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熟英 杜成興 趙啟華 霍昕 楊迺嘉



摘 要:目的:研究炎可寧片的制備工藝。方法:采用單因素試驗對加水量、稠膏比重、混合制軟材時間、顆粒含水量進行篩選,從而選擇最優的工藝條件,制備炎可寧片,并進行質量檢查。結果:最佳制備工藝條件是黃柏浸膏及黃芩、板藍根浸膏的加水量為6倍,黃柏稠膏比重為1.16~1.25(80℃),黃芩、板藍根稠膏比重為1.16~1.30(80℃),混合時間確定為15min,顆粒水分在4%~6%之間,制得產品的重量差異及外觀、崩解時限、薄層鑒別及含量均符合藥典的要求。結論:制定的制備工藝可控,適用于工業化生產。
關鍵詞:炎可寧片;制劑工藝;質量檢測
中圖分類號:R2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23-0205-05
炎可寧片是由中藥黃柏、大黃、黃芩、板藍根、黃連五味中藥組方,經加工制成的片劑。具有清熱瀉火、消炎止痢等功效[1],主要用于急性扁桃腺炎,細菌性肺炎,急性結膜炎,中耳炎,癤癰瘰疬,急性乳腺炎,腸炎,細菌性痢疾及急性尿道感染。目前對于炎可寧片主要集中在其質量標準、含量測定[2-7]以及臨床上的聯合用藥研究[8-9],未見對炎可寧片的工藝研究。本實驗通過考察加水量對黃柏及黃芩、板藍根浸膏提取的影響;稠膏比重對混合效果的影響;混合制軟材的時間對黃芩苷含量的影響;顆粒含水量對壓片的影響,選擇最優的工藝條件制定可控的工藝參數制備炎可寧片。
1 儀器與材料
1.1 儀器
粉碎機GF300(上海天祥建臺制藥廠)、1000L直同提取罐(浙江溫兄機械閥業有限公司)、外循環雙效濃縮器WSX-1.0(浙江溫兄機械閥業有限公司)、醇沉罐CCG-1000(浙江溫兄機械閥業有限公司)、槽型混合機CH200A(江陰市華力干燥設備有限公司)、壓片機ZP-33(上海天和制藥機械廠)、崩解儀ZB-2(天大天發科技有限公司)、電子天平AUW120D(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譜儀SPD-16(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
1.2 材料
黃柏、大黃、板藍根、黃芩、黃連(購自貴陽濟仁堂)、淀粉、羧甲基淀粉鈉、硬脂酸鎂,均為藥用。
2 方法與結果
2.1 處方與制備工藝考察
2.1.1 處方
黃柏、大黃、板藍根、黃芩、黃連。
2.1.2 制備
以上五味,黃連、大黃粉碎成細粉;黃芩、板藍根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第三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稠膏;黃柏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第三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原生藥量的1.5倍,加入乙醇使含醇量為70%,攪拌,靜置,濾過,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與上述粉末及稠膏混勻,干燥,制粒,壓片,包糖衣,即得。
2.1.3 加水量的篩選
原片劑制備工藝除有提取次數、提取時間外,未明確給出加水量,故我們對不同加水量的黃柏干浸膏收率及黃芩、板藍根干浸膏收率進行了單因素試驗研究,結果見表1、表2、表3。
以上試驗數據統計分析結果,加水量對黃柏干浸膏及黃芩、板藍根干浸膏收率無顯著性影響,為了節約能源,降低生產成本,以6倍加水量為本工藝藥材煎煮的加水量。
2.1.4 稠膏比重的篩選
原制備工藝對稠膏比重未明確給出,稠膏比重,是制備工藝中重要的工藝參數之一,稠膏比重的大小,直接影響中間體的混合以及制粒效果(使軟材捏之成團,觸之即散),故通過目測法觀察混合物色澤的均勻性及制粒成形效果、以不同的稠膏比重對混合制粒效果的影響進行了試驗研究,結果見表4、表5。
試驗結果說明,黃柏稠膏比重在1.16~1.25(80℃)范圍,混合制粒效果較好,即:外觀色澤均勻,未見塊狀物,軟材捏之成團,觸之即散,制粒成形,鋪盤顆粒不變形,故將稠膏比重定為1.16~1.25(80℃)。
試驗結果說明,黃芩、板藍根稠膏比重在1.16~1.30(80℃)范圍,混合制粒效果較好,即:外觀色澤均勻,未見塊狀物,軟材捏之成團,觸之即散,制粒成形,鋪盤顆粒不變形,故將稠膏比重定為1.16~1.30(80℃)。
2.1.5 混合制軟材攪拌時間篩選
對混合時間進行了研究。試驗結果見表6。
試驗數據說明,混合時間10分鐘以上,黃芩苷含量均一,混合均勻,達到工藝要求,故本生產工藝混合時間確定為15min為宜。
2.1.6 顆粒含水量的考察
對顆粒含水量對壓片的影響進行了考察,結果見表7。
試驗結果表明,顆粒水分在4%~6%之間,顆粒流動性好;壓片不粘沖;片子外觀、重差在合格范圍,符合壓片要求,故本品顆粒含水量應控制在為4%~6%。
2.2 質量檢查[10]
2.2.1 重量差異
取炎可寧片素片20片,精密稱定總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別精密稱定每片的重量,每片重量與平均片重比較,超出重量差異限度的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所得結果如表8所示,20片的重量差異均小于±5%,重量差異合格。
2.2.2 崩解時限
取樣品6片,按照中國藥典2015版四部(通則0921)崩解時限檢查法中中藥糖衣片進行檢查,觀察其崩解時間。所得結果如表9所示,6片樣品均在1小時之內全部崩解。
2.2.3 鑒別
(1)稱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20ml,浸泡1小時,濾過,取濾液5ml,蒸干,殘渣加水10ml使其溶解,再加鹽酸1ml,加熱回流30分鐘,立即冷卻,用乙醚振搖提取兩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殘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領取大黃對照藥材0.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供試品4μl、對照藥材3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結果如圖1所示,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熒光斑點。
(2)取本品粉末0.3g,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其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鹽酸小檗堿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為展開劑,展開,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結果如圖2所示,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熒光斑點。
2.2.4 含量測定
(1)色譜條件:色譜柱:依利特Hypersil ODS2柱(4.6 mm×250mm,5μm),流動相:0.2%磷酸-甲醇(60:40)。檢測波長:280nm,柱溫:30℃,進樣量:10μl。理論板數按黃芩苷峰計算應不低于3000。(2)對照品溶液制備:精密稱取在110℃干燥至恒重的黃芩苷對照品適量,加50%乙醇制成每1mL含75μg·mL-1的對照品溶液,即得。(3)供試品溶液制備:取本品細粉(除去糖衣)0.1g,精密稱定,置100ml具塞錐形瓶內,精密加入50%乙醇50ml,稱定重量,超聲(功率260w,頻率40KHz)30分鐘,放冷至室溫,再稱定重量,用50%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4)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供試品中黃芩苷含量,測定結果見表10,色譜圖見圖3。
3 結論
(1)通過對吸水率試驗,結果顯示,板藍根、黃芩混合藥材吸水率為156%;黃柏藥材吸水率為118%。所以在第一次加水煎煮板藍根、黃芩時,應多加156%的水進行煎煮;在第一次加水煎煮黃柏時,應多加118%的水進行煎煮。(2)通過對工藝條件進行研究篩選并驗證,最后確定炎可寧片的生產工藝參數為:黃連、大黃粉碎成細粉;黃芩、板藍根加6倍量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第三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6~1.30(80℃)稠膏;黃柏加6倍量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第三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原生藥量的1.5倍,加入乙醇使含醇量為70%,攪拌,靜置,濾過,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6~1.25(80℃)稠膏,與上述粉末及稠膏混勻,干燥,制粒,壓片,包糖衣,即得。(3)混合制軟材為15分鐘時,黃芩苷含量均一,混合均勻,達到工藝要求;顆粒水分在4%~6%之間,顆粒流動性好;壓片不粘沖;片子外觀、重差在合格范圍,符合壓片要求。(4)通過質量檢查驗證上述工藝參數生產的成品,全檢符合企業內控質量標準,可用于炎可寧片的規模化生產。
參考文獻
[1] WS3-B-1368-9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S].第七冊,1993:104.
[2] 張軍榮,李建利.炎可寧片薄層鑒別及含量研究[J].四川中醫,2014,32(10):53-55.
[3] 陽明,雷小光.炎可寧片的質量標準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09,6(26):48-50.
[4] 姜范成,季雪,于遠洋,等.HPLC法測定炎可寧片中鹽酸小檗堿的含量[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27):94-95.
[5] 宋冬梅,顧承剛,吳寧,等.炎可寧片質量標準的建立[J].中國藥師,2011,4(4):569-570.
[6] 尹永芹,嚴優芍,沈志濱,等.炎可寧片中大黃5種蒽醌類成分的含量測定[J].中國實驗方劑學,2010,16(6):122-124.
[7] 黃燕萍.HPLC測定炎可寧片中鹽酸小檗堿、黃芩苷和漢黃芩素的含量[J].中國實驗方劑學,2012,18(20):97-99.
[8] 趙福伍.氧氟沙星滴耳液聯合炎可寧片治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處方藥,2018,16(8):72-73.
[9] 張賢.炎可寧片聯合左氧氟沙星治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療效觀察[J].飲食保健,2018,5(20):78-79.
[10]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四部[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