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慧斌 孟晶晶
[摘 要]在我國南方廣大濕熱地區的梅雨季節,住宅室內地面泛潮問題一直影響居民室內環境的衛生條件,影響住宅圍護結構的耐久性和保溫性。通過分析發現高溫高濕的氣候因素、地面材料過大的熱惰性以及不合理時段的自然通風是濕熱地區住宅室內地面泛潮產生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室內地面泛潮防控措施,如空調防泛潮、熱惰性小的材料或多孔吸濕材料作地面面層、架空層或空氣間層防泛潮,以及合理組織間歇通風,可為濕熱地區住宅室內地面泛潮的防控技術提供借鑒。
[關鍵詞]濕熱地區;泛潮;成因;防控措施
[中圖分類號]TU111.43 [文獻標識碼]A
在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處于濕熱氣候區,由于受到濕熱氣候的影響,在春末夏初之際,南方廣大地區會出現前后持續常達一月之久陰雨連綿的梅雨時節。在此時段,處于自然通風的房屋內一般普遍會產生季節性的地面結露現象,俗稱“地面泛潮”,尤以首層地面最為嚴重。地面泛潮造成的室內潮濕,不僅使放置于地面上的家具等物品發霉變質,而且極易引發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嚴重影響居民的身心健康。因此,深入認識濕熱地區住宅室內地面泛潮現象及其危害,探究地面泛潮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泛潮防控措施,進而為人們提供舒適、衛生、健康的室內環境就顯得尤為重要。
1 室內地面泛潮及其危害
1.1 室內地面泛潮現象
我國南方廣大濕熱地區,在梅雨季節時,對于居住建筑室內地面出現的泛潮問題,其本質是一種季節性的大強度差遲凝結現象。即當春末夏初時,室外空氣的溫度及濕度都驟然增大,而住宅室內地面溫度,由于地面熱容量大而導致熱惰性強的影響,其上升速度緩慢,在上升過程中,室內地面溫度較室外空氣溫度要滯后若干時間,此時室內地面溫度,尤其是與熱惰性很大的大地連接的首層地面溫度,極易出現低于室外空氣露點溫度的情況,當高溫高濕接近飽和狀態的室外空氣,掠過低于室外空氣露點溫度的室內低溫地面時,必然會發生大強度的地面凝結,形成大面積凝結水,致使室內潮濕。
1.2 室內地面泛潮的危害
1.2.1 影響室內衛生條件。住宅室內地面泛潮嚴重時,地面淌水,終日不干,地面濕滑給居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行動不便。室內過高的濕度會對人產生悶熱等不舒適感,影響人的情緒,再者若常住在地面潮濕的房屋內,極易引發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嚴重影響居民的身心健康。另外,潮濕的房屋還易滋生霉菌及其它微生物,大量的霉菌等細菌將會散布到室內空氣中及物品上,促使物品變質,使室內空氣質量變差,危害室內環境衛生和人體健康。
1.2.2 破壞建筑圍護結構的性能。建筑圍護結構材料受潮后,可能導致材料的機械強度降低,產生破壞式變形,有機質材料還會遭致腐爛脫落,從而降低建筑圍護結構的使用質量,影響房屋的耐久性。另外,若建筑圍護結構中的保溫材料吸濕受潮,將會使得保溫材料的導熱系數增大,其保溫能力會明顯降低。
2 室內地面泛潮形成的原因
2.1 高溫高濕的氣候因素
高溫高濕的氣候導致室內空氣相對濕度較高接近飽和狀態,且露點溫度較高,此時地面溫度極易低于室內空氣較高的露點溫度,促使地面泛潮發生。我國南方高溫高濕的氣候主要由兩方面原因造成:一是我國東南沿海和華南地區受熱帶和赤道海洋氣團的控制,在春末夏初之際,季風多為南向和東南向,從海洋帶來較高溫濕度的季風吹向大陸和沿海,使空氣的溫濕度驟增,以珠江流域尤其為最;二是我國南嶺山地和東南丘陵地及長江流域一帶,在春夏之交,因大陸不斷有極地大陸氣團南下與熱帶海洋和赤道氣團相遇,當鋒面停滯不進,造成前后斷續常達一月之久的連綿陰雨,使得空氣中的溫濕度驟增。
2.2 地面材料過大的熱惰性
當因地面面層材料選擇不當,地面熱容、蓄熱能力、熱惰性較大時,地面溫度無論在數值上還是時間上,都不能緊跟室外空氣溫度的變化,存在明顯的滯后性,使得地面溫度相對較低,致使地面溫度極易低于室外高溫高濕空氣的露點溫度,促使地面凝水結露,發生泛潮。如選擇水磨石、水泥、瓷磚、水泥花磚等密度較大的材料作地面面層時,其表面溫度要比氣溫低2℃左右,尤其是此類地面與熱惰性強的大地連接時,其表面溫度低于氣溫的值還可能更多,又因此類地面的面層材料很密實,不能吸收表面上的凝結水,因此發生泛潮后地面顯得格外潮濕。
2.3 不合理時段的自然通風
在梅雨季節,當室外空氣溫濕度較高時,如在白天,此時若打開門窗通風,大量的室外高溫高濕空氣涌入室內,增大了室外高溫高濕空氣與室內低溫地面的接觸機會,致使地面形成大面積凝結水,久經不干,且自然通風越強烈,室內泛潮越嚴重。
3 室內地面泛潮防控措施
3.1 室內地面泛潮防控的原則
基于濕熱地區住宅室內地面泛潮形成的過程及形成的原因,不難發現,防止和控制室內地面泛潮的原則是:一是使室內空氣的溫濕度不要過高而接近飽和狀態;二是使室內地面溫度不要過低而低于室外空氣的露點溫度;三是盡量避免或減少高溫高濕的室外空氣與低溫的室內地面直接接觸。
3.2 室內地面泛潮防控的措施
根據室內地面泛潮防控的基本原則,可以得到以下防止和控制室內地面泛潮的一系列具體的主要措施。
3.2.1 采用空調防止地面泛潮。近些年來,居民住宅室內使用空調器的越來越多,當室內地面不可避免地因泛潮而結露時,可開啟空調器的降溫抽濕功能,使高溫高濕的室內空氣降溫除濕,降低其相對濕度和露點溫度,此時地面溫度極易高于較低的室內空氣露點溫度而防止了地面泛潮的發生,因此采用空調器對防止室內地面泛潮結露十分有效。
3.2.2 采用熱惰性小的材料作地面面層。當采用蓄熱能力小即熱惰性小的材料作室內地面面層時,地面溫度能緊跟室外溫度上升而上升,兩者相差較小,從而提高了地面溫度,進而減小了泛潮結露的可能性。如素混凝土、三合土、木地板等地面材料,雖然對夏天降溫稍有不利,但對于防控梅雨季節的地面泛潮卻有著積極的作用和良好的效果。
3.2.3 采用架空層防控地面泛潮。近年來南方城市大多將住宅首層地板架空,下設車庫等公用設施,首層地板離開了土地,提高了溫度,降低了首層地面泛潮結露的強度。
3.2.4 采用空氣間層防控地面泛潮。對于住宅首層地面,如采用地毯、多孔地面磚、墊塊加空氣層、素土夯實由上至下鋪設的空氣間層防結露構造,因空氣間層較大的熱阻,室內地面和大地建立起了溫差,提高了地面的溫度,進而可以解決首層地面的泛潮結露問題。
3.2.5 采用多孔吸濕材料作地面面層。當采用多孔吸濕材料作地面面層時,若地面產生暫時性泛潮結露,地面面層會吸收水分,不會形成明顯的水珠,當室內外空氣變干燥時,水分又會自動從地面多孔材料中蒸發出來,從而可以延緩和減小地面泛潮結露的強度。如白色防潮磚、黃色防潮磚、大階磚等就可作為地面多孔吸濕面層。
3.2.6 合理組織間歇通風。在梅雨季節,當室外空氣溫濕度大時,如白天泛潮結露嚴重發生之前,應及時緊閉門窗,限制通風,盡可能避免高溫高濕的室外空氣與低溫的室內地面接觸,減少室外濕空氣將大量水分帶入室內,保持室內地面干燥;當室外空氣較干燥時,如夜間室外氣溫降低以后,室外空氣溫濕度較低,此時應開啟門窗進行通風,將有助于室內減濕、干燥、降溫以及防止地面泛潮結露。
[參考文獻]
[1] 唐鳴放,錢慧博,方巾中.濕熱地區農村住宅地面的防潮和熱工性能[J].土木建筑與環境工程,2018(01).
[2] 唐俊毅.淺談住宅地面返潮的原因及處理方法[J].民營科技,2015(01).
[3] 馮書林.淺析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防潮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7(30).
[4] 陳銀春.地下車庫潮濕結露現象及防治措施淺析[J].住宅科技,2014(04).
[5] 周旸.住宅建筑返潮誘因及防潮處理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