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軍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清潭中學)
新媒體的出現和發展帶動了新的思想道德教育理念和思潮的產生,它所具有的靈活交互性、信息及時性和強大的共享性等特征,完善了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與方法,擴充了教育平臺,延伸了教育環境,為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1.新媒體創新了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方法。
長期以來,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以課堂灌輸為主,教學方法單一,注重知識的傳授。新媒體時代,教師能夠借助微博、微信、QQ等形式,及時與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內容的交流;學生也可以借助此類形式,更加直觀、平等的表達自己對思想道德教育內容的感想與體會。
2.新媒體開辟了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徑,增強了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動性和互動性。
對中學生而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標。因此,這個過程需要互動交流,而不是學生簡單充當被動的聽眾。通過新媒體平臺進行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已成為一條重要途徑。在虛擬與匿名的新媒體環境中,中學生能夠平等、積極地參與社會問題的討論與交流,這一過程將增強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接受環節中的主體性,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趣味性和生動性。
3.新媒體豐富了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有利于提升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新媒體打破了傳統思想道德教育的空間限制,彌補了其信息量不足的問題。目前手機APP 教育軟件、社交軟件、網絡論壇等都可以作為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平臺。教師通過新媒體的海量資源,優化教學資料,以圖片、視頻等形式豐富教學內容,以貼近時代、貼近學生、貼近實際的原則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感染力。從而實現思想道德教育內容的資源共享,有效開闊中學生的視野,拓展知識范圍,擴大社會活動空間,提升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在數學模型研究及試驗驗證方面,波蘭科學院[22]建立了蓄熱換向流動反應器(TFRR)的一維模型的2個不同版本(①帶反應器壁蓄熱與②無反應器壁蓄熱),并通過大尺寸反應器上的試驗數據對模型進行了驗證。研究認為壁面蓄熱并不會直接影響反應器內填料溫度分布規律。
新媒體時代,隨著信息內容的多樣化、信息獲取渠道的便捷化和娛樂性強的趨勢,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環境、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面臨著巨大的沖擊與挑戰。
1.新媒體使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環境日趨復雜。
相比傳統思想道德教育而言,新媒體的信息渠道繁多、娛樂性更強、類別更多。伴隨手機、IPAD 等移動設備的使用和“抖音”等各種新媒介、新形式的出現,新媒體的運用變得更加簡潔、方便,在中學生群體中廣受歡迎。加上有些網絡媒體過分看重商業利益,為牟取暴利大肆傳播不良信息,使得中學生很容易被新媒體環境中眾多真假難辨、良莠不齊的信息內容所欺騙。《中國青少年互聯網使用及網絡安全情況調研報告》顯示:13-18歲的青少年中,近半數青少年上網時長在2小時以內,24%的青少年每天上網時長達到2-4 小時。從興趣點上看,娛樂仍舊是他們最為喜歡的領域。短視頻迅速崛起,有20%的青少年表示“幾乎總是”在看短視頻。色情、詐騙與網絡欺凌仍是青少年面臨的主要網絡風險。遇到過網絡詐騙信息比例則為35.76%,而遇到過網絡欺凌的青少年比例最高達71.11%。面對網絡風險,青少年大多選擇不理會,也不太愿意和父母溝通。
2. 新媒體需要創新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
傳統以課堂灌輸為主、教學方法單一、注重知識傳授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顯然缺乏足夠的影響力和感染力,無法吸引受新媒體熏染的當代中學生。新媒體時代對傳統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和手段提出了挑戰。我們需要及時更新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加強新媒體時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積極探索。
3. 新媒體需要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轉變教育觀念。
教育理念創新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保持思想開放度,打破固定思維,積極拓展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視野和方法,借鑒和嘗試國內外最新教育教學理論和方法,積極指導教學實踐。新媒體作為一種新型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和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觀念、思維,并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相比于傳統的思想道德教育,新媒體應用更加廣泛,影響更加深遠。應用好新媒體,實現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觀念由單一講授向互動交流轉變,是變革當前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觀念的一次挑戰。
新媒體時代,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基于此,我們提出新媒體環境下創新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實現路徑,進一步拓展思想道德教育的視野,從而構建行之有效的中學生思想道德教學模式。
1.強化對新媒體的監管,準確、高效地引導網絡輿論。
新媒體的優勢在于海量的信息來源和龐雜的信息內容,其產生的弊端也顯而易見,即缺乏有效的監管。中學生的各種思想觀念正在形成,對是非對錯缺少判斷,各種不良的娛樂和不良社會信息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心態。為此,在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過程中要積極引導中學生遵守網絡道德規范,努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強化網絡輿論監管,優化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環境。
2.積極營造有利于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網絡環境、校園環境和社會環境。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學校、家庭、社會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三個關鍵環節,團隊和社區是抓思想道德建設兩個重要的方面,應相互銜接、相互貫通、相互補充,努力形成‘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從整體上提高教育成效。”我們要建設好思想道德教育主題網站,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流輿論平臺;要打造樂觀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并廣泛宣傳;要在全社會積極倡導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讓全社會處處充滿正能量,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整個過程,積極促進學校、家庭、社會三者間的有效銜接。
3.加強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在思想道德教育的實踐中,一批具有良好的政治素養、掌握新媒體技術的思想道德教育者隊伍是進行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組織和隊伍保障。新媒體環境下,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及時更新和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掌握和利用好新媒體。
在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過程中,我們應該結合新媒體的特點和趨勢,牢牢把握思想道德教育主旨,搶占新媒體陣地,掌握和利用好新媒體,引導思想道德教育觀念轉變,將新媒體思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各個環節。
推 薦 書 目
內容簡介:閱讀能力是中學生必須具備的核心素養之一。要提升閱讀能力,首先要具有閱讀興趣。作者從呵護、激發、培養、發展、升華、拓展六個方面出發,闡述教師應該如何對學生進行閱讀興趣的培養,從而達到從閱讀走向悅讀的目的。
書名:《從閱讀走向悅讀:如何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與能力》
作者:李桂榮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