之,導致設備報廢,給化工企業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1]。
1.2 管理分工不明確,管理機制不健全
化工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轉需要人的維護和保養,但是,部分化工企業在制訂的機械設備管理制度并未發揮真正的管理效力與約束效力,設備管理人員工作態度不積極、管理責任不明確、人員安排不科學,當機械設備發生運轉故障時,常常出現相互推諉責任的情況,進而拖延了機械設備的檢修時間,錯過了檢修的最佳時機,因此,由于這種主觀人為失誤導致的機械設備安全事故也時有發生。
1.3 保養計劃不周全,資金投入力度小
化工企業在制訂機械設備周期性保養計劃時,忽略了機械設備的實際運轉狀況,并未考慮影響機械設備使用壽命的一些客觀因素,比如設備持續運行時間、設備維修間隔期、設備運行環境等,因此,一些關鍵設備的保養計劃與設備實際保養周期嚴重不符,導致設備在保養期內無法完成保養,進而縮短了設備的使用壽命,企業也因此承擔巨大的經濟損失。此外,部分化工企業在制訂資金使用計劃時,往往將關注焦點放在新設備采購上面,而在機械設備的管理、維修、保養方面投入的資金少之又少,當一些大型設備出現故障,需要更換內部組件時,由于資金短缺,而影響了維修進度,也給企業造成了巨大損失。
2 化工機械設備的管理措施
2.1 增加檢查頻次,注重日常保養
設備管理人員應樹立主人翁責任意識,對機械設備負責、對生產流程負責、對企業負責,在日常管理工作當中,進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增加對機械設備的檢查頻次,在檢查過程中,如果發現機械設備運轉異常,需及時向主管領導匯報,并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與維修對策,排除設備的故障隱患。由于機械設備在長時間運行過程中,內部組件的摩擦系數不斷增大,對潤滑油的消耗量較大,因此,管理人員應及時對機械設備的傳輸與動力系統進行潤滑處理,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2.2 健全專業技術培訓體系,提升管理人員綜合素質
管理人員與維修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以及職業素養與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轉息息相關,因此,化工企業結合工作崗位性質,建立一個完善的內部培訓體系,將機械設備的管理機制、操作規程、職業素養、專業維修技術、保養措施等內容納入到培訓體系當中,使各級人員清醒認識到機械設備在化工生產過程中的重要應用價值。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對機械設備運轉狀態的監控,已由過去的人工監控轉變為現在的全程自動化系統監控模式,為了滿足新技術的使用需求,各級人員應當不斷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與技術,以確保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轉[2]。
2.3 規范維修保養流程,關注實時運行狀況
由于化工機械設備的作業性質不同,主體功能不同,因此,每一個類型的化工機械設備所采取的維修保養技術與措施也各不相同。因此,設備管理人員在制訂維修保養計劃時,應結合機械設備具體型號、工藝參數以及實際運行工況信息,制訂針對性強、實用性強的維修保養流程,確保維修與保養技術能夠徹底治愈癥結,使機械設備恢復正常的運行狀態。
2.4 做好設備防腐管理工作,注重設備設計制造流程
受到水蒸汽、紫外線輻射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化工機械設備的外表面以及內部構件極易出現腐蝕現象,不但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生產工藝流程,同時增加了化工企業的維修成本,因此,為了降低設備腐蝕損失,應著重采取以下四方面有效措施。
2.4.1 狠抓設計源頭
化工機械設備的設計階段至關重要,為了增強設備的防腐能力,設計人員在制訂設計方案時,應著重考慮以下因素,第一是選用新材料,充分考慮材料的保溫性、耐腐蝕性以及材料之間的適應性,并對材料的適應能力進行試驗檢測,比如在高溫、高壓、高濕環境下,材料的性能是否發生改變,材料的內部結構是否發生變化,然后,設計人員根據試驗結果,合理制訂設計方案。第二是針對設備的組成結構進行認真分析和研討,尤其對設備縫隙部位,應采取焊封工藝,避免設備表面裂縫的產生,這樣,能夠有效防止腐蝕液的滲漏。第三是考慮一些先進的防腐工藝與方法,以降低設備腐蝕的發生幾率。
2.4.2 嚴把制造加工質量關
化工機械設備在加工制造前,技術人員應認真檢查所有原料的質量,對不符合質量標準的材料,堅決予以剔除。在設備焊接過程中,多數化工機械設備不能在焊接高溫環境下長時間停留,如果停留時間過長,設備表面極易產生晶間貧鉻現象,嚴重影響設備的整體質量。因此,技術人員在焊接作業時,應遵循“快焊接,快冷卻”的原則,避免貧鉻現象的發生。在選擇焊接方式時,不要采用十字焊接法,盡量減少焊接面縫隙的數量。此外,技術人員應高度重視設備襯里的防腐工作,對襯里的外觀質量、尺度、精度、膜厚、承壓能力等方面,制訂嚴格的質量檢查標準,以防止襯里出現腐蝕現象,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
2.4.3 注重巡檢質量
化工機械設備長時間在腐蝕介質中存在,與高溫、高壓、高濕的環境接觸密切,在這種情況下,就加快了設備的腐蝕速度,為了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設備管理人員在日常巡檢過程中,應仔細觀察設備的腐蝕情況,并根據檢查記錄結果,建立設備腐蝕情況檔案,將每一次巡檢發現的腐蝕問題,進行準確記載,如果發現設備的一些重點部位出現嚴重的腐蝕現象,維修人員必須及時向上級領導反應真實情況,同時,根據機械設備的應急維修方案,對腐蝕部位進行檢修,以防止泄漏等安全事故的發生[3]。為了驗證與考核管理人員的巡檢效果,設備主管部門應指派專人對管理人員的日常巡檢記錄進行檢查,并對設備的腐蝕部位進行復檢,將復檢結果與記錄結果一一比對,如果比對誤差值較大,則根據企業的獎懲機制對管理人員進行嚴肅處理。
2.4.4 重視維修效果
設備管理人員應及時對設備產生腐蝕的原因進行分析,在日常工作當中,經常督促設備操作人員及時清理設備表面以及容器內部的廢渣、廢液,對腐蝕的材料進行維護,如果發現特別嚴重的腐蝕材料,應當請示上級主管領導,對材料進行報廢處理,以免繼續使用時發生安全事故。此外,設備管理人員針對經常性更換的設備組件,應事先予以購置,提前做好采購計劃,防止設備出現故障時,未及時更換內部組件,而導致生產中斷,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
3 化工機械設備維修保養技術
3.1 日常保養
機械設備的日常保養也稱為例行保養,是指設備操作人員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后,對機械設備進行例行檢查,在設備運行時,利用眼看、耳聽、鼻嗅、手觸等直觀檢查的方法對設備的運行狀態做出準確判定,如果發現異常,應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每天下班前,設備操作人員應應及時清理設備表面的灰塵與油污,避免污垢堆積,影響設備的工作性能。
日常保養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第一點是機械設備動力傳輸裝置的潤滑情況,如果缺少潤滑油,應及時予以補充。值得注意的是,潤滑油應選擇性價比高,質量好的產品,以保證潤滑效果。第二點是對設備各個部位進行全面嚴格檢查,尤其是設備的保護裝置以及安全指示信號裝置,如果發現裝置異常,應及時更換相關組件,使機械設備能在安全工況下運行。第三點是檢查機械設備的螺絲接口等易脫落部位,避免機械故障與安全事故的發生。第四點是檢查機械設備的水、電、油、氣情況,如果發現原料缺失,應及時予以添補。
3.2 一級保養
一級保養是指化工企業根據不同種類的機械設備,制訂的在固定期限內實施的保養措施,通常情況下,一級保養的時間間隔為一個月。當機械設備運行一個月后,設備內部的各個組件容易出現松動、摩擦系數增加等現象,此時,化工企業可以根據一級保養計劃,對設備的運行參數進行檢查、故障排除以及保養等工作。一級保養結束時,需要由專業的技術人員對保養效果與質量進行檢查評定,并做好一級保養與質量評定記錄。一級保養的主要內容包括:設備內部螺絲等部位的加固處理,組件之間的間隙調整,設備內部主控件的全面檢查,如果發現構件老化,應及時予以更換。
此外,技術人員結合機械設備運轉狀況,實施解體拆卸檢修,并對油氈、濾清器、油線等部件進行全面清洗。機械設備的一級保養主要針對設備的磨損程度采取降損措施,將磨損系數降到最低值,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轉狀態。根據化工企業經營規模的大小,部分企業還制訂了季度保養計劃,只不過,這種頻繁的保養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因此,化工企業應衡量自身的經濟實力,制訂科學的一級保養計劃,確定保養效果好、資金投入少的保養時間間隔[4]。
3.3 二級保養
二級保養通常情況下也稱為年度保養,二級保養主要以機械設備維修為主,因為設備運行一年后,內部組件極易出現老化現象,或者受到高溫、高壓、高濕環境的影響,設備表面或者內部結構常出現腐蝕情況。二級保養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是針對機械設備,進行拆卸檢查,對故障點進行維修,對磨損或者老化嚴重的組件進行更換。第二是清洗油箱、水箱以及齒輪箱,并及時更換水及油料。第三是針對精密度較高的零部件,進行精密度檢測,如果發現精密度無法滿足標準要求,必須更換組件。第四是針對電機的配電線路進行全面檢查,查驗是否存在短路現象,保證電路的安全順暢傳輸。第五是對電器控制系統進行細致檢查,如果發現控制開關出現故障,必須及時予以更換。
4 結語
化工機械設備的安全高效運轉是促進化工企業經濟效益提升的動力源泉,因此,機械設備管理人員應當采取精細化管理模式,了解和掌握機械設備每一個運行階段的各項參數正常值,樹立責任意識、風險意識,利用先進的維修技術,科學的保養措施排除化工機械設備的故障隱患,助推化工企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愿景。
參考文獻
[1] 丁希平.化工機械設備管理及維修保養技術研究[J].化工管理,2019(27):139-140.
[2] 李凱.關于化工機械設備管理及維修的分析[J].商情,2019(33):206.
[3] 周燕.常見化工機械設備管理及維修保養技術探析[J].內燃機與配件,2019(14):196-197.
[4] 朱必俊.化工機械設備管理及其維修技術分析[J].商品與質量,2018(4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