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有峰
[摘要]在人們生活水平獲得顯著提高以后,食物的含義發生了新的變化。食物不但要滿足人們的溫飽,同時也要保障健康與衛生。當前,很多地區都有著比較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這些污染會導致農作物不再安全;在農作物栽培中,為了防治病蟲害,往往會噴灑許多的農藥,農作物在藥物的污染下不再健康。當前農業種植過程中農藥殘留量高、肥料濫用以及土地污染問題嚴重影響了農作物品質,威脅到了人們的健康。為了提供給人們更安全的食物,就需要加強農作物種子的管理,做好農田以及作物管理工作,發揮無公害栽培技術價值與效益。
[關鍵詞]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S318[文獻標識碼]B
農作物無公害栽培技術包括栽培種子的選擇、病蟲害防治、農作物澆水、農田施肥、農田管理等內容。無公害栽培技術的應用為的是減少種植過程中,各種人工行為帶給生產環境的影響,以此保障農作物安全、品質和產量。在科學的管理技術與手段中營造安全、無污染環境,保障農產品具備無污染與環保屬性。該技術的應用,從某個角度來說是對農業生產的一種創新與改進。在農業生產生態化發展的過程中,可以保護農業可持續發展與創造更好的收益。
1 農作物無公害栽培技術
所謂的農作物無公害栽培指的就是利用科學的技術手段,選用優良品種,科學施肥與澆水,科學防治病蟲害,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程。首先是關于肥料方面。在生產中需要根據作物的栽培情況,尤其是土壤條件,確定肥料的種類與用量。其次關于病蟲害防治方面,要盡可能控制農藥使用量,可以選擇物理方法、生物方法等取代農藥,用人工捕捉、放入病蟲害天敵的方式控制農作物病蟲害,減少病蟲害帶給農作物產量的負面影響。做好土壤質量管理控制,這是保障農作物生產環境的關鍵步驟。
2 現階段農作物無公害栽培存在的問題
2.1 高農藥殘留量
在農作物的生長過程中,為了讓農作物能夠遠離病蟲害,創造健康生長環境,人們通常都會噴灑一定量的農藥。當有些生產者、栽培者在噴灑過程中用量過度,導致許多農作物的表面甚至內部出現了很高的農藥含量,這些農藥大多包含有毒物質。大量的農藥不僅會影響農作物養分價值同時也會損害食用者身體。這顯然是有違無公害農作物栽培初衷的。
2.2 濫用肥料
在農作物的栽培過程中,栽培者沒有充分理解無公害農作物栽培的定義,對于相關知識與技能的理解,不夠深刻與突出,因此在生產過程中濫用化肥,污染了土壤,降低了土壤肥力。甚至許多農作物在大量化肥的作用下,失去了原本的營養價值與病蟲害抵抗能力。
2.3 土地污染
當前,國內城鎮化腳步的速度越來越快,很多農作物生產地區的周圍都遍布著居民區與工廠。工廠生產排放很多的廢氣與廢水,這些廢氣與廢水加上周圍居民的生活垃圾,嚴重污染了農作物的生存環境,土壤的質量。比如很多居民隨意扔棄的電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這些重金屬會破壞土壤結構,降低土壤肥力,影響農作物的品質和產量。農作物在這種土壤上,失去了原有的生產能力,人們在享用這些食物的過程中,自身的身體也承受著巨大的負面影響。
3 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的應用
3.1 種子管理
為了突出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的價值,首先要做的就是優選種子,選擇具備一定病蟲害抵抗能力的良種。此外需強調的是,絕大多數病蟲害的出現都是因為種子本身帶有病菌。在種植這些農作物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發生大范圍病蟲害蔓延。所以種植前還要殺菌處理種子,避免發生病蟲害問題其次要精心選擇種植區域。在保障種子本身沒有病蟲害以后,要為這些種子選擇合適的種植區域,種植區域需要無污染,也就是周圍沒有工廠排放的污染、廢水,也沒有住戶隨意亂丟的垃圾。
最后做好種子貯藏工作。許多農作物在貯藏種子期間同樣也會生長,而病蟲害就會在這一階段中瘋狂蔓延。對此需要注意的就是合理選擇貯藏條件,這是減少與控制病蟲害的有效方式。以防播種后發生病蟲害。
3.2 農田管理
農作物無公害栽培有別于傳統栽培技術,這種無公害栽培技術對農作物的每一個栽培條件都有很高的要求,所有環節都需要體現高質量,才能夠最大化的發揮種子的作用。不論是哪一個步驟或是環節出現了問題,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都會受到巨大的影響。所以在實施農作物無公害栽培技術以后,除了要做好種子品種與質量的管理以外,也要合理施肥,提高農作物田間管理的質量,還要第一時間清理干凈所有的病株與殘苗。要利用這種技術減少病源,減少病蟲帶來的長時間影響。生長過程中加強田間衛生管理與控制,防止農作物病菌的肆意傳播。
近年來,設施農業逐步普及,為無公害農作物的種植,提供了有利條件。設施農業是利用工程技術手段和工業化生產方式,為植物生產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使其在最經濟的生長空間內,獲得最好的品質、最高的產量和經濟效益的一種高效農業。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不過,目前設施農業的成本比較高。
3.3 作物管理
首先要做好農作物施肥管理工作。肥料是農作物的糧食。農作物也需要充足和均衡的營養才能夠健康成長,肥料對于農作物而言有突出性影響。所以在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必須做好肥料使用種類和數量的選擇與控制。不同農作物養分需求的種類與數量都是不同的。施肥前需要根據土壤條件、農作物生長階段與品種確定肥料,要為種子選用合適的肥料,選用有合格證明、農業部推薦的肥料,控制好使用劑量。選用有機肥控制化肥使用量,確保農作物始終擁有無污染、健康的生長環境。
其次澆水管理。水是農作物的血液。澆水同樣需要做好管理與控制,澆水需要根據當地的降水量、季節、氣候條件確定。不同生長時期的農作物對水量要求是不同的。比如水稻生長早期需要非常多的水,如果在水稻早期生長階段出現干旱缺水問題,就需要用人工方式澆水,保障水稻擁有足夠的水量。控制水量,保證水質,確保農作物各個生長發育階段所需水分,使其健康生長。
最后要做好病蟲害防治管理工作。農作物無公害管理中,病蟲害問題的克制是十分關鍵的。生產中要研究好歷年病蟲害問題的主要影響以及發生規律。絕不能使用高殘留與劇毒類農藥應對病蟲害問題。要控制各種容易溶解的農藥使用量,防止土壤內部出現過高的農藥殘留量,確保農作物足夠安全。此外,應對農藥病蟲害問題的時候,可以選擇物理方法、如用光線,煙霧;還可以用生物防治方法,比如水稻中可以養殖一些青蛙,減少病蟲害帶給農作物產量的負面影響。
4 結語
在現代技術的推動下,如今農業技術已經變得非常成熟,農產品無公害生產與栽培勢必會對農業帶來巨大的影響,是一場新時期的農業革命技術。其對安全、健康的追求與人類社會發展的追求相符,是人類的最終選擇。從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當前農業種植中,無公害栽培技術仍存在一定的問題,有必要用更具針對化的手段應對與處理,這對推動我國農業發展,讓人們吃上安全、健康、無公害食物而言具有現實性意義與幫助。
[參考文獻]
[1] 王亞軍.農作物無公害栽培技術[J].吉林農業,2019(16):37.
[2] 白昌榮.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在農作物種植中的應用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9,39(12):126-127.
[3] 張敏.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的原則與技術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9,39(11):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