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摘 要]農作物的生長離不開水的灌溉,而且整個農業都會使用大量的水資源,但是由于目前我國的水資源極度缺乏,所以需要引入農藝節水技術,通過使用這個技術來有效地避免水的浪費,但最根本是要需要培養農民使用農藝技術的意識,加強培訓他們使用這項技術。本文主要從為何需要向農民培訓農藝技術和采取哪些具體措施來進行培養這兩個方面,對農業引入農藝技術具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培訓;農藝技術;具體措施
[中圖分類號]S-4 [文獻標識碼]A
憑借農藝技術可以有效地節約農業用水這一優勢,引起了從事農業人員的廣泛關注,當然對農民進行現代農藝技術培訓也得到了各方的積極響應,但一樣引入深思的還有如何開展這一舉措,如何結合實際情況對農民進行有效的農藝技術培訓了,這篇文章具體研究這個問題并給予了相應的解答。
1 對農民群眾展開農藝技術培訓的作用與影響
1.1 有利于提升農民的綜合技能
社會在不斷地變化著,人們的知識庫需要不斷地更新,農民階層不僅作為我國的基層還關系著國民溫飽問題,因此農業引進或者研發出比較先進的技術,需要對他們進行培訓,讓他們不斷學習新事物,提高他們的綜合技能,擴展農民的知識面。在不斷學習新技術的過程中,激發他們對農業工作的熱情,讓他們更加重視技能培訓,同時還能幫助他們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農作物的生產。總之,進行農藝技術的培訓在提升農民的整體素質上有積極的作用,讓更多的農民了解到社會的變化,開闊了眼界,提升了個人的知識水平,同時也為農業市場增加了一些競爭力。
1.2 促進農業與時俱進的發展
引入農藝技術,不僅僅可以節約農業用水量,同時也使得農業緊跟時代的發展。對農民進行有效地農藝技術的培養,讓更多農民了解并學會了這項技術,從根本上提升了整個農業的生產,提升了它的市場競爭力,同時也激發了農業部門不斷地研發與更新新的技術,讓農業發展能夠符合當下社會或者人民的需求。
如今是一個網絡遍布全球的社會,因此對于農民的農藝技術的培訓也離不開網絡,便使得這項培訓更加具有現代化與個性化,避免了培訓的枯燥性,引起了農民的好奇心,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這項培訓中,激發了他們積極的學習,有利于農業的不斷發展,同時在潛意識下也培養了他們對于網絡的好奇心。
2 對農民進行農藝技術培訓的具體措施
目前,相關部門對農民進行農藝技術培養的意識還比較淺薄,相應的措施與政策還不是很健全,農民的積極性都不是很高,因此為了改善這些問題和提高對農藝技術的培訓,提出了下面一些措施:
2.1 調動農業各界的積極性
需要先從相關部門入手,積極地編寫與完善關于農藝技術培養方面的制度,上級領導做好示范后就是讓農民對培訓產生積極的響應,讓他們愿意投身于培訓事業中,調動他們積極學習農藝技術,化被動性學習為主動性,從而更好地了解到農藝技術的知識。
具體需要培訓老師做好事前的培訓工作,不僅僅要了解到每個農民的學習情況,而且結合實際的農業發展對他們進行培訓,讓農民能夠快速上手,培訓的實際內容能讓他們覺得簡單易懂,讓他們更加有興趣的了解和學習這項技術,同時還需做培訓之后的反饋與總結,讓學習者了解到自己的學習狀況,活躍整個培訓的學習氛圍,增加他們對農藝技術的學習動力。
2.2 合理的改善培訓老師的福利待遇
對農民進行農藝技術的培訓過程中,有關部門會對培訓老師進行一定的考核,主要從培訓老師掌握的專業知識技能與他們的實際操作的情況這兩方面進行考核,考核的最終結果決定了培訓老師的具體薪資,但是僅僅憑借這兩個方面就決定了他們的薪資是很粗略的,不能體現考核的公平公正,無法全面地了解培訓老師的整體實力與水平,降低了培訓老師對工作的負責態度,進而使得農民學習性降低。因此為了改善這一問題,有關部門應該合理地提升培訓老師的福利待遇與完善考核制度,需要建立一個完整的評價體系,例如:培訓老師對農民進行一段時間的培訓之后,可以對農民使用農藝技術的熟練程度進行考核,從而可以體現培訓老師傳授時的方式是否有效,傳授技能之后是否對農民使用這項技術產生了作用,根據這種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看出一個培訓老師的整體水平。此外,培訓老師想要提高自己的職位,而獲得更好的薪資待遇,也需要從培訓工作入手,讓他們對培訓工作更加上心,更加負責。
2.3 加強對農民的培訓考核工作
農民真正學習到了農藝技術的直接表現可以通過對農民進行相應的考核,只有通過考核而且得到了相應的資格證書才能繼續學習其他新的技術,考核時不僅需要知道農民掌握農藝技術專業性知識的情況,同時需要著重考核他們實際運用到農業上的具體情況。總之,需要全方位地對農民掌握農藝技術的情況進行考核,讓他們真正地了解和學習到這門技術,側面地促進農業的發展。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后,培訓老師能夠很清楚的明白每位農民的學習狀況,知道哪些人學習技術更快,更有效率,那么老師可以挑選出這些掌握快的學生,傳授他們更多的知識,實現分班教學,為每一位農民創造學習的機會,活躍他們對農藝技術培訓的積極性,更加體現農藝技術培訓的作用性。
2.4 使用不同的措施方法
為了體現他們對農藝技術真正的掌握和操作情況,不僅需要讓他們進行實際的操作,而且還需要不斷改善與更新培訓時的方式方法,讓培訓更加有效,促進農業各界對技術培訓的重視度。①具體情況具體引入實例。改善培訓的方式需要培訓老師根據當前課上的內容,引出相應的實際事例,讓農民能夠更加具體地學習到這個內容,需要針對農民的整體學習情況,提出適應的方式,將培訓的效率提高到最大。②新舊方式結合。培訓老師在做培訓時可以結合傳統的方式,讓傳統優良的方式同現代技術相結合,通過運用不同方式的組合對農民傳授培訓的知識,使得培訓的方式得到改善與創新。③讓農民承擔起主要的作用。培訓老師可以最大限度地讓農民自己去操作這項技術,學會以農民為中心,培訓老師為引導的方式,激發他們主動去學習這項技術,活躍整體的學習氛圍。④加強實際操作。對農民進行農藝技術的培訓時過多的側重于講解專業知識,采用的培訓方式是課堂教學,最終的考核是通過做紙質題,但是我國農民的人口占很大的比重,從而加大了培訓班的人數,因此實行課堂教學很難真正落實到這項技術的傳授,讓農民真正地學習到這項技術,所以有關部門需要多采用課外實踐的方式,讓他們親自到農地進行實際操作,讓培訓老師真正了解到他們具體的掌握情況。⑤除此之外,培訓時,播放農藝技術的整個實施過程與注意事項,引起農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對這項技術的廣泛討論,培養他們對農藝技術的學習主動性。同時可以邀請其中的培訓人員進行實際的操作,讓下面的人指出他們的不足,讓他們更好地發現操作問題。
3 結語
本文不僅提出了對農民進行有效的農藝培訓的好處,而且還為如何對農民進行培訓提出了一些具體措施,了解到目前有關部門對農業技術培訓的不足之處,對農業技術培訓進行了思考與研究。綜上所述,農業想要不斷地發展,不僅需要不斷地引進和研發出新的農業技術,更需要落實到每個農民的身上,讓他們真正地學習到技術,切實地了解到社會的發展,進而減輕自己的負擔和提高工作效率,讓農業能夠收獲更多的競爭力,促進農業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丁佳平.鄉鎮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吉林農業,2013(06).
[2] 姜春云.以生態文明引領農業、農村發展[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4).
[3] 陳宗麗.農民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研究[J].寧夏農林科技,2012(03).
[4] 張三炳.淺談如何加強農民現代農藝培訓[J].學周刊,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