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云峰 趙繁 朱子文 張元棟 鄭基 孫詩

[摘要]2018年5月對奉化區休閑漁業現狀經過調研,得出以下結論:(1)奉化區現有休閑漁業企業以及休閑漁船較少,難以滿足旅游高峰期時,游客的需求,而且漁船的設施條件與當地及周邊地區的經濟水平有一定差距,難以為游客提供高端的旅游體驗;(2)為合理利用當地旅游資源與漁業資源,經調查以及計算分析,認為可以適當增加休閑漁船;(3)奉化區發展休閑漁業后,能為其帶來大量且多方面的效益;(4)奉化區休閑漁業的發展,仍然需要政府的支持;(5)奉化區境內存在部分灘涂,建議經過環境整治后,適當發展“灘涂休閑漁業”。
[關鍵詞]休閑漁業;資源合理利用;“灘涂休閑漁業”
[中圖分類號]U698.6?[文獻標識碼]A
1 前言
休閑漁船是指從事垂釣、捕撈、采集等與漁業有關的休閑活動的船舶。如今近海漁業資源衰退,為充分利用漁業資源,提高水產品的經濟價值,休閑漁業作為一種比較適用的手段,開始飛速發展。對于這一新型產業,許多學者進行了研究:安然對休閑漁業相關立法做了探討,認為休閑漁業在國民休閑旅游中的熱度在不斷升高,應該根據實際所需確保旅游休閑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制定和有效實施;趙細康在2018年發表了《關于海洋旅游與休閑漁業發展兩點思考》,提出休閑漁業是第一產業,但是它的前景附加值是在第三產業,所以這是一個潛力很好的產業;劉毅研究了海洋旅游與休閑漁業相結合的可能性,提出擁有自身特色,才能長足發展;張英民、張廣海、丘杉、李忠偉和林麗金等人對各地休閑漁業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形勢做了研究,都認為休閑漁業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奉化區政府充分發揮當地地理位置、漁業資源和旅游資源優勢,著手調整漁業產業結構,通過推進休閑漁船產業的轉型升級帶動其它相關產業的發展,已成為推動旅游經濟提質增效、推進“全域旅游”建設的重要力量,所以有必要對其進行調研。
2奉化休閑漁業現狀
奉化區休閑漁船的主要作業地域為象山港內,海域地處象山港北岸中底段,海域面積87km?,海岸線總長53.4km,島嶼19座。有涉海鄉鎮3個、涉海行政村44個,全區景漁資源豐富,其類型主要為岸線資源、灘涂資源、海島資源、海洋漁業資源和濱海旅游資源等。
奉化區休閑漁船自2015年,創立了第一家莼湖翡翠灣海洋公園以來,目前休閑漁船增長速度明顯,總量持續攀升。截止2017年底,以海釣、籠壺等環境友好型休閑漁船,已達58艘,共計投入建設費用1172萬元,形成了以“產權國有、總量控制、租賃使用、統一管理”的運營管理模式。
現有的休閑漁業經營單位有莼湖翡翠灣海洋公園,為國有企業。從屬于鎮政府,由海洋漁業局審批,人民省政府進行管理,使用省政府批準的作業方式,作業區域為象山港大橋以西西至鐵獅涂附近。
其現有的58艘休閑漁船,其中48艘從事籠壺作業,10艘從事海釣作業。其余10艘由漁民轉產轉業過程中,變為海釣加體驗式籠壺的船舶。
每艘籠壺類船舶攜帶25個籠壺,船寬3m,游客9~10人1船,每次航程約3個小時。配置2位員工,即駕駛員與廚師各1名。為迎合旅游旺季,每年4-10月接待游客(見圖1)。
作為休閑產業的新業態,奉化休閑漁業發展規模呈現持續增長趨勢。區委、區政府立足莼湖鎮、裘村鎮以及松岙鎮等地特色漁業資源,加強高品位餐飲、客房設施建設,打造精品休閑漁業觀光旅游區。目前已落成翡翠灣游客集散中心,休閑漁船碼頭,停車場等基礎建設,已建造并投入運營休閑漁船58艘,租賃給失船漁民經營,由寧波市奉化翡翠灣海洋漁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截止2017年,共接待游客10萬余人次,休閑漁船出航航次8000余次,同比2016年增長42%,實現休閑漁船產值1300余萬元。
漁區景點經高標準開發建設,已具備一定的規模和能力。本區溪口蔣氏古居、雪竇寺、千丈巖、松岙的卓蘭芳故居、卓愷澤烈士墓、峰景灣旅游娛樂開發區、莼湖的懸山、鳳凰山獼猴養殖區、下陳培風塔、裘村鎮應家棚村的石城等十一大景點,豐富了休閑漁業資源,為本區休閑漁船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象山港內水域環境復雜,且存在一些地表徑流的入海口,使得水體營養豐富,從而經濟水產品種類繁多。
全區近海和外海是我國漁業資源比較豐富的漁場,按食用、藥用或宜于增養殖的優良品種和潛在品種計190種。它們在不同季節出現,形成四季可捕的漁汛。帶魚(Trichiurus lepturus)、大黃魚(Pseudosciaena crocea)、小黃魚( Pseudosciaena polyatis)、鰳魚(Ilisha elongata)等數種優勢經濟魚,既是海洋捕撈的主要對象,又是資源保護的主要品種。石斑魚(Epinephelussp)、褐菖鮋(Sebastiscus marmoratus)、黑鮸(Miichthys miiuy)、鯛類等島礁性種類,數量雖少,但品位高,生命力強,出口創匯和垂釣旅游價值大,是資源開發增殖的主要對象。常年有真鯛(Pagrus major)、褐鯧鮋、龍頭魚(Harpadon nehereus)、舌鰨(Cynoglossidae;tongue soles)和短蛸(Octopus ocellatus)等巖礁性魚類,都是刺網的主要捕撈對象。以及青蟳(Scylla serrata)、日本武士蟳(Charybdis miles)、日本對蝦(Penaeus japonicus)等蟹籠的主要捕撈對象。
3 對策研究
從奉化區的休閑漁業現狀來看,現有的規模及水平難以滿足游客的需求,需要在擴大休閑漁業規模的同時,結合自身優勢以及地方特色,發展“奉化特色”的休閑漁業。
圍繞建設以海釣、籠壺、刺網和休閑觀光等環境友好型休閑漁船四種產品為核心的象山港休閑漁船示范基地為目標,爭取在總量規模、產品結構、空間范圍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動奉化區休閑漁船跨越發展。
未來休閑漁業的總量規模需要持續擴大。短期目標是到2020年左右,休閑漁船達170艘以上,年均增長143%;其中,可以使游客快速流轉的籠壺/刺網漁船需要大力發展,以應對旅游旺季,經過計算,當前情況下,奉化區可以合理安排約150艘該類漁船。
同時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到2020年,奉化區休閑漁船產品結構需要更趨合理,不僅要有面向普通游客的一般產品,還要有高端消費的豪華服務,休閑漁船產品基本實現精品化。為了提供高水平的休閑漁業服務,休閑海釣漁船也需要適量增加10艘左右。
空間范圍也將更趨完善。從北到南鞏固形成覆蓋象山港的休閑漁船活動范圍,重點漁區依托水產體驗資源和島嶼觀光資源進一步增強產業集聚輻射功能。收入達4586萬元左右,年均增長15%左右;休閑捕撈漁船實現營業收入5089萬元,載客人數15.06萬人次,產業貢獻持續提升。
4效益分析
4.1 生態效益
休閑漁業的發展不但緩解捕撈漁民對漁業資源的利用,為捕撈漁民指引了生存的一條出路,減輕近海漁業資源的壓力,而且奉化區的休閑漁業作業方式為釣、籠壺、刺網等,均屬于環境友好型漁具漁法,對生態環境是基本無害的。而且相對于傳統的捕撈作業而言,收入更多,風險更小,形成一定的規模后,有利于奉化區捕撈漁民的轉型升級,減輕捕撈壓力。
4.2 社會效益
休閑漁業的發展不但有利于奉化區合理利用近海資源,可以帶動旅游服務業、工藝品加工、餐飲服務業等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提高了奉化區沿海居民的就業崗位,吸引了較多的流動人口,由此反哺休閑漁業,形成一條健康、有序的循環鏈,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4.3 經濟效益
休閑漁業有著高投入,高回報的特點。適當推進休閑漁業發展,帶來較為可觀的直接經濟效益。
5 分析與討論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當地居民普遍認為,奉化區在未來會大力支持休閑漁業的發展,使其形成一定的規模后,會促進當地經濟的長足發展。但是奉化區境內休閑漁業,仍然處于一種較為落后的狀態,并不能為游客提供高質量的休閑漁業體驗。針對以上幾點問題,提出意見如下。
5.1 強化管理
建立休閑漁船聯動管理工作機制。要求漁政漁港監督管理站對休閑漁船實行定期考核、定期評估,并將考評結果作為對休閑漁船后期調整的依據,同時要加強休閑漁船受讓單位資質審查,嚴禁靠掛行為。海洋與漁業行政執法大隊以旅游旺季、臺風期、重大節慶等為重點,采用海上與陸上、日常與專項、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方式開展休閑漁船作業的安全檢查,保證合法合規經營。船檢站將休閑漁船年檢與審批以及安全作業監管工作直接掛鉤,實行“違規作業休閑漁船船檢否決制”,嚴把檢驗關。
5.2 安全監管
加強對休閑漁船作業方式和作業海域的安全管理,圍繞漁船、活動區域、漁具等要素,建立休閑漁船海上遇險救助機制,以及漁船進出港報告、簽證制度,制定應對天氣、海況、火災以及運營過程中安全保障方面的應急預案。海洋與漁業局嚴格按照休閑漁船限人、限時、限作業方式、限線路、限掛標志以及限網目尺寸的“六限定”要求,開展“休閑漁船安全達標”創建活動,推進休閑漁船經營公司安全作業達標。相關部門協助漁業主管部門,依法履行休閑漁船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工作。重點突出休閑漁船經營公司法定代表人、休閑漁船所有人的安全作業主體責任,要求經營者做到按時年檢,在碼頭區域以及船上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執法部門應加強安全執法檢查,安裝監控設施、定位系統及配備救生設備, 對未達到要求的經營公司限期或停業整改、整頓。
5.3 行業引領
大力扶持有潛力有發展前景的優質 “休閑漁船公司”,使之成為特色顯著、主營業務突出的區域龍頭骨干,加速整個產業的優勝劣汰。培育扶持休閑漁船協會,探索實行“1鄉(鎮、街道)1協會”。依托龍頭企業,應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建設統一的休閑漁船、捕撈漁區、出航計劃時間、停泊點、從業人員以及游客數據庫,打造休閑漁船信息綜合管理平臺,全面推進休閑漁船信息化建設。
5.4 能力提升
加快發展高技術、高性能、高質量、高附加值的休閑漁船,分期、分批、有意識的淘汰效率差、超期服役、技術狀態不良、安全性能低的陳舊落后漁船,船用AIS避碰、定位儀以及行船記錄儀等安全設備安裝率達到100%,運營漁船、從業人員、游客實時動態監管;配備快艇、救援船及救生員,以提供救助等相關配套服務。對轉產轉業漁民優先培訓錄用,加強行業管理。休閑漁船營運及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基本形成高、中、低多種層次的休閑漁船發展模式,不斷創造休閑消費新需求,拓展休閑漁船發展新空間。
5.5 人員培訓
依托寧波市海洋職業技術學校以及其他高等院校,建立休閑漁船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加強對休閑漁船駕駛員、專用人員和安全管理員等的海上救生知識、消防設備使用技能以及急救基本技能的崗前培訓、在職培訓,實行持證上崗并定期審核,提高從業人員整體素質。通過各種會議、專題培訓、現場走訪等形式,深入開展休閑漁船安全作業知識、法律法規等宣傳教育活動,提高休閑漁船船員安全作業意識和遵章守紀自覺性。切實發揮休閑漁船協會的作用,為轉產漁民或從業人員提供“一對一,面對面”的作業禮儀、規范管理、安全技能培訓。
5.6 “灘涂休閑漁業”
在實地考察的過程中,發現奉化當地存在部分閑置灘涂。筆者認為,奉化可以將其合理利用起來,學習舟山市的秀山島,開辦滑泥主題公園等游樂設施,發展灘涂漁業,乃至“灘涂休閑漁業”。但是現有的灘涂地域,開發程度低、靠近河口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需要提前解決。同時,需要將灘涂中的有害生物盡數排除,確保游客安全;建立浴室、餐廳及旅社等其他相關設施。
[參考文獻]
[1] 安然.完善休閑漁業立法的思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19):190-192.
[2] 趙細康.關于海洋旅游與休閑漁業發展兩點思考[J].新經濟,2018(08):25-27.
[3] 劉毅.海洋旅游和休閑漁業合作與主題海島開發[J].新經濟,2018(08):33-34.
[4] 張英民.皖北地區休閑漁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8(16):261-262.
[5] 張廣海,盧飛.山東省休閑漁業區(點)分布特征與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漁業經濟,2018,36(04):29-37.
[6] 丘杉.港珠澳大橋與海洋旅游休閑漁業新時代[J].新經濟,2018(08):29-30.
[7] 李忠偉,余鵬,萬全.關于江蘇泗洪縣休閑漁業發展的探討[J].漁業致富指南,2018(12):25-28.
[8] 林麗金.海峽西岸地區休閑漁業發展探析[D].南寧:廣西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