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細秋
【摘要】教育改革是現階段初中英語教學不斷創新的推動力。目前,教師教學累,學生學習效果差及參與積極性不強等因素是導致初中英語教學效率和質量難以提升的根本原因。文章從師生行為的有效性層面分析了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提出了有價值的改革建議,強化學生學習效果。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師生行為;有效性;研究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師生行為的有效性對高效課堂的形成具有極大的推動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時刻注重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和教學經驗的積累,借助多種教學手段來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嚴格規范自身的教學行為,為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提升助力,讓學生能夠真正從中獲益,掌握英語學科的精髓。本文從初中英語課堂教師和學生的行為層面展開深度分析,并且提出科學有效的教學改進措施,強化學生英語知識和技能的儲備。
一、教師課前認真備課,做好教學準備工作
備課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依據,只有做好全面的課前備課才能真正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讓他們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教師備課環節極其重要,是提升課堂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自教育改革實施以來,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度剖析和挖掘,并且對重點與難點部分進行重點剖析,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展開更全面的備課,深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提出更恰當的教學方案,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就營造良好的氛圍。由于教學內容的差異性,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需要講究方法,以實際情況作為教學切入點,探討適合教材內容的教學模式,從整體角度進行教案的設計,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實現課堂效益的最大化,真正促進課堂教學活動取得更理想的成效。所以教師備課是初中英語課堂有效性的重要環節,學校與教師必須對此引起高度的重視,認真分析課堂活動中可能出現的情況,以知識點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設計適合學生的課堂教學活動及形式,推動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良好教學行為,為課堂教學奠定基礎。
二、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規范課堂學習行為
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主體地位,他們在課堂中的行為對自身的學習效率具有直接的影響。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指引,使其能夠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寵辱不驚,有條不紊地進行知識的學習和積累。教師的責任最為重大,需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對學生展開不同層次的教學引導:對于基礎知識儲備較差的學生,需要增加單詞量的累積;對于基礎知識儲備較好的學生,可以適當增加語法方面的知識。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這也決定了教師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學生。部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力難以集中,教師需要在了解學生實際情況的前提下,制訂適合他們的學習計劃和策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能夠約束自己,形成一定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素養,從而推動初中英語教學的不斷創新和進步。
三、教師完善教學行為,注重課后教學反思
有效教學是新時期初中英語教育改革的重點所在。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必須將有效教學作為教學活動開展的內在推動力。形成整套的教學策略對于教師而言是需要深思熟慮和嚴密思考的。從教學目標出發,針對教學活動采取一系列的教學策略,這種行為方式直接關系到最終的教學成果。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關注點在于教學效益,教師應當兼備時間及效益觀念,同時還必須具備反思意識,能夠不斷剖析自身教學行為的不足,認清教學中需要改進的部分,這樣才能在下一次教學活動中不斷完善自我。在教學模式研討的過程中,反思是每個教師必須要經歷的過程,教師對自身教學行為的關注和反思是教學的進步,深刻意識到教師行為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影響,從課堂教學活動的因素予以反思,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為之后的教學奠定基礎,提供參考數據,是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最重要的舉措。教師的教學反思和教學行為剖析是積累教學經驗和促使教學能力不斷進步的籌碼,所以教師的教學行為應當成為教師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要載體。只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約束內化自己的教學行為,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空間,才能大大改變學生學習能力不足的現狀,提升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四、創新教學手段,探索現代化教學新模式
以往初中英語的教學手段和形式比較單一,教師固化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是極為不利的。因而在教學活動中首先要改變教學理念,豐富教學形式和內容,增加多元化的動態教學,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目前多媒體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非常普遍,將傳統與現代教學模式更好地融合起來,增強課堂教學元素的多樣性,以網絡資源作為新知識輸入的平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能夠相互交流,創設更真實的語言環境,這些都需要網絡技術的應用及實踐,借助信息化手段實現高效課堂。針對重點與難點教學內容,必須要創新教學形式,吸收最先進的教學理念,營造更濃厚的教學氛圍?,F代化教學手段助力現代化課堂的形成,最終促進教學活動實現新的進步且產生更大的升值空間。多媒體能更直觀快速地呈現教學內容,也能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理解和內化,同時讓學生的學習行為得到一定的規范,井然有序的課堂教學必然能夠推動教學活動取得顯著的成效。教師需要不斷探索更先進的教學手段和形式,與時俱進,走在時代的前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這也是新時期初中英語教育改革的主體方向,使初中英語教學邁向一個新時期。
五、結束語
總體來說,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師生行為對課堂教學有效性具有極大的影響,需要不斷改變教學形式,創新教學內容,進一步促進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真正落實到位。文章對此展開了比較全面的論述和分析,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建議,以期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閆晶.額敏第一中學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現狀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2016.
[2]韋朝朗.初中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探索[J].中外交流,2016,(12):172-173.
[3]陳丹丹.初中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研究[J].求知導刊,2015,(14):140.
[4]時延倫.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反饋語的影響調查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