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興芬 魏家寧 賈荷陵 劉書忠
[摘要]隨著老齡化的加劇,老年文化產業的發展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基于調查問卷,從老年人口特征、消費投入、娛樂參與等幾個方面調查山東省老年文化產業的發展,探討了人口老齡化對文化產業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文化產業;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情況日漸加劇,已經影響到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老年人有更多的休閑時間,因此隨著老齡化趨勢的發展,老年文化產業的發展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有關人口老齡化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引起廣大學者的關注,如:杜鵬,等研究2005年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汪三貴,等對人口老齡化及農村的人口貧困問題做過研究;王澤強研究了城鄉人口遷移對區域人口老齡化的影響;文化產業相關問題也有不少學者曾經做過相應的研究。但作為人口老齡化與文化產業結合的老齡文化研究的相關研究很少。隨著老齡化的加劇,老年文化產業的發展也應該引起廣大研究者的關注。本文在調查問卷的基礎上,對山東省老年文化產業的發展進行調查,探討了人口老齡化對文化產業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1 數據來源及研究方法
文中有關山東省人口年齡的數據主要來源于近些年的人口普查數據;山東省文化產業發展的數據,主要來自于山東省統計信息網,論文調查的數據來自于調查問卷,發放調查問卷并回收統計整理,走訪社區進行調研記錄等方式獲得。
本論文主要采用調查法和統計資料的方法進行,而調查法中主要采用了調查問卷的方法,發放調查問卷,整理問卷資料得出研究結論。并且針對特定人群,采用走訪記錄、訪談調查法等調查方法進行調查。本研究共發放調查問卷300份,回收問卷300份。
2調查對象的概況
調查者的年齡主要限于55歲以上人群,主要分為55~60歲、60~65歲及65歲以上人群,其中55~60歲人群占所調查人數的31.7%,65歲以上的人群占調查人數的34.7%(表1)。
本次調查的人群的受教育水平總體比較低(表2),其中32.7%的人群未受過多少正規教育。小學文化水平的人群占到34%,其余為中學及其以上的水平。
從受訪者的居住地的分布看(表3)本次調查的人群主要集中分布在農村及周邊的城鎮,城市人群僅占33%。
從以上三項數據可以看出本調查人群主要集中于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調查人群的受教育程度保證了平均性,受調查人群的居住地也分散于城市、鄉鎮、農村等,保證了調查人群具有典型性及代表性,進一步保證了本論文結論的客觀性準確性。
3 調查結果分析
3.1 消費項目的情況分析
300名受訪者中,可能受文化程度的影響,僅有38位有讀書看報的習慣,僅占受訪者的12.7%,有109位受訪者基本從不閱讀,51%的老年人也會在日常生活中偶爾閱讀書籍報刊(表4)。從研究結果看,受教育程度與受訪者的閱讀習慣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受訪者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養成看書看報的習慣。當然,一些受訪者也表示當下的讀物滿足不了他們的閱讀需求,他們主要通過訂閱報刊的形式獲得讀物。
雖然一些老年人受教育程度低可能影響了閱讀習慣的養成,但調查發現絕大部分中老年人都有收聽廣播的習慣,不聽廣播的受訪者僅占15%(表5),大部分受訪者把收聽廣播當作休閑打發時間的方式,占到了51.7%,受訪者中有20%以上的中老年收聽廣播的時間較多, 已經養成收聽廣播的習慣。
相對于收聽廣播,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絕大多數受調查的中老年人都有收看電視的習慣,占到83%,只是每天收看電視的時間有差異(表6)。每天收看電視的時間保持在一個多小時及以上的中老年人占到了65%以上,甚至12%的受訪者表示每天看電視時間超過3小時以上。調查還發現,受訪者認為電視臺所放的電視節目適合老年人收看的偏少,這或許是一些老年人看電視時間較短的一個主要原因。
3.2 休閑娛樂情況分析
電影再也不是年輕人的消費項目,據調查,隨著視野的開闊和經濟發展, 一些老年人開始對電影有一定需求,據調查,雖然僅14.3%的受訪者有定期觀看電影的習慣(表7)。隨著人口的老齡化的到來, 對電影市場的發展也帶來了新的挑戰。電影業如何迎合人口老齡化,開拓老年人的電影市場電影產業從業者思考的。
關于去劇院演出,有41%的受訪者表示從來沒有去過劇院看演出,僅29%的受訪者表示會定期去觀看劇院演出。這可能跟受訪者群體的區域性有關,本研究的受訪對象主要集中在農村和城郊,這種情況會影響到調查的數據。但是調查中也發現一些老年人對劇院演出還是很感興趣的,特別是對我國的傳統戲曲藝術感興趣者較多,因此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農村的劇院演出業務的發展前景良好 。
近年來旅游業也開始蓬勃發展,調查發現,18%的老年人表示自己幾乎不旅游,僅有14%的中老年人表示每年出游,另外33.3%的老年人表示會有出游計劃(表9)。 老年人休閑時間多,因此隨著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群將會成為旅游業的巨大消費人群,開發老年人旅游線路成為旅游業發展的課題。
3.3 受訪者文體參與分析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擁有健康的身體,體育鍛煉成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調查(表10), 62.3%的受訪者會有參加娛樂活動,比如健身器材、跳廣場舞等,絕大多數老年人都養成了鍛煉身體的習慣。僅有22.7%的受訪者的文體活動豐富多彩,比如健康騎行、定期健身或游泳等活動。
近年來,全國各地城鄉廣泛興起廣場舞熱潮,引領了中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尤其是對于一些中老年婦女,跳廣場已經成為她們生活的一部分。 這也促進了與廣場舞相關產業的發展,比如音像制品產業,服裝設計業等產業的發展,同時調查發現,農村尤其是較偏遠的地區健身場所和健身器材相對缺乏,也側面說明健身器材產品有著巨大的消費潛力。
3.4受訪者文化投入情況
通過以上數據的對比分析,據調查發現(表11),有88%的受訪者通過旅游、觀看劇院演出、健身等形式有一定的文化消費的投入,其中22%的受訪者休閑時間多或其他原因參與的文化活動較大,對于文化投入較多;同時有12%的受訪者表示缺乏對文化生活的認識,這或許與受訪者本身特征有關,文中受訪者的群體主要是文化程度不高,而且多數居住在農村,需要加強對他們的引導。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多,充實老年人的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也是重要的課題。
4 結論和政策
4.1 結論
通過以上的調查分析,研究發現:由于受文化水平及居住環境的影響,文化娛樂消遣的項目較少,絕大多數參加體育鍛煉,但是鍛煉的種類單一,對于新興的娛樂活動的參與性不高,文化消費投入不多,娛樂消費投入的整體水平較低。
4.2 對策
針對所得問卷分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改善老年生活,進而發展老年文化產業。
一是積極增開一些與老年人有關的廣播電視頻道及節目,比如戲曲,養生之類的節目;增設老年文化娛樂等有關的報刊,開辦老年讀物或老年專欄,適當調大印刷字號以適合老年人閱讀。
二是積極發展老年旅游業,刺激老年人消費。如旅游路線的開發、住宿飲食、交通運輸等方面應針對老年人群合理設計;開發適于老年人群的旅游服務產品,比如“夕陽游”“伴老游”等項目。
三是鼓勵老年人走出家門,積極引導老年人群參與文化娛樂活動中。如興建 公園廣場等。
四是改善農村老年人群的醫療衛生條件,提高農村老年人口的生活補貼,縮小城鄉差距。
[參考文獻]
[1] 杜鵬,翟振武,陳衛.中國人口老齡化百年發展趨勢[J].人口研究,2005,29(6):90-93.
[2] 汪三貴,王瑜.人口老齡化與人口流動背景下的農村老年貧困[J].農業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4):1-8.
[3] 王澤強.鄉—城人口遷移對農村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基于“年齡—遷移率”的定量分析[J].西部論壇,2011,21(6):27-33.
[4] 熊澄宇.世界文化產業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5] 石杰,司志浩.文化創意產業概論[M].北京:海洋大學出版社,2008.
[6] 榮躍明.超越文化產業:創意產業的本質與特征[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4(5):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