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琳



[摘 要]文章從產業規模、產業投入與產業產出三個方面,選取11個變量構建評價產業競爭力的指標體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對德州市的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在省內的競爭力進行了分析和比較,為德州市提高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的產業競爭力提供決策依據。
[關鍵詞]區域;產業競爭力;因子分析
[中圖分類號]F426.82 [文獻標識碼]A
德州市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的知名企業有四個:古貝春、禹王亭、洛北春和又一村,它們均創建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企業總資產都在億元以上,發展勢頭強勁。作為德州市“10+3”主導產業集群推進計劃中十大產業之一的農產品加工產業的一個分支,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已成為德州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特色產業。客觀認識德州市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在山東省內的競爭力,有利于德州市產業集群推進計劃的實施。
1 產業競爭力研究現狀簡述
關于產業競爭力的研究,有學者認為始于1776年亞當·斯密在《國富論》提出的絕對優勢理論;而最有影響力的理論,則是1990年邁克爾·波特在《國家競爭優勢》中創立的鉆石模型。
國外學者的研究以理論居多,而我國學者則注重產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金碚在《中國工業國際競爭力——理論、方法與實證研究》一書中將產業競爭力分為生產力和市場力兩部分,構建了工業品國際競爭力分析框架;芮明杰(2006)在鉆石模型的基礎上增加了知識吸收與創新能力這一因素,并認為它是發展產業競爭力的核心;也有學者將應用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的方法引入產業競爭力評價領域,如陳紅兒、陳剛(2002)從投入、產出兩個方面構建了區域產業競爭力的評價模型。
2 德州市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競爭力分析
2.1 指標體系的構建
區域產業競爭力是地區產業所具有的綜合運用當地生產要素獲得最大效益的能力,空間差異是地區產業競爭力比較的基礎。
我們選取山東省擁有知名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企業的地級市作為比較的空間差異基礎,共包含11個城市:德州、濟南、淄博、濰坊、臨沂、青島、菏澤、濟寧、泰安、煙臺和濱州。考慮到規模經濟和產業集群效應,我們用產業規模、產業投入和產業產出三個要素衡量產業競爭力。(見表1)
2.2 數據搜集與處理
我們分別從德州等11個城市的統計年鑒中搜集了2017年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相關數據作為原始數據,并依據會計指標計算公式算出了11個具體指標的樣本數據。為降低分析結果對變量量綱不同的敏感度,又對樣本數據又進行了標準化處理。
2.3 因子提取
運用SAS軟件進行相關矩陣主成分分析,根據特征值大于1且累積貢獻率大于80%的主成分保留準則,提取前三個主成分作為因子(見表2)。
2.4 因子命名
初始因子的各變量系數沒有明顯規律,為了對因子做出更具有實際意義的解釋,選擇正交最大方差旋轉法對公因子進行旋轉,得到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見表3)。每個因子只對應少數一個或幾個指標的因子載荷較大,結合專業知識,給三個因子命名。
第一主因子在X5流動資產凈值和X6年從業人員平均人數上有較大載荷,這兩個指標是從產業投入方面衡量產業競爭力的,且都是短期可變的生產要素,故命名為可變投入因子。
第二主因子在X1、X2、X3、X4和X9上都有較大載荷,X1、X2、X3屬于產業規模要素,X4固定資產凈值和X9流動資產周轉率兩個指標也都與企業的生產規模相關,故命名為產業規模因子。
第三主因子在X7總資產貢獻率和X10成本費用利潤率上有較大載荷,兩個指標分別反映企業全部資產的獲利能力和經營耗費所帶來的經營成果,都與企業的經營管理效果相關,故命名為經營績效因子。
2.5 因子得分與排序
將每個主成分對應的特征值在提取的三個主因子的總特征值中所占的百分比作為總因子中各個變量系數的權重,可得到總因子為:
將各樣本數據的標準化值帶入因子表達式,可計算出因子得分(見表4)。
無論是可變投入因子、產業規模因子還是經營績效因子,煙臺都穩居第一,青島位列第二,德州排名第三。在可變投入和產業規模方面德州的產業競爭力較前兩名得分差距較大,經營績效方面得分差距較小。
3 提升德州市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競爭力的對策建議
3.1 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產品成本
原始數據表明,德州的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的工業總產值不低,但規模以上企業個數相對較多,也就意味著單位企業的產出并不高;另一方面,德州該產業的成本費用利潤率較低,意味著可能存在生產成本較高的問題。結合此兩點,我們有理由認為德州該產業的企業多數還未達到規模經濟,所以,相關企業應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尋求企業投入產出的最優點。
3.2 提升品牌知名度,擴大銷售
無論是數據顯示的銷售費用較低,還是現實生活中看到的德州酒企廣告很少,抑或是外地人對德州名酒的聞所未聞,都表明德州相關企業在廣告投入方面存在不足,品牌知名度較低,故建議加大品牌宣傳力度,擴展產品銷售渠道。
3.3 政企協同,適度拓寬籌資渠道
德州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的經營績效因子得分較高,說明業內重點企業經營狀況良好,但與位列煙臺、青島的產業數據相比,德州該產業的資產負債率明顯偏低,表明企業舉債經營的能力有限,對外募集資金較少,阻礙了生產規模的擴大,故德州相關企業在保證經營績效的前提下可以適當舉債以擴大生產規模,政府也可給予優惠措施,促進酒企的擴大。
[參考文獻]
[1] 舒偉.簡述產業競爭力[J].當代經濟,2009(08).
[2] 劉小鐵,歐陽康.產業競爭力研究綜述[J].當代財經,2003(11).
[3] 芮明杰.產業競爭力的新鉆石模型[J].社會科學,2006(04).
[4] 陳紅兒,陳剛.區域產業競爭力評價模型與案例分析[J].中國軟科學,2002(01).
[5] 賈若祥.地區產業競爭力理論研究[J].資源·產業,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