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張杰
不同于美日在南海舉行反潛演習時的“雷聲大雨點小”,兩國從13日在日本南部海域展開的為期一周、代號“潛艇競賽”的反潛演習低調卻激烈。美國《星條旗報》14日報道稱,包括美國攻擊核潛艇、日本海上自衛隊“準航母”以及多艘潛艇和反潛巡邏機在內的龐大編隊參與了這次演習。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演習中核潛艇和常規潛艇混搭的方式表明,其針對中俄的意圖十分明顯。
美日展開“潛艇競賽”
據美國《外交學者》網站13日報道,美國海軍派遣一艘“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參加由日本海上自衛隊舉行反潛戰演習。該演習于2月13日至20日在日本南部水域舉行。報道稱,日本海上自衛隊出動了多艘常規潛艇、反潛戰飛機和5艘水面戰艦一起參加演習,其中包括“日向”級直升機航母的二號艦“伊勢”號,它也是日本自衛隊在此次演習期間的指揮艦。
美國《星條旗報》14日稱,美日潛艇與反潛力量集中參加此次演習,“旨在檢驗多平臺上的作戰人員,以評估其反潛戰的熟練程度”。
《外交學者》稱,該演習已經持續數年,只是一直保持低調而鮮為人知。去年參加演習的除了日本自衛隊外,還有美國的攻擊核潛艇和澳大利亞海軍“柯林斯”級潛艇。美國海軍第7潛艇大隊負責作戰的副參謀長約翰·斯塔福德表示,“該演習表明反潛訓練對我們的戰備和雙邊合作的重要性。”日本海上自衛隊官員則表示,很高興讓美國潛艇“在今年的潛艇競賽中發揮作用”,“他們的參與將大大提高我們的互操作性,并加強我們部隊之間的伙伴關系。”
日本潛艇和反潛實力都很強
接受《環球時報》采訪的中國專家表示,作為該演習的主辦方,日本自衛隊的潛艇實力和反潛戰能力都很強。據報道,日本海上自衛隊潛艇部隊分為兩個潛艇群:第一潛水隊群和第二潛水隊群,基地設在廣島縣吳市、神奈川縣橫須賀等地。目前日本水下艦隊由18艘常規潛艇組成,包括兩個型號,分別是水下排水量4000噸的“親潮”級和技術更先進、水下排水量4200噸的“蒼龍”級,兩型潛艇各裝備9艘,日本還計劃在2021年添置另外4艘“蒼龍”級。
報道稱,日本潛艇部隊的訓練和裝備都非常精良,“在任何時間,約1/3的日本潛艇都處于部署狀態”。去年10月,日本最新型“應龍”號潛艇下水,這是第一艘使用長壽命鋰離子電池的“蒼龍”級潛艇,水下續航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中國專家表示,相比小而精的潛艇部隊,日本反潛力量更為強大。日本的固定翼反潛巡邏機數量龐大、性能先進。海上自衛隊是除美國海軍之外的第二大P-3反潛機用戶,日本海上自衛隊堪稱世界第二強反潛作戰力量,冷戰時期主要追蹤蘇聯潛艇。近年,擁有世界第一和第二反潛力量的美國海軍和日本海上自衛隊,幾乎全年都在進行各種反潛演習。
針對中俄意圖明顯
專家表示,此次美日潛艇組織聯合演習可謂各取所需,但很可能針對相同的目標,那就是中俄。
從訓練效果上看,雖然被稱為反潛演習,但實際上這次演習對潛艇艇員和反潛部隊都有促進作用。斯塔福德上校在聲明中表示,這次演練的主要目的是評估日本海上自衛隊成員在多種反潛戰場景中的能力,美國潛艇為盟友之間“寶貴的雙邊合作”提供機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潛艇競賽”中,來自美國太平洋艦隊海軍數據中心的美國海軍聲吶技術人員將登上日本潛艇。斯塔福德說,“美方技術人員將為常規潛艇的作戰和戰術提供有價值的意見。”
中國專家表示,日本海上自衛隊沒有核潛艇,反潛力量需要找核潛艇來“練手”。美國海軍則實現了全核動力化,每年美國海軍都會利用各種機會與盟國的常規潛艇展開訓練。美日的潛艇部隊組成一支常規潛艇和核潛艇混編的潛艇編隊,為反潛兵力提供了很好的假想敵。這一點針對中俄的意圖非常明顯,因為在美日的潛在對手中,只有中俄同時具有這兩類潛艇。
此次美日在日本南部海域組織演習也頗有講究。從海洋環境上講,這里的水深比較深,便于潛艇特別是美國的核潛艇“施展拳腳”。同時,這里面積廣闊,可以容納更多的潛艇和反潛兵力。此外,相對于東海和日本海,這里遠離中俄等國,可以避免被中俄輕易刺探到重要信息,畢竟反潛作戰是最復雜也最敏感的海上作戰。▲
環球時報2019-02-15