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萍 李首涵
[摘要]對山東省現代農業示范區進行綜合發展水平評價,不僅有利于促進示范區發展,也有利于認清山東各地市農業現代化發展階段,促進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構建了現代農業示范區綜合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明確了具體評價方法和步驟,采用國家現代農業園區管理系統中山東各示范區上報的數據,對2010年以來山東省各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綜合發展水平進行了評價和分析。結果顯示,山東各示范區發展階段呈現一定的地域差異,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民人均純收入與示范區農業現代化發展程度均呈正相關關系。
[關鍵詞]現代農業示范區;綜合評價;地域差異;山東
[中圖分類號]F840.6[文獻標識碼]A
建設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要部署,其發展以現代農業發展理念為指導,以現代科學技術和物質裝備為支撐,集中體現產業布局合理、資源利用高效、供給保障安全、組織方式先進、綜合效益顯著等現代農業優勢和特點,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起到“排頭兵”、“試驗田”的示范帶動作用。
農業農村部為貫徹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自2010年以來,先后分批次劃定了多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截至2017年底,山東共獲批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18個,總體發展態勢良好,一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起到了引領和示范全國的重要作用。根據趙文英等(2018)通過建立灰色關聯度-主成分分析模型對全國31個省市2016年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的實證結果,山東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最高,排名第一。根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農業現代化理論與政策創新團隊(2017)完成的《全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評價報告(2016)》的評價結果,農業現代化水平最高的省市為上海,評價分值為76.61;第二名為江蘇省(76.43),山東省位列第三(72.11)。
為了深入分析山東省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綜合發展情況,進一步發揮好示范區的示范帶動作用,本文參照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農業現代化理論與政策創新團隊(2017)關于全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評價的研究成果,并結合中國農業農村部關于《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水平監測評價辦法》設計了山東省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綜合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以地市為評價單元,對全省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綜合發展水平進行了量化分析。
1 評價指標選取及評價體系設計
為了能夠客觀、有效地評價山東省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綜合發展水平,本研究從物質裝備、經營管理、農業產出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四個方面展開評價分析。
對示范區農業現代化物質裝備水平的評價,主要選擇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發展水平來衡量。
對示范區農業現代化經營管理水平的評價,主要選擇農業規模化經營發展水平、農業標準化發展水平、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農業組織化發展水平和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發展水平等五個方面來衡量。其中,農業規模化經營發展水平以土地適度規模化經營比重指標計算,農業標準化發展水平以“三品”認證農產品產量比重指標計算,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以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值指標計算,農業組織化發展水平以農戶參加農民合作社比重指標來計算,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發展水平以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占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的比重指標來計算。
對示范區農業產出水平的評價,主要選擇糧食生產發展水平、農民收入水平、農業勞動力生產水平和農業土地生產水平四個方面來衡量。其中,糧食生產發展水平以糧食總產相對于最近五年平均值的年均增幅指標計算,農民收入水平以農民人均純收入來衡量,農業勞動力生產水平以該地區農業平均勞動生產率來計算,農業土地生產水平以該地區農業土地產出率來計算。
對示范區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的評價,主要選擇耕地保護水平和水資源利用水平兩個方面來衡量。其中,耕地保護水平以該地區耕地保有率指標計算,水資源利用水平以該地區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指標來計算。
2 數據來源與評價方法
2.1 數據來源
本文全部數據均來自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在農業農村部的示范區管理系統中的上報數據(2010-2017年數據)。山東省18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分別是:山東省威海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山東省東營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山東省萊州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山東省沂水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山東省章丘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山東省金鄉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山東省聊城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山東省莒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山東省巨野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山東省濰坊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山東省德州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山東省棗莊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山東省青島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山東省博興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山東省招遠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上述18個示范區全面覆蓋了山東省16個地級市,其中濱州市、煙臺市分別有2個示范區,為便于評價結果在地級市之間區分,本文對濱州市和煙臺市各自的2個示范區各指標值分別進行加和取平均值后,代表各自地級市使用。因此,本文評價的山東省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共16個,每個地級市一個,簡化起見,后文用地級市名稱代替示范區名稱。
2.2 評價模型
本文對山東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綜合發展水平的評價采用多指標綜合測度法,各個評價指標權重由技術、管理、政策等方面專家分別打分,加權平均確定。其數學表達式為:式中:AMLi為示范區發展水平綜合指標,Wi為指標權重,Xi為指標計算值,n為指標個數。
2.3 評價步驟與方法
基于構建的上述指標體系和評價模型,對山東省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綜合發展水平的評價步驟如下。
第一步,參照國際經驗,并以我國2035年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2050年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目標為標桿,結合當前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發展水平及發展趨勢,設定各項發展評價指標在農業現代化基本實現和全面實現階段的得分目標參照值。
第二步,利用各示范區上報的各項指標現狀值,通過評價模型計算得出各項指標的實際得分值和該示范區綜合發展水平的實際得分值。各指標實際得分值測算方法為:其現狀值與全面實現現代化目標值的比值乘以權重。指標現狀值超過全面實現現代化目標值時記滿分,為負值時記零分。其中,耕地保有率指標,現狀值達到100%得7.5分,每降低1個百分點扣1分,等于或低于92.5%時得分為零;糧食年增幅指標得分=5+0.5×權重值×現狀值/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指標現狀值超過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時記滿分,若為零或負數,得分記為5分。
第三步,將各示范區、各指標的實際得分值與設定的得分目標參照值進行對比,得出該示范區所處的發展階段。
2.4 示范區綜合發展水平的階段劃分
根據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和農業發展的特點,將山東省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綜合發展水平劃分為發展起步階段、轉型跨越階段、基本實現階段及全面實現階段。各階段的邊界值根據計算得出的現代農業示范區綜合發展水平得分值來區分不同發展階段,如表2所示。
3 結果與分析
通過上述農業現代化綜合發展水平計算方法及數據,計算得出山東省16個現代農業示范區2010-2017年綜合發展水平結果(見表3)。
3.1 山東省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發展歷程及時空分布
從表3可以看出,2010年山東省全部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就已經進入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轉型跨越階段,但各地市農業現代化發展不均衡。其中,臨沂市、聊城市、日照市、菏澤市、德州市發展較慢,仍處于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起步階段。2014年,山東省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已經全部進入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轉型跨越階段;同時,2013年威海示范區率先發展進入農業現代化基本實現階段,2014年,東營、煙臺和濟寧三個示范區進入農業現代化基本實現階段。2015年,山東省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整體發展進入農業現代化基本實現階段。截至2017年,威海、東營、煙臺、泰安、濟寧、日照、淄博、德州、棗莊、青島等示范區先后進入農業現代化基本實現階段,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從各地市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綜合發展水平來看,盡管農業現代化水平多數表現出不斷上升趨勢,但也存在較大的區域差異。2017年,農業現代化水平最高的是煙臺示范區,德州示范區排名第二,其他示范區依次為青島、東營、威海、濟寧、棗莊、日照、淄博、泰安、濰坊、濱州、濟南、聊城、臨沂和菏澤。目前,煙臺、德州、青島、東營、威海、濟寧、棗莊、日照、淄博、泰安等10個示范區已經發展到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階段,濰坊、濱州、濟南、聊城、臨沂和菏澤6個示范區已經發展到轉型跨越階段。
總體來看,山東省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已經發展到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階段,并且已經接近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上限值,表明山東省的示范區在農業現代化投入、產出、農業經濟水平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農業現代化發展已經進入穩步上升時期。
3.2 評價結果分析
3.2.1 山東省各示范區綜合發展水平呈現一定地域差異。從區域來看,魯東地區、魯北和黃河三角洲地區現代農業示范區綜合發展水平相對較高,魯中南地區現代農業示范區發展處于中游,魯西南地區發展相對滯后。從2017年示范區發展水平測算數據來看,魯東地區的煙臺、青島、威海分別位列第1、3、5位;魯北地區的德州排在第2位,黃河三角洲地區的東營排在第4位;魯中南地區的濟寧、泰安、濟南分別排在第6、10和13位;魯西南地區的聊城、臨沂和菏澤分別處于第14、15和16位。
3.2.2 多數示范區高標準化農田占比與示范區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之間存在一定正相關關系。2017年山東省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高標準化農田占比與示范區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具體比較分析見圖1。
由圖1可以看出,威海、東營、濟寧、泰安、濱州等示范區農業現代化水平相對較高,而其高標準農田占比相對較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些地市的非大田作物發展較好。聊城、菏澤、日照等示范區高標準農田占比相對較高,而其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相對滯后,也反映出這些地區大田作物發展較好。
3.2.3 農民人均純收入與示范區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之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系。2010年以來,山東省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民人均純收入與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之間的具體關聯關系見圖2。2017年山東省各示范區農民人均純收入與農業發展現代化水平間的關系如圖3所示。從圖2和圖3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示范區的農民人均純收入與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
[參考文獻]
[1] 趙文英,付仁玲,何佳琪,等.我國各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綜合評價[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8,39(12):94-100.
[2]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農業現代化理論與政策創新團隊.《全國農業現代發展水平評價報告(2016年)》[R].中國農業科學院,2017年11月,中國農業農村部網站:http://jiuban.moa.gov.cn/fwllm/hxgg/201711/t20171117_5903945.htm.
[3] 農業農村部.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水平監測評價辦法(試行),農業部辦公廳,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